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2篇
  免费   693篇
  国内免费   473篇
电工技术   8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383篇
化学工业   456篇
金属工艺   223篇
机械仪表   174篇
建筑科学   586篇
矿业工程   383篇
能源动力   372篇
轻工业   253篇
水利工程   113篇
石油天然气   1772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1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2篇
冶金工业   140篇
原子能技术   69篇
自动化技术   19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海相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与有机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相碳酸盐岩形成于海水蒸发量大、生物繁盛、Eh和pH值容易改变的浅海陆棚相环境。海水的动荡性与高含氧量破坏了海洋中死亡生物的软体部分,造就了碳酸盐岩有机质的低丰度和低品位,TOC低于0.2%且干酪根为Ⅲ型或Ⅱ2型的碳酸盐岩在世界范围内具普遍性。因此,纯净碳酸盐岩不能成为有效烃源岩。碳酸盐岩随含泥量增加TOC变大,但仅有少量TOC大于0.5%的泥灰岩有可能成为有效烃源岩。  相似文献   
992.
扬子地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海相油气成藏的制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扬子地块中、新生代宏观构造演化和动力学的差异制约着中、古生界海相油气成藏。通过对扬子地块印支期以来构造演化的分析和扬子地块不同段典型油气藏的解析,显示差异的构造演化造成扬子地块不同段的主要烃流体源、保存环境和成藏演化的不同。上扬子地块的烃流体源以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为主,海相地层中整体封闭环境发育,存在古油藏-早期气藏-晚期气藏的成藏演化系列,具有早期成藏、后期转化、晚期聚气的成藏模式。中、下扬子地块的烃流体源主要为二次生烃和海相早期原生油气源,在陆相地层与海相地层中均存在封闭体系,具有反复的成藏、改造、成藏、破坏的成藏演化过程,在断陷反转区具有下生上储、原生残余油气藏以及二次生烃等成藏模式,而在反转断块区可能的成藏模式包括原生残余成藏和晚期次生成藏。  相似文献   
993.
华南海相下组合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指出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及盖层主要形成于超层序的海侵体系域;高品质的区域性储层通常与超层序的高水位期-低水位期相一致。华南下组合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纵向上总体存在3套生储盖组合,并将其划分为界面型、低位型、海侵型、高位型和综合型5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成藏地质特征存在差异。提出礁滩相灰岩-白云化或白云岩-古岩溶为最有利储层,古隆起-后期构造圈闭为最有利部位,川东南-黔北地区为最有希望尽快取得突破的新区块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4.
对鄂尔多斯盆地低成熟(R0=0.29%)、成熟(R0=0.66%)和高成熟(R0=1.71%)的3个煤样分别开展了降温、延长加热时间热模拟实验,研究烃源岩在降温时延长加热时间成熟度和产气率的变化特征。煤样在升温后降到一定的温度,延长加热时间烃源岩成熟度仍然发生变化,增加幅度为0.15%-0.40%。在同一温度不同时间段内,R0值增加的速率存在差异,前期R。值增加速率较大.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R0值增加的速率逐渐降低。降温延长加热时间测定的烃源岩产气率的变化特征是,早期产气率较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累积产气率逐渐增高。生气速率的变化特征如同R0值,在前期生气速率较大,随加热时间延长生气率逐渐降低。实验结果表明,烃源岩在经历高温后降到一定的温度,延长加热时间可以继续生烃,只是生气速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95.
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总被引:60,自引:18,他引:42  
四川盆地是一个高度富气的盆地,在四川盆地已发现的海相大中型气田多以孔隙型储层为主,普遍含有硫化氢(一般占天然气体积的0.2%~17%),烃类主要以原油裂解气为主.充足的气源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富集的重要条件,古隆起为海相油气的聚集提供了圈闭条件,富含膏盐的白云岩储层为硫化氢的形成提供了硫源和催化条件.海相层系大多经历过较大的埋深,这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发生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而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更为原油裂解提供了催化条件,导致气藏中既富含硫化氢又富含甲烷气.研究表明,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成藏条件优越,是最现实的勘探目的层系;四川盆地邻近膏盐层上下的大量薄层席状分布的孔隙型白云岩储层为潜在的勘探目的层;川东地区是四川盆地勘探潜力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6.
