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44篇
  免费   6647篇
  国内免费   2629篇
电工技术   128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771篇
化学工业   19737篇
金属工艺   9180篇
机械仪表   3655篇
建筑科学   3456篇
矿业工程   1778篇
能源动力   993篇
轻工业   3687篇
水利工程   682篇
石油天然气   1704篇
武器工业   702篇
无线电   14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8448篇
冶金工业   3263篇
原子能技术   262篇
自动化技术   976篇
  2024年   296篇
  2023年   1227篇
  2022年   1812篇
  2021年   2597篇
  2020年   2257篇
  2019年   1810篇
  2018年   1897篇
  2017年   2232篇
  2016年   2262篇
  2015年   2323篇
  2014年   3030篇
  2013年   3389篇
  2012年   4068篇
  2011年   4066篇
  2010年   3039篇
  2009年   3213篇
  2008年   2603篇
  2007年   3566篇
  2006年   3396篇
  2005年   2699篇
  2004年   2395篇
  2003年   1910篇
  2002年   1580篇
  2001年   1421篇
  2000年   1169篇
  1999年   933篇
  1998年   776篇
  1997年   644篇
  1996年   486篇
  1995年   379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7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3Cr-3Mo二次硬化钢的回火组织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毛球  董瀚  王琪  李建新  赵隆 《钢铁》2003,38(3):38-42,49
研究了3cr—3Mo二次硬化钢淬火回火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中先后析出M3c、M2c和M7C3等碳化物,在575℃回火时硬度达到峰值;400一575℃回火后试验钢的抗拉强度约为l600MPa,冲击韧性为30J/cm^2;回火温度高于600℃时,强度和硬度迅速下降,冲击韧性增加;640℃回火时,以M2C型碳化物为主,抗拉强度为1100MPa,冲击韧性增加至55J/cm^2。  相似文献   
102.
超临界萃取装置高压快开密封结构改进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普遍采用的以橡胶O形环作为自紧密封件的高压快开密封装置密封部位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彻底解决了橡胶O形环在卸压后发生膨胀,将筒体端部法兰与密封盖卡死的问题。开发出了1种新的组合密封环,该密封环可广泛用于超临界萃取装置上。  相似文献   
103.
新型煤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煤的结构特点,对煤进行闭环的超细粉碎,脱除部分挥发分,表面傅-克烷基化化学改性,与塑料经强制排气式共混,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煤填充高分子复合塑料母料.将该母料用于聚丙烯,可制得具有较好强度、韧性和优良电绝缘性能的复合材料,在煤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屈服强度大于24.0MPa,缺口冲击强度不小于8.0 kJ/m2;同时,煤/聚丙烯复合材料在较大的煤含量范围内(0%~50%,质量分数),直流绝缘电阻率保持在1014 Ω·cm以上.新型煤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电线电缆中的应用表明,加工性能良好,成品绝缘层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绝缘性能优良,并可有效降低材料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4.
以太钢1549轧机采用的4%Cr铸钢支承辊为依托,研究了该辊子从铸造成形到最终精加工之间的三次热处理工艺。最终达到其技术要求:辊身硬度65~70HS、淬硬层深≥70 mm、辊颈硬度42~48HS。  相似文献   
105.
建立了CoMoP/Al2O3加氢精制催化剂机械强度及其可靠性在制备过程中的数学模型,采用均匀设计考察了浸渍、干燥、煅烧、硫化4个制备过程中,浸渍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硫化温度和硫化升温速率7个实验因子对催化剂强度均值、Weibull模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这些因素对颗粒密度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所有模型都是充足的。实验结果表明,硫化过程是影响催化剂强度均值的主要过程。在实验范围内提高硫化温度、降低硫化时的升温速率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强度。影响催化剂Weibull模量的因素主要为各个制备过程的交互效应。要提高催化剂强度的可靠性就必须全面考虑催化剂制备的各个过程,特别是各个制备过程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06.
主要研究了Cr对低碳Si-Mn系TRIP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利用Formastor-F型膨胀仪测定了含Cr和不含Cr两种低碳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分析指出了Cr对连续退火工艺的潜在影响;然后采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两种钢的薄板试样进行了连续退火模拟实验,并通过拉伸试验测定了力学性能;最后采用金相、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考察分析了两种钢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含Cr的TRIP钢的组织比较细小,铁素体晶粒近似等轴分布;两种TRIP钢的残余奥氏体含量相近,但含Cr钢的残余奥氏体中的含碳量较高。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含Cr钢在热轧阶段较易生成细小的组织,而在热处理阶段则抑制贝氏体的生成,最终获得稳定的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107.
文章主要介绍了18臂机械井径与磁法井径组合测井仪的仪器结构、主要技术特性、测量原理及测井资料在油田中的应用。通过对测井资料的分析,阐述了该仪器在套损检测、补贴效果检查、射孔工程作业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为油田套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8.
The oxides Eu, Ho, Er and Dy were used to prepare the hydroxides of rare earth modified carbon black. Then natural rubber latex (NRL) was added into the reactor. The system reacted at 85 ℃ with stirring for 1 h to prepare powdered HAF-Ln(OH)3/NR composites. The effects of the kind and content of Ln on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P [ NR/HAF-Ln (OH)3 ]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ts vulcanizate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rare earth can help to get the powder of the composite, the product particle with a diameter less than 0.9mm will be get when the composites containing the compound of Ho, Er and Dy with dosage of 1.0, 1.0, O. 5 percent, respectively. The adding of Ln can improve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tear strength of the vulcanizate effectively, what's more, Er and Dy can decrease the permanent set of vulcanizate significantly. The SEM studies shows that P[ NR/HAF-Dy (OH)3 ] vulcanizate shows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t depend primarily on the absence of free carbon black, the fine dispersion of carbon black in the rubber matrix and better polymer-filler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09.
The effects of moisture, temperature, and ultraviolet (UV) light on performance of natural‐fiber–plastic composites (NFPC) were assessed. We conducted short‐term tests in the laboratory and long‐term tests under natural exposure and measured changes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lor in samples of the composite. Chemical changes of the composite's materials were measur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of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on the material surface. Relative humidity highly affected the modulus of rupture (MOR) and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MOE), and had a greater effect than temperature and UV exposure on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The lightness of the composite was increased by the UV effect in the short‐ and the long‐term tests. Th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composite was protected by the UV absorber.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9: 2570–2577, 2006  相似文献   
110.
于洪坤 《有色矿冶》2004,20(3):38-39
介绍了用自然澄清法降低、回收旋涡炉渣中的铜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不仅降低冶炼成本,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