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塔里木盆地TZ30井中上奥陶统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岩心观察和其他资料的综合研究,在塔里木盆地TZ30井中上奥陶统中鉴别出内潮汐沉积。TZ30井折中上奥陶统厚627m,主要由深灰色含笔石页岩组成。其中夹有3个发育砂级碎屑岩和颗粒石灰岩的层段。  相似文献   
22.
人工岛地基通常以深厚的海相沉积土为主,过大的工后沉降会对人工岛的使用产生不利影响.针对大连海相沉积土原状样,采用一维蠕变试验对黏性土的蠕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蠕变试验结果,建立了可以考虑沉积土主、次固结效应的经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沉积土具有典型的非线性蠕变特性.随固结压力的增加,土体应变随之增大,稳定时间越长,主次固结分界点越不明显.沉积土属中等次压缩性土,次固结系数随固结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次固结系数与压缩指数的比值介于0.052~0.065之间,与Mesri结论相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新建模型适用于描述大连海相沉积土的蠕变特性.  相似文献   
23.
从数据分析入手,对日照市第四系地区的沉积特点及勘察特点进行定性论述,并提出了一定的地区勘察经验。  相似文献   
24.
2009年3月20日下午,海南国土环境资源厅在海口举行万宁市保定海锆钛砂矿采矿权挂牌出让报价仪式,海南泰鑫矿业有限公司以4亿元竞得保定海锆钛砂矿采矿权。据了解,保定海锆钛砂矿是海南迄今探明的最大滨海、浅海相沉积的大型锆英石、钛铁矿砂矿床。  相似文献   
25.
本文作者通过两个工程实例的介绍,阐述了预应力管桩技术在典型海相沉积地基中的探索性应用,以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6.
中上扬子区海相沉积烃源研究(之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7.
为探明海相沉积环境与沉积层序对页岩储层含气性的影响,通过岩石手标本研究、化石研究、岩芯薄片观察、测井小波分析、地化测试、储层特征测试等手段,以黔浅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探究沉积环境与页岩储层含气性的关系与影响。研究表明:黔浅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3个三级层序,通过测井小波分析,结合岩石学特征、地化特征、化石特征,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5个中期旋回A—E及11个笔石带;旋回A对应五峰组页岩储层,有机质及矿物富集受沉积环境滞留闭塞程度影响,有机质丰度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对应笔石带WF1-5;旋回B对应龙马溪组底部页岩储层,沉积构造发育、有机质及矿物富集受益于水体快速加深的沉积条件,与旋回A共同构成黔浅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层系的优质页岩储层段,对应笔石带LM1-3;旋回C对应龙马溪组下部储层,水体深度相对变浅,扰动增强,使有机质及纳米孔隙系统发育变差,储层质量显著下降;旋回D—E对应龙马溪组中—上部,水体进一步变浅,沉积构造与矿物组分发生显著变化。在沉积环境的控制下,储层物质组分、微观结构与物性特征存在显著的非均质性,使不同层段具有不同的生气能力、储气能力、"憋"气(自封)能力,进而影响了页岩储层的含气性。  相似文献   
28.
29.
从成油气背景分析,南方具“台缘型”和“台内型”两个含油气领域,前者位于扬子地台南、北台缘晚震旦仓至早奥陶世斜坡带及南盘江坳陷晚古生代孤立台地(群)边缘;后者为扬子本部下古生界及除南盘江坳陷以外的上古生界分布区。“台缘型”区是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区,但其地质构造复杂,对其认识尚肤浅,技术手段也还不适应,只能作为中、长期目标考虑。“台内型“区油源条件不如”台缘型“区充裕,具形成中、小型油气田条件,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