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海侵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袁文芳  陈世悦  曾昌民 《石油学报》2006,27(4):40-44,49
从4个方面对济阳坳陷古近纪是否发生过海侵进行了论证:1盐类矿物演化序列的海相性特点;2海相遗迹化石Paleodictyon的发现;3Paleodictyon围岩中可以指示海侵发生的甲藻甾烷分子化石的发现;4有海侵证据的沙河街组沉积时期的湖进基本与全球范围的海侵吻合.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古近纪沙河街组沉积期曾经受到过海水波及或短时期与海连通.海侵作用对研究区优质烃源岩的成因和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的古地理格局以及新生代沉积盆地内的层序地层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南方膏盐岩分布特征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全球膏盐岩盖层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封盖了大多数已发现油气储量,并且是许多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主要盖层,对油气聚集与保存具有重要意义。中-下三叠统膏盐岩盖层与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的密切关系也表明,膏盐岩分布特征研究是认识、评价中国南方天然气保存条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膏盐岩主要形成于盆地发展演化的中、后期。在中国南方,膏盐岩盖层主要发育于中-下寒武统、石炭系、中-下三叠统及白垩系-古近系,但分布不均,其封盖作用的重要性差异很大。受沉积、构造环境及后期破坏作用的影响,中-下寒武统膏盐岩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南部及黔西北地区;石炭系膏盐岩盖层主要分布在湘中区;白垩系-古近系膏盐岩盖层主要发育于江汉盆地。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最大、分布最广,对区内天然气的封盖作用最为重要,对四川盆地、黔北区、楚雄盆地及中、下扬子部分地区的天然气都起到重要的封盖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辽河油田坨32井区中生界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坨32井区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有流纹岩、粗安岩、安山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流纹质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凝灰岩。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为(97.37±1.41)Ma和(79.52±1.25)Ma,喷发为两期5次,第1期为早白垩世晚期,第2期为晚白垩世中期。火山的喷发具有“反序”现象,利用岩浆流体动力学理论论证了这种“反序”现象是因为存在带状岩浆房,并建立了带状岩浆房和地表火山岩分布的模型。  相似文献   
999.
An epidem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tudy in the Biancavilla area (Sicily, Italy) was recently prompted by an impressively high incidence of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Epidemiology suggested an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by amphibole fibres rather than risks related to a specific occupational activ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the diffusion of fibrous amphiboles in the area and identify their source. Fibrous amphiboles were found in the products from the local quarries, which had been used for years to build houses. After sampling all around Biancavilla, three sites were detected and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by an abundant presence of mineral fibres. Fibrous amphiboles were also recovered from building materials (mortar and plasters) and airborne particulates sampled in urban sites with high dust emissions due mainly to unpaved roads. Moreover, amphibole fibres were detected in the lung tissue of a woman who died of pleural mesotheliom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amphibole fibre diffusion in the Biancavilla environment lasted for many years and had been maximum during the sixties and the seventies with the uncontrolle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building industry. Today, th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results to be changed following both the closing of the stone quarries and the urbanization works after 2001, above all the asphalting of dusty roads. Anyway sporadic mesothelioma cases have still to be expected in the next years.  相似文献   
1000.
许化政  周新科  高金慧 《石油学报》2005,26(5):10-16,23
华北盆地下古生界分布广泛,沉积厚度较大。虽然其沉积沉降中心不断迁移,但其迁移性主要受板缘构造活动带影响,板内并未发生构造变形(褶皱、断裂),故沉积环境和沉积厚度差异不大,总体表现为浅水、高能、盆内碎屑丰富的陆表海沉积环境。沉积岩的有机质丰度低,基本无有效生油岩发育。统计了1500余个沉积岩有机质丰度资料,总结了有机质丰度与岩性、沉积相的关系,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孔洞型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与构造运动的关系表明,加里东期古岩溶主要发生在太康—开封古斜坡,印支期古岩溶主要发生在郯庐断裂西侧的褶皱和推覆构造带,可形成有工业意义的碳酸盐岩储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