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78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南海神庙是四大海神庙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它位于广州珠江北岸之上。由于寺庙内大部分建筑物因年久失修而损毁,因此,于1984年对其进行了修复。南海神庙修复方案的制定遵循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 “恢复原状”的修复原则。通过对遗址现状、梁架体系进行分析,推定其为明初时期建筑,并确认该大殿木构架是由北方抬梁式结构与南方穿斗式结构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2.
杨伟昊  张卫 《中国园林》2023,39(10):138-144
唐长安城佛寺曾以优美的内部环境、平川式的寺院园林闻名于世,然而其实际景象已经在历史变迁中成为陈迹。以260篇唐长安城佛寺游览诗为研究材料,试图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探究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佛寺游憩活动内容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唐长安城佛寺中的云霞、佛殿、树木、山体等风景最容易被文人所感知,唐长安城佛寺具备庄严的佛殿形象以及优美的山林风貌特点,营造出佛教崇尚的理想环境。佛寺包含了围绕佛寺入口、佛殿、内院、寺外产生的4类景观意象,以及文人常在佛寺中进行的5类游憩活动。依据佛寺景观意象、游憩活动特点,及其分别在城中的空间分布特点,所得结论可为地域佛寺艺术创作与博物馆主题陈列提供理论借鉴,为西安城中佛寺的景观更新及游憩活动安排提出相应建议。本研究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在对古诗文本中的景观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以及空间分析中具有优势,对佛寺景观及文化塑造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
学术转型视角下传统佛寺园林国内 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寺园林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20世纪以来传统佛寺园林研究适逢当时学术转型及其史学流变思潮,相关态势与其时学科分化及研究方法之转变并行不悖,值得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发展脉络。从20世纪初至今的时间分期入手梳理佛寺园林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发现:70年代末以前寺园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尚有佛教园林研究专门化倾向,主要领域集中于建筑史学和造园学;70年代末至今的佛寺园林研究主要呈现佛道一体的园林叙述语境,但仍有学者以佛教为叙述逻辑进行园林研究且数量逐渐增多,该阶段研究内容与方法更为多元,为未来宗教主导下的寺园专门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意欲从学术与史学流变角度寻找佛寺园林的研究脉络、发展路径与热点方向,对寺园研究成果、经验进行一定的评析与体认,以期理清研究思路,不足之处请诸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94.
刘剀  龚翔 《南方建筑》2011,(1):68-71
通过对帝国晚期汉口祭祀状况的研究,可以发现汉口在祭祀上具有与传统市镇迥异的鲜明特点。具体而言,城市中与农业有关的祭祀大大弱化,宗族祭祀淡化,与工商业有关的行业保护神与财神崇拜非常盛行,寺观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乡神祇融入城市祭祀圈,会馆的多神祭祀越来越常见等一系列特征。这种状况是与汉口发达的工商业特征与移民社会特征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95.
以会善寺大雄宝殿柱间斗拱为研究对象,结合调研制作了1∶1的足尺模型试件,通过竖向单调加载试验,探讨了斗拱试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能力、传力机理,得到了斗拱竖向承载的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栌斗与头昂、泥道拱交汇处易发生剪切、承载破坏,为斗拱试件的薄弱部位。试验中斗拱试件极限承载力约为383 kN,残余变形约为22.3 mm,展示了斗拱的良好竖向承载和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96.
山东曲阜孔庙与广西恭城孔庙为南北不同地方的宫殿建筑,它们的规模、布局各有千秋,但也存在着诸多共同点。这些异同是古人因地制宜的结果,对当今的建筑创作具有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7.
摘 要:本文从建筑和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侯马台骀庙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汾河流域特有的水祭祀建筑文化——台骀文化,研究其在祭祀建筑文化中的作用,以求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加强对地域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98.
程琳  冯松林  徐清  吕智荣 《硅酸盐学报》2004,32(5):616-619,624
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对陕西西岳庙宋、元、明、清早期和清晚期4个地层出土的建筑古琉璃胎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用Star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宋代到清早期的古琉璃胎料几乎没有变化;清晚期的琉璃胎料与宋到清早期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明代的三件古琉璃胎的化学成分与同期的其它样品差别很大,与清晚期样品的成分接近,稀土总量和稀土标准化模式的判别均支持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99.
新疆库车地区的苏巴什佛寺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节点,通过该遗址发现的遗物研究,对了解当时龟兹地区文化和与周边物质交流都有重要的意义。以该佛寺遗址最新发现的一批铜器为研究对象,根据铜器形制可分为兵器、饰品、生活实用器等种类,然后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这批样品进行了成分无损检测。结果显示,铜器材质有铅锡青铜、红铜、黄铜为主的多种类别。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这批铜器中的黄铜器物中的佛教饰品来自佛教文化传播,其余生活用具随内地贸易带入;含有砷、锑元素种类的器物可能来源于新疆本地的贸易交流;红铜、青铜类器物可能为本地生产。综合分析说明当时的苏巴什佛寺地区不仅本身有着金属冶炼的水平,而且作为唐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与周边文化交流和物质交换频繁。  相似文献   
100.
以天童寺、灵隐寺为中国传统公共建筑的典型范例,初步分析了禅宗寺建筑群体空间形态和环境设计手法,提出了可供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借鉴的中国传统空间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