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1篇
  免费   988篇
  国内免费   679篇
电工技术   353篇
综合类   738篇
化学工业   1502篇
金属工艺   299篇
机械仪表   253篇
建筑科学   1197篇
矿业工程   878篇
能源动力   404篇
轻工业   1045篇
水利工程   466篇
石油天然气   3709篇
武器工业   22篇
无线电   1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787篇
冶金工业   268篇
原子能技术   68篇
自动化技术   9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774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930篇
  2010年   637篇
  2009年   590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623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573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地应力对岩心渗透率伤害实验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生产实际情况表明,有许多油气田对应力较为敏感。随着生产的进行,储集层压力下降,有效应力不断变化,引起油藏产能逐渐降低。为研究这一规律和变化规律,阐述了应用岩民测试有效应力对渗透率影响的实验原理,在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拟合出有效应力与渗透经的函数关系(二次多项式)。应用毛细管渗流概念以有弹性厚壁筒厚理,研究了随着毛细管管壁内外压差变化时,毛细管内半径变化有其对毛细管渗流能力的影响,所得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在实际生产中,应控制油藏压力快速大幅度下降,避免有效应力变化引起油藏渗流能力下降和减产。  相似文献   
32.
以渤南油田三区沙河街组为例,应用遗传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开展了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的研究。该工作是在储集层沉积相、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选用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孔喉半径均值和变异系数等7项参数,采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建立遗传神经网络的学习及预测模型,对渤南油田三区沙河街组进行了成岩储集相识别,识别出4类成岩储集相:不稳定组分强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碳酸盐胶结物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强压实强胶结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和极强压实强胶结致密成岩储集相。Ⅰ类储集相的储集性能最好,Ⅳ类最差,为非储层或差储层。  相似文献   
33.
34.
以纯41块沙4段低渗透油田为例,从低渗透油田渗流机理出发,分析了造成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计算注水井最大井底流压、油井最小井底流压、油水井之间可建立的最大注采压差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确定的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公式计算油田技术极限注采井距,并结合经济合理井距计算结果,确定了油田合理注采井距,并提出了下二步调整方案,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方法为低渗透油田合理井距的确定、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苏里格低渗强非均质性气田开发技术对策探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储集层具有低渗、强非均质性、中强压敏的特点,气井产能低,稳产期短。根据单井模拟及生产动态分析,气井低产量生产可以降低压敏效应的影响,加强气井低产量生产阶段的管理,有利于合理利用地层能量,提高井控外围低渗区储量动用程度;分层压裂、多层合采可以在纵向上充分动用气井控制储量,增加气井最终累计产气量和稳产时间;地质研究与地震相结合,是提高储集层预测精度和钻井成功率的技术关键;降低成本,争取优惠政策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6.
岔河集油田有多个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的中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其主要储集层为河流相沉积。油田20余年的开发历程是典型的滚动勘探开发过程。通过精细科学的地质研究,不断的实践和认识,制定出与其油田地质特点相适应的开发方针,完善了井网部署与加密、产吸剖面调整、油水井配套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开发对策,并取得了比较好的开发效果。岔河集油田的开发实践对于类似油田开发不乏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37.
针对异常高压低渗透地层在测试关井恢复过程中出现关井压力外泄的情况,对测试管柱进行了改进,即在P—T封隔器上方组装一个水力锚,水力锚上方组配一个裸眼旁通阀,封隔器和水力锚之间加1—2根油管,并适当增大关井时的加压负荷,较好的解决了关井压力外泄问题,提高了测试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38.
朝阳沟裂缝性低渗透油田井网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3,他引:10  
通过对比分析朝阳沟裂缝性低渗透油藏与裂缝主方向分别成11.5°和22.5°的两种不同井网的开发效果,表明与裂缝成11.5°的井网与裂缝匹配性较差,开发效果相对较差。并从油藏的水驱控制程度、压力传导情况、采收率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研究评价了朝1.55区井网的适应性,为指导油田的加密调整,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综合评价确定了合理的井距和井网密度,并针对朝1-55区的地质特征,提出了井网和注水方式调整办法,在朝55区块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现场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东芝高压加热器技术以及技术转让的一些内容 ,以及为能制造出符合东芝技术要求的高压加热器而采取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40.
特低渗油藏渗流特征及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特低渗储层渗流机理研究出发,分析了其渗流规律——非达西渗流特征;根据储层中上覆岩石围压变化,通过室内试验表述了其对渗透率伤害。研究提出了改善渗流特征的注水条件、井网优化和压裂对策,可以有效提高这类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