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10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05篇
矿业工程   257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43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近年来,广元水产业实现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保护鱼类资源,确保水生生态平衡;狠抓渔业安全生产,确保一方平安;积极开展水生动物的防疫检疫工作,确保人民饮食健康安全”的目标,彻底改变了过去“技术向上要,鱼种靠外调,鲜鱼无供销”的落后局面。特别是2001年以来,全市水产步入高速发展时期,水产品产量年递增率高达30%,  相似文献   
52.
西部生态脆弱矿区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是实现该区域煤炭绿色开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其中,保水开采与地下水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解决煤水共采问题提供可能。本文以煤矿地下水库煤岩边界在水反复浸入条件下稳定性变化为研究背景,以神东矿区乌兰木伦矿3-1号煤层顶板砂质泥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无损浸水试验获得试样的自然吸水性规律,获得试样含水率到达饱和状态的浸水时间。根据浸水时间,对试样进行干燥-饱和反复浸水,得到不同循环浸水试样含水率随浸水次数呈指数增加关系,而试样抗剪强度和浸水次数呈指数降低关系。黏聚力随浸水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内摩擦角先增加后减小,表明材料的均一性以及破裂面的形态及裂隙发育的形态、尺寸、方向变化造成了内摩擦角增加,而后期循环浸水占主导因素,表现为内摩擦角减小。根据黏聚力、内摩擦角与干燥-饱和循环次数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干燥-饱和循环次数的Mohr-Coulomb准则。声发射计数曲线与剪应力曲线有较强的对应性,在试样破坏时刻声发射事件明显增加,对应声发射累计计数曲线的明显上升阶段。试样在破坏过程中以低RA值为主,破坏时刻对应高RA值,即试样破坏过程中的基础裂隙类型是张拉裂隙,破坏时刻对应明显的剪切裂隙。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库边界煤岩柱在地下水库蓄水-抽水过程中,在浸水-失水作用下其强度发生显著变化,建议在构建地下水库时应考虑水作用引起的边界煤岩柱强度弱化作用。  相似文献   
53.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发重心的逐步西移,西部地区目前已成为我国煤炭的主产区。总体上,我国西部矿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形成了该区极度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特征。以新疆哈密煤田大南湖矿区为例,针对该区侏罗系含煤地层具有成岩时间晚、物理力学强度低、遇水易泥化崩解等特征,采用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等手段,结合邻矿现场实测对比,全面研究了该区顶板采动导水裂隙的发育与演化过程、发育高度与形态特征、渗透性演化规律以及在该区进行水资源保护性开采(保水采煤)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侏罗系含煤地层采动导水裂隙的发育裂采比一般在13.09~15.67,整体形态呈"梯台型"特征;采动影响范围内裂隙发育、演化以及渗透系数的演化均呈现"稳定增加-波动变化-恢复稳定"变化特征,导高影响范围内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明显增大,一般达到3~5倍;研究区主采煤层顶板具有"多含水结构下的高位隔水层"结构特征,具备了保水的基本水文地质前提条件;结合保护层的稳定性、III-1上段含水层的静储量、开发潜力以及在研究区进行保水采煤可行性的综合评价,探讨了在干旱矿区水资源保护性开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文中依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了王庄煤矿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及导水裂缝带发育形态,得出了计算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的经验公式。结合该矿后备区区域地质采矿条件,提出了近漳泽水库区厚煤层保护性开采技术方案;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了地表水资源的安全,实现了近水库区厚煤层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55.
煤矿开采是一个影响和决定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产业的基础产业,传统煤矿开采技术过度追求煤矿产量和经济效益,严重忽略了煤矿开采过程对劳动者、农耕田、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资源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是解决煤炭开采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实现绿色开采需综合研究和解决经济与技术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张增志  侯亮  张大伟 《功能材料》2011,42(3):391-394
提出了一种用于荒漠化地区固沙植草的新材料技术.以OP-10、吐温20和吐温80为乳化剂对可完全降解的废弃植物油乳化,然后对取自荒漠化地区流沙下层的细土质憎水改性,最后配以草籽,混合均匀制成土质憎水改性固沙植草材料.通过对该材料进行水分蒸发测试、模拟植草试验、显微分析、热分析和孔径-孔容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透气保水功...  相似文献   
57.
纤维素醚的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纤维素醚掺量时,自然养护条件下,砂浆的扫描电镜微观结构,以及荧光显微观察下,纤维素醚的失水固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无外来水条件下,纤维素醚可显著提高砂浆的水化程度,随着纤维素醚掺量的增加,砂浆水化程度提高;将纤维素醚进行荧光染色处理,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素醚的失水固化过程。其作用机理为:溶解后吸附大量水分...  相似文献   
58.
本文主要研究在硝酸钙、碳酸钠以及两者复掺情况下,对干粉砂浆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硝酸钙和碳酸钠单掺时,随着掺量的增加,干粉砂浆保水率呈下降趋势,凝结时间缩短,干粉砂浆3d强度提高,28d强度呈下降趋势;两者复掺时,凝结时间最大可缩短到140min,3d和7d强度略有提高,28d强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9.
采用钠基膨润土、纤维素醚、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和有机添加剂A成功的制备了HLJ-1型干混砂浆保水增稠剂,并对其对干混砂浆性能影响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其对于干混砂浆具有良好的强度及保水增稠性能,可完全满足砌筑及抹灰工程所需干混砂浆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60.
针对极薄阻隔层条件下保水采煤难题,提出一种壁式布置、负压通风和全采充填的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技术.该技术将壁式体系采煤法和房式连续快速采煤法相融合,建立了"多支巷布置、采充并行"的开采模式,将充填材料密实充入始终受到保护的采场支巷约束空间内,在能满足保护浅表生态水资源或维持含水层稳定性的同时,高效采出极薄阻隔层条件下的煤炭资源.开采块段按正常壁式采煤工作面布置回采巷道,设置2个及以上安全出口,并形成负压通风系统.按照旺格维利式布置采场支巷,对采场支巷进行多阶段间隔开采,块段内始终保持一条或多条采场支巷采煤与充填同时作业的高效开采模式,直至开采并充填完毕所有采场支巷.为了提高采煤效率,研发了高强度、大排距和低成本的大断面采场支巷快速支护技术,研制了以工业固体废渣为基础的多元化高水膨胀充填材料,发明了内置排气管的受约束空间内充填材料主动密实接顶技术,并结合快速采煤与连续运输技术,形成了"采装运支充"一体化高效采煤工艺及作业线.建立了基于壁式连采连充的覆岩变形结构力学模型,得出了包括隔水层在内的采场上覆各岩层变形计算公式,确定了能够保证安全开采的采场支巷最大空巷数目、最大滞后充填距离等关键开采参数.研究成果在煤矿现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实现了极薄阻隔层条件下水资源保护性采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