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78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李娜 《山西建筑》2012,38(6):21-22
对晋祠奉圣寺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文献及初唐名将尉迟敬德身世考证,说明元代碑刻记述因尉迟敬德捐别墅为寺院是可信的,奉圣寺应建于唐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  相似文献   
232.
李纯 《新建筑》2012,(5):128-131
湖南省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的群山之中。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千余年来吸引了许多中原世族来此定居,他们所带来的不同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历经千年融汇成当地特有的民间建筑风格。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风格集中体现在村落的祠堂建筑上。当地祠堂建筑形成了特有的较为稳定统一的平面布局形式和建筑结构模式,在局部造型和雕刻彩绘上体现了一系列地方特点和变化。汝城祠堂建筑群较完整地保留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原真特色和时代特征,是非常珍贵的建筑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33.
李濮  侯蕾  张悦 《白蚁科技》2012,(1):28-31
本文介绍了南京夫子庙大成殿核心景区白蚁危害及防治历史,在详细勘查现场的基础上将该景区内的白蚁危害区域具体分割成明德堂厢房、民俗文化商铺两个集中点,采用Sentricon地上型饵剂系统并运用包围白蚁外露活动迹象的方法与直接插入白蚁危害严重区块相结合的方式,历时近三个月,成功控制高空木构件白蚁危害;在大成殿、明德堂等接地位置则灵活运用传统的化学防治技术简单、快捷地获得控制性效果。充分显示出在区域白蚁危害控制中,合理运用策略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4.
李坚  马琪 《华中建筑》2012,(11):118-124
龙氏家祠是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为祭祖所修,是云南民国时期云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中雕刻数量众多,与建筑结合完美,为建筑增添了极大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内涵。该文从龙氏家祠雕刻的材质、使用部位、形式、题材及内容描述了龙氏家祠建筑群的雕刻艺术,分析和揭示了雕刻的艺术特征和雕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说明了龙氏家祠的雕刻艺术亦为云南民国时期建筑雕刻艺术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35.
通过分析周"礼制"伦理思想对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都城形态元素:宗庙、宫殿和市场的空间形态和布局的影响,阐述了其与《考工记·匠人营国》这一历史文献的关联。提出周"礼制"是在"道"的伦理思想层面上维护了权力的宣扬和继承,而《考工记·匠人营国》则是在"器"层面上指导和实施营建符合周"礼制"的理想化都城模式。只是由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态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才未出现如后世北京那样经典的,符合礼制都城形态的案例。  相似文献   
236.
昆明南屏及东西寺商业步行街空间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冰  姜书纳 《山西建筑》2012,38(19):11-12
从街道的空间组成特色和街道功能出发,对南屏街、东西寺两个商业步行街作了系统比较,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两个街区的相同点和各自特色,从而为今后特色步行街的设计提供实例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37.
中国传统佛寺与道观之选址布局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辞  王青 《华中建筑》2006,24(5):131-134
该文论述了佛寺和道观在选址时不同的宗教教义和思想对它的作用,以及在布局方面两者的异同,并演绎了中国传统民居及宫殿等建筑对两者布局形式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8.
香山静宜园香山寺相地选址及布局 理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探索北京静宜园香山寺的历史沿革,分析其相地选址、建筑布局理法,并简述其艺术价值。香山寺坐落于"藏风聚气、背风向阳"的西山东坡山腰的脊线之上,在选址方面充分体现"得体合宜"之相地要领,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的有利生态条件,满足了人居环境的基本需求。香山寺内建筑主要沿中轴布置,起承转合,形成颇具特色的"上宫下寺"的结构,错落的佛殿与自然完美融合,在景观营造方面颇具艺术性。  相似文献   
239.
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6座水库淹没实物特点分析,提出移民初步规划建议,库区移民均以后靠安置为主,居民点布局采用依山就势,生产安置以牧业为主,班玛县城规划在县城中心地带莫巴沟宽阔地带,专项设施按原标准、原功能规划恢复,寺院迁建尊重当地寺院活佛、僧侣和周边广大信徒意见选址规划。  相似文献   
240.
Despite being ‘assembled from fragments’, like the Midlands city in which it is located, the new extension to the Herbert Art Gallery provides a new refinement and logic to the previously eclectic museum and its environs. David Littlefield describes how Pringle Richards Sharratt have realised this new coherency through artful layering, reorientation and rationalisation.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