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86篇
化学工业   207篇
建筑科学   11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污水强化除磷工艺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的基本概念、外加碳源的作用、脱氮除磷的关系、环境影响参数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聚磷菌菌群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探讨了如何通过生产鸟粪石(MAP)实现磷元素回收,并围绕污水除磷和回收磷这一课题,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2.
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实现同时除磷脱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实现同时除磷脱氮,以单级SBR中的好氧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在温度为 25℃、pH值为 7~8、厌氧反应 80~90min、好氧反应 240min、曝气阶段的DO为 1~2mg/L、SRT为 20d的运行条件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反硝化聚磷菌能够与硝化菌在颗粒污泥中共存并富集,反硝化聚磷菌占全部聚磷菌的 73. 1%;系统处于稳态时对氮、磷和有机碳具有非常稳定的去除效果。当进水氨氮、磷和乙酸碳浓度分别为 25~50、8~15、100~180mg/L,MLSS为 7. 0g/L,MLVSS为 6. 4g/L时,对氨氮、总无机氮、磷、乙酸碳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7. 8%、89. 7%、96. 8%和98. 8%。  相似文献   
63.
针对采用改良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一年多来发生的化学泡沫、腐化浮泥、反硝化浮泥和老化漂泥等问题,分析了其各自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方法。认为反硝化浮泥和老化漂泥是该厂易出现的污泥异常问题,可通过控制排泥量、污泥负荷和曝气量等运行参数加以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64.
硝化抑制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笃生 《化肥设计》1998,36(1):62-63
介绍经日本注册的几种硝化抑制剂的使用情况,及缓效化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5.
生物除磷技术新工艺及其微生物学原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解决在除磷与脱氮的联合工艺中,由于两过程所涉及的微生物在性质及最佳代谢条件上有较大差别,在同一处理流程中很难达到协调而稳定的运行的问题,在传统生物除磷工艺原理基础上,就新近发现的反硝化除磷技术新工艺及其微生物学原理、特点进行了重点介绍.反硝化除磷过程COD需求量最小,能量消耗最小,污泥产生量最小,高效能、低能耗,二次污染少。  相似文献   
66.
张杰  陈秀荣  李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12):1655-1658,1689
为开发大规模、高效率的污水再生技术,通过扩展流与均匀流好气滤池的对照试验,论证了扩展流好气滤池作为深圳特区污水再生主导工艺的可行性.扩展流滤池较均匀流滤池启动挂膜快、运行中容积负荷高、再生水质好,而且反冲时间短、反冲后滤床恢复速度快.试验结果表明,扩展流滤池最高运行滤速可达12m/h,CODCr去除率达35%~50%,BOD5去除率达45%~65%,SS去除率达75%~90%,NH4^ -N硝化率达60%~70%,出水满足特区再生水系统规划推荐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67.
两种典型滤料厌氧氨氧化效果与工艺运行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促进厌氧氨氧化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针对陶粒和火山岩两种典型滤料滤池的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和关键性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接种挂膜启动生物滤池, 10 d可实现稳定的厌氧氨氧化生物膜, 火山岩滤池生物膜量和EPS均高于陶粒。滤料和反冲洗对厌氧氨氧化滤池实现稳定脱氮具有重要影响, 低滤速条件下火山岩和陶粒滤池厌氧氨氧化效果基本相同, 火山岩滤池和陶粒滤池反冲洗周期均较长, 宜采用单独水冲方式;但高滤速条件下火山岩滤池比陶粒滤池更易堵塞, 滤层有效深度小, 反冲洗方式宜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方式, 并相应缩短反冲洗周期、延长反冲洗时间。火山岩和陶粒滤池滤速均不宜高于2 m·h-1, 最高总氮负荷分别可达3.81 kg·m-3·d-1和3.56 kg·m-3·d-1。  相似文献   
68.
多因素对反硝化除磷过程中COD、N和P的去除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聪  王淑莹  张淼  彭永臻  曾薇 《化工学报》2015,66(4):1467-1475
以A2O-生物接触氧化(BCO)工艺系统反硝化除磷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应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设计考察了起始COD浓度、硝酸盐氮浓度、反应温度和缺氧反应时间对反硝化除磷反应的3个响应值COD去除率(Ycod)、N去除率(Yn)和P去除率(Yp)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始COD对反硝化除磷反应中COD、N和P的去除都有重要影响,且缺氧反应时间对Yn有较大影响,反应温度对Yp有很大影响;3个响应值的模型方程均显著,R2分别为0.9853、0.9118和0.9972;当COD为316.95 mg·L-1、硝酸盐氮为42.26 mg·L-1、反应温度为27.19℃、缺氧反应时间为237.37 min时,Ycod、Yn和Yp的模型预测值分别为93.54%、99.96%和99.56%,试验响应值分别为92.03%、91.15%和81.64%  相似文献   
69.
以反硝化除磷过程中N2O的减量化为目的,分别以乙酸、乙酸和丙酸的混合物、丙酸为碳源,研究了碳源类型对系统中N2O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酸为碳源时反硝化除磷过程中N2O的产生量最多,以乙酸和丙酸混合物为碳源时N2O产量次之,以丙酸为碳源时N2O产量最少。使用乙酸、乙酸与丙酸混合物和丙酸为碳源时,N2O产生量占总氮(TN)去除的比例分别为8.67%、1.48%和0.72%。不同碳源导致了系统反硝化进程的不同:以丙酸为碳源时,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还原速率比值最低,系统中几乎没有亚硝酸盐的积累;同时,在混合酸和丙酸系统中,聚3-羟基戊酸盐(poly-hydroxyvalerate, PHV)成为聚羟基烷酸酯(poly-β-hydroxyalkanoates,PHA)的主要成分,PHV量的增加导致N2O产量减少。因此,以丙酸作为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外加碳源对N2O的减量化有明显优势,但该过程中系统对氮和磷的去除效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0.
郑凯  张子贤  吴勇  王万红  武福平 《化工进展》2021,40(3):1675-1680
采用多级厌氧/耗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组合工艺对低C/N比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存在总磷(TP)处理不达标的问题。通过改变污泥回流位置并增加内回流的改良型多级A/O-MBR组合工艺强化除磷,探究该工艺对低C/N比生活污水中TP的去除效果,并通过污泥静态分析研究其污泥反硝化除磷机理。结果表明,改良型多级A/O-MBR组合工艺对TP去除效果良好,平均去除率达到了86.36%,同时对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及氨氮去除效果良好,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该工艺提高了聚磷菌及反硝化聚磷菌的比例,有效强化了对TP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