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8篇
电工技术   23篇
综合类   79篇
化学工业   156篇
金属工艺   616篇
机械仪表   182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34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1篇
冶金工业   209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1.
45钢表面激光熔覆WC/Co金属陶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传忠  雷廷权 《陶瓷学报》1998,19(3):137-143
研究了45钢表面WC/Co金属陶瓷激光熔覆层的组织、界面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了激光熔覆层中涂层元素和硬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激光熔覆使WC/Co等离子喷涂层的片层状组织特征消除,形成了连续致密的熔覆层;由于涂层中不同部位的成分。温度分布及冷速不同使初生相呈树枝状、多边形块状、花瓣状、条状及颗粒状等几种形态;实现了涂层与基体间的冶金结合,结合带宽度约3-5μp;涂层硬度达1794HV0.1。  相似文献   
112.
合金组成对TiC基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TiC基金属陶瓷合金(TiC-WC-Ni-Co-Mo-Cr3C2)成分变化对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合金性能最大的合金成分是钼,其次是镍、钴的相对含量,硬质相成分变化影响不大.加入Mo,在硬质相外缘可以形成固溶体(Ti,Mo,W)C环形相结构,有利于提高液相对固相的润湿性,有利于烧结致密化和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还可以降低孔隙率和细化晶粒,有利于合金硬度的提高,但环形相的厚度随Mo含量增加而变厚,这会对合金的强度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3.
《硬质合金》2015,(5):294-299
以铜基合金为钎料,通过真空钎焊方法获得Ti(C,N)基金属陶瓷与45钢牢固接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研究了主要钎焊工艺参数对钎焊接头剪切强度、显微组织和界面处各元素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接头的剪切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当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为1 060℃和10 min时,钎料与母材中的元素在界面处发生较剧烈扩散,并形成适当厚度的扩散层,界面产物从45钢一侧到Ti(C,N)基金属陶瓷一侧依次为(Fe,Ni)固溶体、Cu Mn Zn金属间化合物、(Cu,Ni)固溶体和Ti(C,N),此时,接头达到最高剪切强度195.3 MPa。  相似文献   
114.
利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氧化铝-铝金属陶瓷材料,研究其烧结工艺对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从700℃逐渐升到1000℃且保温1 h的条件下,Al2O3/Al金属陶瓷的显微结构致密化程度逐渐降低,硬度逐渐降低,电阻率逐渐升高。在显微结构中颗粒呈连续分布且较大的为金属Al,颗粒呈不连续分布较且细小的为Al2O3。在700℃温度下,随保温时间延长,其显微结构组织越致密,硬度越高,电阻率越低。在700℃烧结3 h制备得到25 mass%Al2O3/Al金属陶瓷,其显微结构致密化程度较高,硬度为2203 HV,电阻率为0.0159Ω·m。  相似文献   
115.
本文阐述了热等静压技术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两种不同工艺路线及各自的技术特点。同时,综述了热等静压技术在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及研究。  相似文献   
116.
森章司 《工具技术》2014,(6):I0005-I0005
<正>超硬合金以其优越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塑性加工工具中,其主要成分为钨、钴等稀有金属,因此价格昂贵。为了实现超硬合金中稀有金属的再利用和有效利用可延长工具寿命的材料,黛杰积极开发不含稀有金属的新型硬质合金材料,由钛系复合硬质合金制成的新型合金材料——金属陶瓷CT500系  相似文献   
117.
金属陶瓷刀具为例,从刃口钝化形状、刃口钝化工艺等方面进行试验分析,并对钝化后如何保证齿形精度进行实验研究,最终得到合理的钝化参数和钝化工艺,提高金属陶瓷成形刀具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18.
添加适量La2O3,采用自配的熔覆材料在ZL108表面激光熔覆制备了Ni基WC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对熔覆层进行了显微组织和能谱分析、显微硬度测量以及室温下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处理时添加适量La2O3获得的Ni基WC金属陶瓷增强涂层无裂纹,组织细小,致密,WC颗粒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室温下熔覆层的磨损主要为显微切削和粘着磨损,干摩擦磨损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19.
金属陶瓷物理性能与材料组分和空间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其组成相的形态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基于渗流理论和分形理论,通过对材料微观结构图像的二值化处理进行导通相分形维数计算,建立分形维数与导通相微观形貌、渗流临界指数之间的定量表征,研究Mo-ZrO2金属陶瓷全组分范围内材料微观结构与电导率和热导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导通相面积分形维数随着Mo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电导率与分形维数遵循渗流转变特征。采用通用有效介质(GEM)方程建立基于导通相分形维数的金属陶瓷电导率和热导率模型,实现材料微观组织定量分析结果与金属陶瓷的渗流模型相结合,有效预测材料宏观物理性质的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20.
赵素  孙会  祝林  张立 《热加工工艺》2014,(14):123-126
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结晶器铜板表面喷涂Cr3C2-25NiCr涂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涂层孔隙率的影响,并对涂层的表面、截面形貌和粉末及涂层的相组成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喷涂过程中,Cr3C2-25NiCr涂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解和氧化,而且喷涂距离对孔隙率的影响最大。本试验获得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氧气流量900L/min,煤油流量6.0g/h,喷涂距离375mm,涂层厚度0.4mm,经过工艺优化后制备的Cr3C2-25NiCr涂层组织均匀致密,与基材结合良好,孔隙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