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7篇
建筑科学   208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汤凤龙 《建筑师》2009,(5):47-57
巴塞罗那馆是现代建筑中的经典作品之一。人们一直津津乐道其空间的流动和形式的抽象,却很少注意到它与上述特质对立的另一种特质,即那种贯穿密斯一生建构探索的、以"清晰的建造"为终极目标,以匀质网格为本质特征的"几何建构"法则。作者通过对德国馆的深入剖解,试图将这种特质揭示和呈现出来。但在德国馆中,这种特质却在很大程度上被抽象形式挫败,这归根结底源于两者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促使密斯在日后的建构生涯中逐渐放弃了抽象形式转而走上了一条"匀质建构"之路。  相似文献   
22.
在2008年举行的第23属世界建筑师大会学生设计竞赛中,设计方案“反映生活,镜像文化”获得第2名,本文按照:任务书解读——基地选取——提出问题——应对策略的逻辑线索,阐述了获奖方案的生成过程,希望对相关设计竞赛和设计课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3.
24.
Cristina Díaz Moreno and Efrén García Grinda , founders of the Madrid-based office AMID.cero9, shift the notion of the urban from the classic idea of the complete or ideal city, to one which engages with essential urban phenomena: the dynamics of confrontation, dispute and agreement between individuals, social groups and subcultures. In this way, public spaces are transformed from empty spaces into a real context for social interaction; and active involvement with social exchange becomes the main purpose of a project for a new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相似文献   
25.
The work of New York-based artist Nancy Wolf is preoccupi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contemporary city. Here she explains how a meeting with scholar and poet Lap Lam in Hong Kong provided much of the inspiration for her work in China, which she describes as ‘a commentary on the enormous changes in today's Chinese landscape created by Modernist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相似文献   
26.
武晓  严永红 《灯与照明》2012,36(1):16-19,51
通过对国内传统风格建筑夜景照明现状的分析,针对传统风格建筑夜景照明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以西南地区仿古建筑的夜景照明实践探索为例,以地域性为切入点,探讨如何使传统风格建筑照明设计适应具体的空间地域要求。  相似文献   
27.
本文探讨了多伦多大学戈思丁科学信息中心的改扩建设计,分析了其"在更新中整合"、"在对话中创造"的设计思想,以及对建筑空间、环境和形式的处理.  相似文献   
28.
樊智丰  林丽芳 《园林》2019,(6):82-86
昙华寺位于云南昆明东郊,建于明崇祯年间,原为明代光禄大夫施石桥的私家别业,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昙华寺分为前园、中园和后园三个部分,园林特征分别体现为寺观园林、江南园林和现代城市公园等三种形态.本文通过文献考证和现场调研,对这座园林的历史沿革、园林布局和造园意匠进行了探讨,并对三个不同园林形态的演变历程作了简要分析,以期对传统园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王骏阳 《建筑师》2008,(1):50-54
密斯的巴塞罗那馆是现代建筑史中一个经典作品,同时又是一个在建筑形式和结构形式上充满矛盾的作品。本文以巴塞罗那馆为例.说明西建史教学中经典个案作品建构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0.
李晨  陈新 《华中建筑》2002,20(5):67-70
结合中国建筑上几类典型的“门”的形态,分析了滕王阁景区中轴线上的四道“门”;深入地探讨了“门”在景区空间设计的作用,并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