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71篇
  免费   2547篇
  国内免费   1493篇
电工技术   858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2253篇
化学工业   1760篇
金属工艺   833篇
机械仪表   1446篇
建筑科学   4288篇
矿业工程   1148篇
能源动力   578篇
轻工业   1146篇
水利工程   1067篇
石油天然气   2345篇
武器工业   516篇
无线电   12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19篇
冶金工业   952篇
原子能技术   450篇
自动化技术   963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660篇
  2021年   913篇
  2020年   803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694篇
  2017年   775篇
  2016年   882篇
  2015年   858篇
  2014年   1311篇
  2013年   1263篇
  2012年   1327篇
  2011年   1690篇
  2010年   1225篇
  2009年   1230篇
  2008年   1184篇
  2007年   1330篇
  2006年   1242篇
  2005年   1107篇
  2004年   872篇
  2003年   737篇
  2002年   747篇
  2001年   613篇
  2000年   491篇
  1999年   423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通过对滨南油区注水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井套管损坏严重和部分水井欠注。文章全面地介绍了套管损坏井治理和攻欠增注工艺技术在现状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
针对双河油田的注采结构的现状及特征,通过近几年来在注采结构调整方面的实践与应用,总结出了油田在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实现油田控水稳油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注水结构调整主要是结合地质特点,减少欠注层段,减少和控制不合理超注井层段和改善吸水剖面;在采液结构调整上,控制高含水层段的注入,加强中低渗透层段的注入,封堵高渗透、高水淹干扰层段,解放动用较差的中低渗透层段,改善平面上采出不平衡的状况。通过实施注采结构调整,双河油田在特高含水后期实现了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53.
高密度低损害压井液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修井、射孔等作业过程中压井液的漏失、滤失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水敏、水锁、固相堵塞、乳液堵塞等地层损害,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含可溶性固相的暂堵型高密度压井液配方体系。该体系主要由XC聚合物和YDC-LN助剂以及可水溶性加重剂组成。通过配方筛选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稳定性好,耐温超过105℃,滤失量小,抑制性强,岩心损害率小于20%,而且具有密度可调、返排率高等特点;与自来水和油田污水的配伍性好,应用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大庆油田近几年在套损井打通道加固技术方面取得的技术进步,在磨铣打通道技术上主要对钻铣工具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及合理及合金刀块的优选组合,提高了磨铣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在爆炸打通道技术中设计了安全隔爆装置,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使爆炸扩径技术得到完善;Φ106mm密封加固技术的研制成功,取代了Φ100mm密封加固技术,为套损井修复后的完井工艺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提出了大庆油田目前在套损井打通道加固方面存在的难题,结合国外在套损井打通道加固方面技术的新发展,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技术攻关的方向。  相似文献   
55.
When a microregion in a thin section of frozen-dried and embedded tissue is analysed by the conventional electron-probe X-ray continuum-normalization method, the measured quantity is in mmol of element per kg of embedded specimen. As each microregion contains an unknown amount of embedding medium, this quantity generally lies indeterminately somewhere within the wide range between mmol of element per kg of hydrated tissue and mmol of element per kg of dehydrated tissue. However, if a ‘tag’ element is incorporated in the embedding medium,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medium to the local continuum count in each probed field should be measurable, and the X-ray data may then unambiguously yield mmol of element per kg of dehydrated tissue. This result should not be affected by shrinkage on freeze-drying or by incomplete replacement of water by embedding medium. The same X-ray data can additionally provide estimates of mmol of element per unit volume, mmol of element per kg of hydrated tissue and local dry-mass fraction. However, these estimates are subject to errors due to tissue shrinkage, incomplete replacement of water and beam damage.  相似文献   
56.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1-D non-local damage-plasticity deformation model for ductile materials. It uses the thermodynamic framework described in Houlsby and Puzrin (2000) and holds, nevertheless, some similarities with Lemaitre’s (1971) approach. A 1D finite element (FE) model of a bar fixed at one end and loaded in tension at the other end is introduced. This simple model demonstrates how the approach can be implemented within the finite element framework, and that it is capable of capturing both the pre-peak hardening and post-peak softening (generally responsible for models instability) due to damage-induced stiffness and strength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 of ductile material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approach has further advantages of achieving some degree of mesh independence, and of being able to capture deformation size effects. Finally, it is illustrated how the model permits the calculation of essential work of rupture (EWR), i.e. the specific energy per unit cross-sectional area that is needed to cause tensile failure of a specimen.  相似文献   
57.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投资发生的主要阶段,监理工程师在该阶段应重点把好工程计量关、支付签证关及变更索赔关,从而实现对施工阶段投资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8.
新型低伤害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安棚油田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温度高、微裂缝发育等地质特征 ,通过室内实验 ,研制出具有耐高温、低伤害、延迟交联等特点的新型压裂液体系 ,并进行了 2 0多井次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 ,该压裂液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完全可满足安棚油田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压裂改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59.
根据高性混凝土的水化特性、物理力学特性及自收缩特性,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开裂机理和影响早期开裂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工程实例,借助混凝土温度和应力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分析研究了表面适度保温和水管冷却技术在高性能混凝土温控防裂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表面适度保温与水管冷却相结合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减小混凝土早期表面拉应力与后期内部拉应力,防裂效果明显,对类似的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0.
水力压裂净压力拟合分析解释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三维裂缝延伸模拟模型的水力压裂净压力拟合分析解释技术,提出了净压力拟合分析解释的一般步骤及理论方法,研究了现场监测净压力的计算方法,并介绍了其在现场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该技术可以帮助认识地层参数和压裂参数,提高压裂施工成功率和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