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99篇
  免费   6960篇
  国内免费   5032篇
电工技术   957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8053篇
化学工业   4443篇
金属工艺   2123篇
机械仪表   5687篇
建筑科学   9330篇
矿业工程   6449篇
能源动力   2257篇
轻工业   2561篇
水利工程   4845篇
石油天然气   7595篇
武器工业   778篇
无线电   60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72篇
冶金工业   1843篇
原子能技术   266篇
自动化技术   12808篇
  2024年   1060篇
  2023年   3372篇
  2022年   3019篇
  2021年   3553篇
  2020年   2988篇
  2019年   3163篇
  2018年   1523篇
  2017年   2132篇
  2016年   2349篇
  2015年   2728篇
  2014年   4630篇
  2013年   3656篇
  2012年   4448篇
  2011年   4375篇
  2010年   4163篇
  2009年   4248篇
  2008年   4862篇
  2007年   4435篇
  2006年   3622篇
  2005年   3239篇
  2004年   2858篇
  2003年   2523篇
  2002年   2174篇
  2001年   1790篇
  2000年   1610篇
  1999年   1409篇
  1998年   1227篇
  1997年   1125篇
  1996年   1043篇
  1995年   964篇
  1994年   830篇
  1993年   748篇
  1992年   700篇
  1991年   622篇
  1990年   462篇
  1989年   447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基于ARES-5/E地音监测系统,通过对40205掘进工作面运输顺槽在一段时间内的能量变化值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音监测能量出现"驼峰"式的变化特点时,表明巷道围岩内部已处于活化状态,应及时对工作面采取预警措施;巷道产生大的动力现象是滞后于巷道围岩内部能量最高点,表现出由"高频低能"向"低频高能"的状态转化;通过12月28日-12月31日的能量数据分析,提前4个班进行有效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为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3.
耐久性是阻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展的重要原因。介绍了美国能源部与日本燃料电池商业化推进协会的加速测试方法,对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特点、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包括湿度循环、负载循环、启停循环、开路电压等工况下性能衰减的机理及主要材料的腐蚀特点。总结了提高燃料电池耐久性的方法和测试手段的进展。  相似文献   
44.
王腾  张哲 《岩土工程学报》2019,41(10):1921-1927
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土界面的作用机理是研究桩土摩擦疲劳的关键。针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桩-粉土界面的剪切性能,使用改进的剪切试验装置在恒刚度条件下进行循环剪切试验,研究循环次数、累积位移和法向刚度对其摩擦疲劳性能、循环后单调剪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土在循环剪切过程中,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在初始10个循环内随循环数增加快速衰减,随着循环进行,逐渐趋于稳定;单次循环内在剪切位移方向变化时,土体呈现表现出剪缩-剪胀-剪缩交替现象,总体变形呈现剪缩的趋势;循环荷载作用下,粉土界面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随法向刚度增大衰减速率增大,达到稳定的累积循环位移越小;粉土循环后的单调剪切、法向应力恢复的单调剪切的剪应力比小于首次单调剪切试验值,且法向应力恢复的循环后剪切试验的剪胀程度较小,表明循环剪切过程中界面处粉土颗粒棱角破碎,颗粒变得光滑。在对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累积位移、法向刚度和初始应力相关的无量纲累积位移,建立了法向应力和界面摩擦角随累积位移的衰减方程。  相似文献   
45.
李建文 《陕西煤炭》2020,39(2):92-94,164
结合镇城底煤矿22605工作面的地质情况和矿压情况,提出了煤炭生产中冲击矿压的预测和防治措施。通过对22605工作面的地质情况和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并探究了该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为其设计了一套适合本工作面的冲击矿压监测和防治体系。防治体系有预防和临时解危双重防治措施,从这两方面考虑可以做到全面防治冲击矿压。该体系可以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另通过分析冲击矿压发生的基本原理和监测到的数据,建立煤矿冲击矿压防治体系,能够及时有效地将蕴含在煤体中的冲击矿压释放和消除,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变形监测是保障矿山边坡安全施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分析及预测边坡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中以广州越堡露天矿边坡为研究对象,依据所获得的监测点的有效监测数据,运用灰色理论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7%,最小为0,平均相对误差为7%左右,其精度达到二级(合格),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信度,可以为越堡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使用单层纳米氧化石墨烯(NGO)粒子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处理,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制备了[±45/0/90]2S铺层角度下的纯树脂及单层NGO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通过落锤冲击试验、超声C扫描检测、冲击后压缩试验等对纯树脂及单层NGO改性CFRP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纯树脂及单层NGO改性CFRP在损伤阻抗及损伤容限实验中均存在拐点现象,且拐点出现在相同深度位置,其中纯树脂CFRP拐点位置为0.51 mm,单层NGO改性CFRP拐点位置为0.43 mm;相对于纯树脂CFRP,单层NGO改性CFRP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及冲击后的压缩性能;通过对冲击后凹坑深度及凹坑面积进行数据模拟,可以用拟合公式实现对复合材料的损伤预测。  相似文献   
48.
49.
50.
玻璃幕墙大约于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非承重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到90年代中期得到了迅速发展,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方法,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尤其是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均相继建造了大量的玻璃幕墙,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各式建筑幕墙(包括采光屋面)近10亿m^2,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其中玻璃幕墙占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