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54篇
化学工业   11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29篇
矿业工程   76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3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根据三江平原已建泵站的实践,引荐高效先进的泵型及流道,合理的泵站规模,灵活多用的结构布局,以求新建或改建的泵站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2.
渍涝治理提高低湿耕地种植自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水、土地、热资源丰富,经常发生灾害。影响粮豆作物生产,水稻生产和牧草种植。从水利学科专业观点出发,主要应在以治渍为核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上下功夫,才能充分发挥三江平原资源和机械化大农业优势,适应市场,提高种植自由度。  相似文献   
103.
开采沉陷对耕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对开采沉陷耕地的土壤特性和作物产量连续3年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开采沉陷耕地的生产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揭示了开采沉陷耕地生产力下降的规律,并指出了导致其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4.
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循环利用及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维勤 《中国水利》2011,(16):51-53
黄土高原地区的坡耕地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治理好坡耕地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通过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综合治理主要措施的分析,探讨了黄土高原坡耕地的径流泥沙、坡面水资源以及农业化肥的循环利用.提出了以整治梯田工程、营造经济林、建设集水补水性耕地、实施封禁治理等多种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5.
对辽宁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土地资源质量下降、数量减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实现辽宁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6.
依据平原农业区林业生态建设原理,对其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并农田防护林带对农作物增产效果加以分析,拟出今后平原农业区林业生态建设之重点。  相似文献   
107.
为满足浦东新区农田水利及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灌区高标准农田水利排灌设施升级改造及农田水利设施综合配套建设,通过采用新材料、灌区重新规划及综合配套灌排设施、交通系统、水系整治等措施,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及农田水利设施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广西农田多处在山区,且地形复杂,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农田智能化灌溉系统。系统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无线智能控制模块等低功耗无线智能模块,结合无线自动监测传感器和ZigBee无线网络网状组网,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和控制通过路由节点的自动部署、采集、传输、控制,达到灌溉的精准化、智能化。系统在广西2个种植基地进行了试验及试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峪道河灌区工程设施老化、灌溉水利用率低、水资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0.
以研究区域2007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于RS和GIS技术对遥感图像的处理,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现状分布特征,完成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和耕地面积之和占总面积的86.66%,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区域自然景观(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占据一定的比例,而半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占据较小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