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11篇
化学工业   15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4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50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地下停车场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同时为城市整体形态提供良好的视觉感观,但是由于地下停车场缺乏相应的设计引导,使得地下停车场的利用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应用城市设计理论指导地下停车场进行设计,主要对停车场的道路视觉景观进行设计,并制定相应的设计导则。  相似文献   
72.
《Landscape Research》2007,32(5):635-656
Landscape is experienced in countless ways by all human beings, both individually and as members of communities, nations and humanity as a whole. Concern for rural locales as the loci of social, economic and domestic existence has, in recent centuries, often been seen in accord, but more usually in conflict, with attachment to the scenic qualities of landscape couched in aesthetic terms. Celebrated in art and in history, landscapes connote stability and security, but living with them is regarded as a virtue, looking at them condemned as shallow scenic appreciation. The stress between these two sets of values is exacerbated by the decline of rural economies throughout the developed world, the abandonment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nd the loss of traditional countryside ties. Shifting landscape attachments reflect the timing, extent and current pace of rural depopulation. Whether despite or owing to their increasing remoteness from everyday life, landscapes are heavily freighted with moral and symbolic worth as ecological paradigms and as rightful common inheritances, while spurned as scenically frivolous.  相似文献   
73.
中国古典园林在视觉营造上独具传统智慧,借景理法是其核心之一。然而由于一方面现存园林实例的时代与数量的局限性造成借景研究中的理论演绎倾向,另一方面传统研究手段在实践转化上存在局限性,因而借景智慧并未能与当代风景园林实践充分衔接。介于此,本研究选取苏州旧吴县西南、松江九峰两个典型地带及曾经存在的大量借景园林为研究对象,在考据的基础上结合中日比较以补偿现存园林实例的局限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远意”这一核心理念,并将其转译为技术性因子及量化指标,开展基于GIS等数字技术的景观空间及视觉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园林选址与布局以及远景构成等进行造园理论的总结,并分析中日借景的不同地域性表现及其成因。同时结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进行应用转化研究,以应用于风景资源的视觉评价以及风景区规划的景点优选。  相似文献   
74.
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栖霞山风景区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根据栖霞山风景区生态环境特点,按照层次分析法构建由32个指标组成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ESI(风景区生态安全度)=3.0998的结果。研究表明:栖霞山风景区的生态虽然处在比较安全的状态,但也存在生态用地递减、空气污染压力和土壤环境恶化等隐患。  相似文献   
75.
孙东晓  刘涛 《山西建筑》2007,33(24):63-64
简要分析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从控制城市规模、加大执法力度、保持民族特色、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多方面就具体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促进现代城市规划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6.
现代住区水景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张华如 《山西建筑》2007,33(5):345-347
介绍了现代住区水景设计,阐述了中国园林理水的再运用,提出现代住区水景设计应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追求自然、关怀人性、照应生态和环境,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住区新水景。  相似文献   
77.
黄河纵贯兰州市市区,全长约16.1km。利用黄河所独具的特色景观,修建了黄河风情线。该文注重介绍了风情线游览步道、绿色景观和夜景观的设计和具体方案。建成三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城市知名度,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8.
刘瑜 《山西建筑》2007,33(16):30-31
通过对城市道路整治中的户外广告规划,运用“面-线-点”的分层、分类控制方法,对城市道路整治中的户外广告布点规划的原则与方法进行总结与归纳,希望能为今后的广告布点规划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9.
详细介绍了临沣寨天人合一的风水景观,并对临沣寨内的建筑文化特色进行了阐述,从而为其今后的保护维修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方法依据,同时为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0.
绿色交通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环保世纪,环境问题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城市交通发展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把发展无污染的"绿色交通"作为基本政策和目标.论文以马鞍山市湖西路交通工程设计方案为例,阐述了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如何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交通与环境的协调统一,给交通参与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娱乐、休闲性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