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46篇
  免费   2429篇
  国内免费   548篇
电工技术   2655篇
综合类   1536篇
化学工业   9543篇
金属工艺   760篇
机械仪表   446篇
建筑科学   1054篇
矿业工程   10886篇
能源动力   1493篇
轻工业   609篇
水利工程   154篇
石油天然气   3163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3篇
冶金工业   4979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243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811篇
  2022年   939篇
  2021年   1170篇
  2020年   1142篇
  2019年   1072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822篇
  2016年   1063篇
  2015年   1197篇
  2014年   2154篇
  2013年   1693篇
  2012年   1951篇
  2011年   1944篇
  2010年   1812篇
  2009年   1951篇
  2008年   1786篇
  2007年   1581篇
  2006年   1501篇
  2005年   1387篇
  2004年   1274篇
  2003年   1195篇
  2002年   1101篇
  2001年   966篇
  2000年   915篇
  1999年   733篇
  1998年   741篇
  1997年   676篇
  1996年   677篇
  1995年   489篇
  1994年   482篇
  1993年   364篇
  1992年   449篇
  1991年   448篇
  1990年   382篇
  1989年   42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流程工业》2003,(5):16-17
催化技术和催化过程的进展在ACHEMA2003上被视为重要的话题。因为催化剂是典型的反应加速剂,所以被称为化学过程的马达。在展览会以及在此期间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对催化剂的最新进展进行大量的讨论。  相似文献   
22.
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器外预硫化型加氢催化剂MoNiP/γ-Al2O3的加氢脱硫初始活性及其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使用不同配方的硫化剂,在反应温度160℃、浸渍温度160℃、浸渍时间4h、氮气热处理温度300℃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较好,部分可以达到器内预硫化催化剂的效果,但其加氢活性稍弱;二苯并噻吩在器内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反应的历程类似,但是对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而言,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主要依赖于氢解历程。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储存稳定性较好,长期储存后仍可以维持较高的HDS活性。  相似文献   
23.
FCC汽油光催化氧化脱硫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光催化氧化与液液萃取同时进行的方法,考察了光敏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用量、pH值、双氧水体积分数和反应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源为主波长365nm的300W中压汞灯,双氧水体积分数为25%,FCC汽油与双氧水体积比为1:3,总体积为120mL,加入0.20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7000r/min高速均质5min,pH值为4,光照10h的实验条件下,FCC汽油脱硫率可达91.20%;脱硫后的双氧水及光敏剂可以重复使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4.
25.
磷酸酯类离子液体在燃油深度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冯婕  李春喜  孟洪  王子镐 《石油化工》2006,35(3):272-276
研究了3种磷酸酯类离子液体,即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MM im]DM P)、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EM im]DEP)和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丁酯盐([BM im]DBP)的制备过程,考察了这3种磷酸酯类离子液体对模型油中3-甲基噻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脱除效果及磷酸酯类离子液体的电化学再生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磷酸酯类离子液体的脱硫能力强弱顺序为:[EM im]DEP>[BM im]DBP[MM im]DM P;且对二苯并噻吩的脱除效果最好,对苯并噻吩的脱除效果次之,对3-甲基噻吩的脱除效果较差。以[EM im]DEP为萃取剂,油剂质量比为1∶1时,经5次萃取后,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可达到99.5%。利用电解法对[EM im]DEP进行了再生,在5~10V电压下电解10h,[EM im]DEP的脱硫率可以达到新鲜[EM im]DEP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26.
催化裂化汽油光化学氧化脱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地顺  李发堂  刘文丽 《石油化工》2006,35(10):963-966
以水为萃取剂、空气中的O2为氧化剂、500W高压汞灯为紫外光光源,研究了催化裂化(FCC)汽油光化学氧化反应的机理和氧化产物,考察了反应条件对FCC汽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CC汽油中的极性含硫化合物首先部分溶于水相中,然后在水相中被氧化。在空气通入量为150mL/min、水与FCC汽油的体积比为1.0的条件下,反应5h后FCC汽油脱硫率达40.6%,加入0.45g4A分子筛作为O2的吸附剂后FCC汽油脱硫率提高到70.2%。FCC汽油的光化学氧化反应为一级动力学反应,加入4A分子筛时的反应速率常数为0.217 4h-1,半衰期为3.18h。FCC汽油光化学氧化反应的主要产物为亚砜和砜,并进一步生成CO2、草酸、SO24-等。  相似文献   
27.
常华  周理  苏伟 《天然气工业》2006,26(8):138-140
理想的脱硫工艺应满足体积小、费用低、净化度高、无二次污染等要求。在碱性溶液吸收微量硫化氢时同步进行电解,可有效减小设备体积,并将硫化氢转变为氢气和硫磺,不产生恶性气味。为此,实验研究了温度、浓度、电流密度、pH值等因素对电解阳极过程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电解条件,并在该条件下进行了吸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电解条件下,硫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天然气中经变压吸附提浓的硫化氢(800 mg/m3),吸收率大于99.9%。  相似文献   
28.
氨精制装置运行问题分析及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氨精制装置存在的运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包括在分凝器脱液管线上新增隔离阀门、更换三级冷凝冷却器、更换氨压缩机及采用低温结晶脱硫工艺等。改造后装置运行结果表明:三级分凝器出口温度由70℃降至小于35℃,压缩机吸气量由5 m3/m in提高至74 m3/m in,原料酸性水中硫化氢质量分数下降45.5%,氨质量分数下降55.5%,净化水合格率达100%,氨精制塔塔顶温度下降5~20℃,液氨中氨质量分数由97.05%上升至99.60%,液氨产量达0.125 t/h,实现了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29.
玉甜 《浙江化工》2003,34(7):36-36
到7月2日下午3时,浙江钱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机组脱硫工程顺利完成了连续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这是浙江省第一套自主设计、当前国产化程度最高的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该项目的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大型烟气脱硫工程国产化目标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0.
分析了我国典型炼油厂FCC汽油硫含量和烯烃含量的变化情况,将MIP汽油[采用多产异构烷烃FCC工艺(Maximizing Iso-Paraffins)生产的汽油],与常规FCC汽油的性质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用OCT-M技术(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对MIP汽油进行深度加氢脱硫的研究情况,包括加工方案的比较、反应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OCT-M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可以将烯烃体积分数为31%的MIP汽油的硫质量分数由664 μg/g降低到50 μg/g以下,研究法辛烷值损失0.7~1.7,OCT-M技术能够为我国炼油厂由MIP汽油生产符合欧Ⅳ标准的清洁汽油提供灵活、经济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