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40篇
化学工业   4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29篇
矿业工程   31篇
能源动力   14篇
轻工业   32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62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川西须家河组泥页岩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叶军  曾华盛 《天然气工业》2008,28(12):18-25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具备泥页岩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其泥页岩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成熟到过成熟,概略计算资源量为8.4×1012 ~33.5×1012m3,为第四次全国资源评价同一地区常规天然气聚集资源量的3.8~15.3倍,川西坳陷泥页岩气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有望成为该区天然气资源接替的新类型。目前在对上三叠统的钻探中,须家河组泥页岩普遍表现出超高压和活跃的气显示,在砂、泥岩频繁互层段已经获得工业气流。川西致密砂岩气藏勘探技术可直接为泥页岩气勘探服务,同时还需要发展钻探深层泥页岩气藏的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和泥页岩储层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62.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DR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属于深层陆相致密碎屑岩气藏,具有致密、低孔低渗、薄层交互、多层叠置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勘探成功率低、效益差。为此,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须家河组气藏含气性检测技术应用研究,形成了基于地震波散射理论的DR(Dynamic Register,动态频谱能量异常)含气性检测技术,DR值大,说明地震资料的主频衰减率高、速度异常大,储集层可能富含天然气。该技术在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含气砂岩储集层具有DR值高异常特征。但在实际应用DR含气性检测技术时,要注意储集层厚度不能太小,一般需大于地震剖面上能够分辨的最小储集层厚度,否则就会出现假DR值高异常现象。图2参10  相似文献   
63.
川西侏罗系蓬莱镇组气藏属于浅层低渗砂岩气藏,其储层特征和损害机理在国内同类气藏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文章通过现代岩心分析手段和系列模拟实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评价了其储层损害机理和损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蓬莱镇组气藏主要损害机理为水锁损害,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碱敏性、水敏性和裂缝应力敏感性,钻井完井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作液滤液水锁和固相侵入损害。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储层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4.
川西坳陷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推覆带东侧前陆坳陷—斜坡部位。在坳陷中已发现的天然气田主要分布在上三叠统至下白垩统陆相碎屑岩地层之中。在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地震反射波属性分析和联井反演储层标定、地震波属性提取分析、储层三维可视化雕刻及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储层参数建模反演、地质随机建模反演等方法的应用对气田的发现和气藏的描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李满树 《石油物探》1998,37(1):122-128
在综合物化探勘探油气藏中,电法的应用得到了重视。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应用激电法寻找油气藏的概况,概述了川西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性,介绍了激电法在川西油气田上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影响测区激电法勘探效果的主要原因,最后指出了激电法寻找油气藏的局限性,以及为了进一步提高激电找油气的效果,在激电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川西地区宽方位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川西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储层埋藏深,超致密,且具有很强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等特点.通过对以往束状和砖块状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满足P波各向异性分析的宽方位三维采集技术。该采集技术较之常规束状、砖块状采集技术,在各个方位角上的炮检距和覆盖次数分布更加合理。将宽方位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应用于川西某地区,得到了品质较好的地震资料。同时,P波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结果与断裂展布及构造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7.
川西坳陷异常地层压力的研究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本文认为,高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机理具有3种基本类型,即单相流的异常地层压力(时间变化的函数)、常规圈闭条件下两相流的异常地层压力(与时间变化无关但其分布具有局限性)以及致密储层条件下两相流的异常地层压力(与时间因素无关且表现为区域性特点)。川西坳陷三叠系和侏罗系地层严重致密化,生烃过程对地层增压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现今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流体在储层孔隙中的流动方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能量交换,取决于致密储层条件对已形成高异常地层压力的封闭保存过程,因此川西坳陷现今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在原始动力类型上具有多因素复合性,研究表明,异常地层压力分布与天然气聚集之间具有复杂关系,高异常地层压力往往是天然气分布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68.
1990年4月7日,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亚洲一号”卫星,是我国首次承担国际商用卫星的发射服务。为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国防科工委和广播电影电视部上报中央军委、国务院,批准在卫星发射现场进行电视现场直播。西昌地处四川西部的边远山区,远离撒波千线,当时省内的电栅撒波传输线路也尚未沟通。卫星发射中心还在远离西昌市区的地区。为解决信号传送到北京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川西地区南部须家河组测井储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地区南部须家河组储层,属于非常规特低孔低渗致密砂岩。通过分析岩电特征,总结出了一套特殊岩性测井识别方法,认为含炭砂岩可能为储层,而灰质胶结砂岩和岩屑砂岩对储层不利。一般以孔隙度下限划分储层段,其裂缝发育程度是储层划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0.
盆地模拟是建立在油气地质的物理、化学原理上,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时空框架下的盆地结构、沉积充填和油气生排运聚的演化,从而给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TSM盆地模拟是在"3T-4S-4M"盆地研究工作程式指导下研发的在原型约束下的确定性数值模拟软件系统。系统强调以盆地原型并列与迭加分析为先导,采用确定性的油气响应模拟模块,合理计算埋藏史、热史、生烃史、运聚史等结果,通过结果分析得到合理的油气资源量和分布。通过四川盆地川西坳陷的模拟应用,揭示了晚三叠世以来陆缘拗陷盆地原型到前渊盆地原型的环境变化,以及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发育、分布、演化特征和动态生排烃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侏罗纪拗陷原型沉降演化是导致不同段生排烃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中-晚侏罗世最终定型的结构控制了天然气的运聚,形成了孝泉-丰谷、安县-鸭子河-大邑2个有利的资源聚集区。模拟结果表达了盆地原型迭加的控烃、控藏过程;表明TSM盆地模拟可动态揭示"原型控源、迭加控藏"的油气演化过程,通过与已知的拟合,最终实现预测未知油气的功能,是油气勘探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