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8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综述了李白思想产生的土壤,论述了考察李白思想的角度:即李白是一个自我意识极强的人,一个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人;分析和概括了李白思想的构成,即以自我为主体,以自由完美理想为引导,以儒道对立互补为基本构架,吸收玄学、游侠、纵横、兵、佛、乐生等有关成份,构成了一个多层面的思想网络。  相似文献   
42.
主要研究了林白小说创作过程中的转型问题。林白小说创作转型的表现,既有主题书写的变化,也有叙事形式的变化;林白小说创作转型的原因,既有社会现实的变动和女性写作的危机,也有作家自身的生命体验、艺术追求等方面的原因,而林白小说创作转型的现实意义和文学意义则在于其创作实践提供了一种人类可能性的存在图景,也为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  相似文献   
43.
20世纪末,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和西方文化思潮的不断涌入,人们生存方式和社会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在新的文学创作的文化语境下,文学创作的视线发生潜移,出现了林白、陈染等女性文学创作和较为纯粹的私人化写作,其作品呈现出“个人记忆”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女性立场,其关注自身的创作倾向,个人化、内省式创作路向折射出女性独立意识的新的觉醒。  相似文献   
44.
林秋丽  郭琼 《包装工程》2019,40(10):283-287
目的白居易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引茶入诗的诗人,其茶诗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意境,探索白居易茶诗意境,挖掘出其文化内涵和背后的营境规律,是对现代茶室家具及其空间设计的一种新思路探究。方法将白居易茶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茶诗形成的条件和特点,将具体茶诗意象分析总结探寻规律,得到茶诗意境组合方式为3种,分别是"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和"名词+名词"的组合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茶诗中的色彩,形成设计方法,最后进行茶室家具和空间的设计实践。结论茶诗是茶文化的精髓,白居易茶诗数量众多,可作为研究茶文化的样本,也有益于探究寻找茶诗意境规律。将白居易茶诗意境运用到茶家具及空间设计中,是对茶文化的探索,也是茶家具及空间设计回归传统文化的尝试。  相似文献   
45.
白嘉轩,《白鹿原》的主角,一位传统道德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作为父亲、作为族长、作为子民,真实地再现矛盾复杂的自我。在那个开始礼崩乐坏的年代,他始终与传统道德在一起,不管时代的冲击。他和他代表的文化、未来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6.
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创作的大量绝句是在模仿李白、王昌龄等盛唐名家诗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本文试图从艺术手法方面考察盛唐时期绝句的风格与特点,探讨其对李梦阳绝句体裁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试图寻找李梦阳以盛唐诗歌作为模仿对象的动机。  相似文献   
47.
程瑶  王冬 《华中建筑》2012,(10):169-173
该文在建构学和类型学的视野下,对大理白族传统院落式民居进行了剖析,试图找出其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平面形制的衍变;并在此基础上引入C.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总结归纳了大理白族院落式民居的几种模式语言,并介绍了如何将这样的一些基本关系及模式语言运用在实际项目上,启迪现代乡土地域性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48.
以大理喜洲、大理古镇及周边地区的白族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西洋元素融入传统白族建筑的来由,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西洋元素与白族独特的民族元素在建筑中融合的特殊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白族建筑中的窗户、材料及布局等方面总结了西洋元素在传统白族建筑中的表现形式,说明了白族建筑文化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49.
李白是中国文化史中富有传奇色彩的“诗仙”和“酒神”的结合体。觞咏诗是其诗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李白觞咏诗的基础上,概括分析了李白本体中包含的政客、侠士、仙人、狎客、酒神等多维趋向的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50.
许雁冰 《华中建筑》2011,29(5):175-179
宗教伴随着人类文明而产生,同时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宗教的建筑形式而言,它非常直白的表达着宗教在当前社会人类心中的地位和作用.该文以国外宗教建筑的变革为脉络,试图探索当代中国宗教建筑设计的现状,赏析宗教建筑在设计思潮影响下的变化,探寻当代我国宗教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存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