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47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8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以排涝区的内涝分析为例,基于涝区附近雨量站实测雨量资料与外江水文站实测水位资料,以雨量站年最大24 h、最大72 h降雨量与同时期外江水位对应情况,以及外江历年最高日平均水位与同时期降雨对应情况,进行最大时段降雨与最高水位的相关性分析,以此判断排涝区内暴雨与外江洪水的遭遇情况,为排涝计算选择合适的水文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因洪涝频发直接影响了区域农业生产,带来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绥滨县1957-2019年逐日降雨量资料和近40年涝灾发生情况,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Ⅲ型频率曲线和M-K突变检验分析了降雨量特征值和各量级雨日的变化趋势与突变情况,将P-Ⅲ型频率曲线分析结果与涝灾发生情况相结合探究绥滨县涝灾发生频率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957-2019年绥滨县年降雨量和最大1 d降雨量均呈增加趋势,且无突变;最大3 d降雨量呈减少趋势,在1981和1997年发生了突变。小雨和大雨雨日呈减少趋势,中雨和暴雨雨日呈增多趋势,小雨雨日的突变年份为2011和2016年,其余量级雨日均未发生突变。由于县域内地势低平、夏季雨量大、江水顶托及治涝工程不完善等因素,导致涝灾发生率较高,近40年内涝灾发生率为67.5%,其中大型涝灾发生率为30%。将大型涝灾发生率按年代划分,前10年发生率为50%,中间10年为30%,后20年均为20%,1990-2019年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是该时段涝灾发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农田防洪除涝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3.
江西省洪患村镇洪患问题严重,本文介绍了江西省洪患村镇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江西省洪患村镇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江西省洪患村镇洪涝规划及整治中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应对对策,以期为江西省洪患村镇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
为破解城市排涝规划设计中难以选择蓄涝水面率、暴雨历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蓄涝水面率和暴雨历时2个关键参数耦合效应的设计方法,针对常规的平均排除法在部分工况下失效或得出的排涝流量偏小问题进行了改进。该方法能够协调较短历时暴雨及其后续降水过程中的排蓄关系,快速确定蓄涝水面率与暴雨历时耦合条件下的设计指标成果表,进而合理确定关键参数与设计指标的大小。以南昌市沙井电排区为例,借助MIKE模型分析改进前后排涝进程的差异,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可以弥补常规方法的2个缺陷,实现关键参数耦合条件下的设计指标快速计算,解决其计算结果偏小、难以适应短历时集中强降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建立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SD模型。在确定模型变量权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方程式并绘制内涝灾害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实现对事件动态模拟仿真和敏感性分析。将构建的SD模型用于西安市一场典型内涝灾害事件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增长,通过模拟仿真增加对技术因素、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管控,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效果趋于变好;SD模型中不同变量对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影响存在差异,需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提高应急决策时效性。  相似文献   
56.
张瀚  邱静  黄本胜  杨志峰  蔡宴朋 《水资源保护》2022,38(6):56-63, 193
以珠三角地区广州市典型城区流域东濠涌流域为研究区,采用Delta方法和年最大值法相结合推求未来时期东濠涌流域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一二维耦合的东濠涌流域城市雨洪模型,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排水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时期降雨强度峰值以及累积降水量均呈增加的变化趋势,城市排水系统节点溢流量、超载管道比例和淹没深度增大,给排水系统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这一结果表明未来时期珠三角地区可能遭受更为不利的洪涝风险灾害。  相似文献   
57.
余学谦 《规划师》2004,20(12):87-88
防治城市渍水应走出“重排不重防”的误区,应积极研究开发“基于GIS的城市防渍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并建立生态性的城市防渍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58.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心区的大量硬质铺地及市政基础设施的设计不完善造成城市在遭遇暴雨袭击时无法短时迅速的将汇聚的雨水排出,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同时国内相关法制不健全,城市建筑、规划、景观、市政等专业技术人员配合不到位,使我国在雨水利用方面发展缓慢。以平原城市某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从建筑设计、小区景观等角度出发,设计集合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可渗水混凝土路面等基础设施与地下调蓄池的雨水调蓄系统,能有效减少城市内涝。  相似文献   
59.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快速有效地确定城市易集水区的主要分布区域,能为城市暴雨内涝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直观的决策参考依据,同时为后续风险灾害评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准备。研究基于精细化城市地表模型,考虑地形因素,结合具有优秀空间分析能力的GIS技术,以宁波市为研究区域,探讨城市易集水区普查的方法可行性,同时生成易集水区域的积水深度计算工具,以期为后续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主要的评判因素,为宁波市城市内涝治理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洪涝灾害事件频发,城市雨洪模型将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精细化的城市雨洪模型离不开对排水管网水流的准确模拟。混合流在排水管网系统中普遍存在,研究其机理和精确模拟技术对城市排水模型和雨洪模拟精度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从混合流数值模拟方法、混合流物理模型及城市排水管网模型等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在混合流模拟和计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排水管网混合流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