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9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452篇
电工技术   89篇
综合类   448篇
化学工业   161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322篇
矿业工程   290篇
能源动力   195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603篇
石油天然气   4516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篇
冶金工业   57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1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7 毫秒
61.
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直罗—安定期沉积构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侏罗世直罗—安定期伴随大华北盆地分化瓦解,直罗—安定组除在鄂尔多斯盆地呈整体分布外,在其周邻地区亦有大量零星分布的同期可对比地层。在现今盆地内,直罗组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安定组以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湖泊相沉积为主。直罗—安定组的湖相沉积主要位于盆地东南部的古沉积中心部位,其堆积中心位于盆地西部的乌海—鄂托克前旗—平凉一线,堆积中心与沉积中心偏离。直罗组沉积前古构造格局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直罗—安定期的古地质面貌呈西北高东南低特点,南、北分异表现甚微。结合周邻同期地层岩性、岩相和现今构造单元形成时限等综合分析,认为直罗—安定期原始盆地的边界大致为:西在贺兰山之西,东达吕梁山之东、太行山以西,北抵大青山,南至秦岭。  相似文献   
62.
渭河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截止1989年底,渭河流域共有水库361座,塘坝2666座,引水有效灌溉面积40.4万公顷,治理总面积8136km~2,治理度17.1%。以1970年为效益计算起始年,并将全流域划分为18个片,分别采用水文法和水保法计算1970~1989年间各项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量及综合减水减沙效益。水文法算得的综合减水效益为24.1%,减沙效益为30.6%;水保法算得的结果相应为29.9%和30.8%,两者相近。  相似文献   
63.
贝尔断陷南一段泥岩盖层和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面分析了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南一段泥岩盖层宏观发育特征及地球物理信息所反映的微观封闭特征的基础上,选取排替压力、盖层厚度、泥岩单层厚度、泥地比、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和沉积环境作为评价参数,对贝尔断陷南一段泥岩盖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南一段泥岩盖层发育程度较好,横向连续性好,可作为下覆油气藏的区域性盖层;盖层具有较强的封闭能力作用;盖层封闭能力好~中等以上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该区的中部和北部;该区南一段泥岩盖层是古潜山多源一储和新生古储成藏模式的主控因素之一,同时控制着油气藏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及干流的径流变化和水均衡分析 ,表明塔里木河源流来水基本稳定 ,由于源流灌区引水以及渗漏蒸发等损失加剧 ,干流水量存在减少趋势 ,并加剧了水量的时间分配不均 ,不利于干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善  相似文献   
65.
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遥感手段和数字流域模型,研究了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近10来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减水减沙效益。研究表明,多沙粗沙区90年代末期与80年代末期相比,植被覆盖度增加区域大约占50%,植被覆盖度没变化区域约占48%。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导致了流域水沙条件的变化,90年代末期植被覆盖条件下,植被措施的减水减沙百分比不高;不同的降雨过程,植被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有一定的差别;从不同降雨过程多年平均看,近10来年植被措施年均减水2.63亿m3,减沙1.13亿t,减水减沙比为2.75,即减1亿t沙的同时减水2.75亿m3,减水百分比为7.61,减沙百分比为10.56,减沙效益大于减水效益。  相似文献   
66.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实际工作总结,提出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必须在层序地层学综合研究的框架下统一运用各种相关的地质与地震技术,认为隐蔽油气藏的目标预测和评价可分为工区选择、目标层段确定、圈闭预测及含油气性评价等步骤,并讨论了各阶段的地质-地震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金湖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
李福梅 《中国水利》2005,(16):62-63,2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朔州市桑干河流域原有的分市县管辖的8处大中型灌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不适应水管单位生存发展的需求.从解决长期以来水管单位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出发,按照程序报请各级政府批准后,原分散管理的8处灌区统一划归桑干河水利管理局管理.该改革以理顺关系、设置机构为突破口,建立起了以流域为建制的新型水管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利于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8.
陆相断陷湖盆中层序边界是由于沉积物表面高出沉积基准面或盆地基准面、沉积物发生剥蚀或无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其产生机理主要有边界断层停止活动、断块翘倾活动、湖盆整体抬升和湖平面下降。层序边界在地震特征上、测井曲线上、钻井剖面中的岩性、岩相特征、古生物组合、微量元素的变化上均有明显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在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中识别出9个三级层序。  相似文献   
69.
非洲油气勘探区战略选择建议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非洲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主要可归纳为:古、中生代挠曲盆地,中、新生代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板内裂谷盆地和大陆边缘进积三角洲盆地。通过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地质综合评价、不同勘探阶段的类比和最终勘探潜力分析,对非洲的沉积盆地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非洲油气勘探区选择应遵循的原则。对于油气勘探长期战略选区,原则上,优选低成本油气远景区,即使存在高风险,但亦可获得高回报;对于油气勘探中期发展策略选区,应该寻找地质条件好的油气资源区,投资中短期高利润项目;对于油气勘探中短期发展策略选区,一般应优选中低成本、低风险、低利润且短期能获得油气发现和勘探突破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图1表3参5  相似文献   
70.
松辽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党连文 《中国水利》2005,(13):56-58
根据松辽流域用水现状和需水预测,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将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战略举措.水权制度建设和水市场建立是水资源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面对松辽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流域初始用水权分配是实现战略举措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水权制度建设和水市场建立的起步工作.结合松辽流域的具体情况,松辽委适时组织开展了流域初始用水权分配专题研究,并在霍林河与大凌河流域进行了初始用水权分配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