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47篇
  免费   5163篇
  国内免费   2051篇
电工技术   877篇
综合类   3264篇
化学工业   17264篇
金属工艺   7000篇
机械仪表   3053篇
建筑科学   2098篇
矿业工程   757篇
能源动力   204篇
轻工业   1929篇
水利工程   159篇
石油天然气   464篇
武器工业   990篇
无线电   11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307篇
冶金工业   1615篇
原子能技术   91篇
自动化技术   396篇
  2024年   363篇
  2023年   1491篇
  2022年   1339篇
  2021年   1628篇
  2020年   1449篇
  2019年   1563篇
  2018年   973篇
  2017年   1260篇
  2016年   1378篇
  2015年   1566篇
  2014年   2995篇
  2013年   2331篇
  2012年   2859篇
  2011年   2900篇
  2010年   2517篇
  2009年   2769篇
  2008年   2854篇
  2007年   2775篇
  2006年   2473篇
  2005年   2418篇
  2004年   2156篇
  2003年   1887篇
  2002年   1584篇
  2001年   1497篇
  2000年   1314篇
  1999年   1023篇
  1998年   1060篇
  1997年   873篇
  1996年   833篇
  1995年   765篇
  1994年   637篇
  1993年   534篇
  1992年   509篇
  1991年   377篇
  1990年   356篇
  1989年   28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用四点弯曲试验对掺有氧化镁膨胀剂(MEA)的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试件(SHCC-MEA)加载诱导产生裂缝,通过在不同养护时间测量其裂缝宽度以及毛细吸水量,研究了干燥(RH 50%)、水雾(RH 95%)、水(Tap water)以及饱和氢氧化钙溶液(Sat. Ca(OH)_2) 4种养护环境对其裂缝自愈合的影响,并通过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SEM-EDS)对愈合产物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镁膨胀剂的加入有效提高了SHCC裂缝愈合能力,在水雾环境下有明显效果;水分是裂缝自愈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即使掺有氧化镁膨胀剂,干燥环境下的愈合效果依然很差;相比于对照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环境下的SHCC-MEA试验组的裂缝愈合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32.
33.
王帅培  王栋 《机械研究与应用》2020,33(1):133-135,141
建立了无人机复合材料尾翼结构的分析和优化模型,在结构初始尺寸的基础上,首先以复合材料失效因子和金属结构许用应力为约束,开展了以结构质量最小为目标,以各部件厚度为设计变量的优化设计。在尺寸优化结果的基础上,采用等效弯曲刚度法优化得到了层合板的最优铺层顺序。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尾翼的结构质量明显降低,静力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4.
正授权公告号:CN 105968658B授权公告日:2018年5月1日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发明人:聂福德、曾贵玉、林聪妹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氟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1步:将石墨烯置于乙酸乙酯中超声分散得到石墨烯分散液;第2步:将氟橡胶加入石墨烯分散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第3步:将混合液在搅拌下加热回流,再在75~85℃下冷凝回流,得到石墨烯/氟橡胶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结构均匀,分散性好,且制备过程简单,材料易得,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35.
36.
储能设备能解决清洁能源利用、转换和储存等关键问题,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和移动通讯等领域,促进了储能材料的发展。氧化钴由于其较高的理论容量而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氧化钴及其复合材料在储能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各种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化学性能进行归纳和探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7.
采用一步还原法制备Cu@rG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Cu@rGO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以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其在NaBH4作用下的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原料配比rGO:Cu=1:3时,制备的Cu@rGO复合材料中纳米铜呈类球型颗粒,具有极小的纳米尺寸(2.10nm)且粒径分布窄,染料降解实验表明rGO:Cu=1:3的Cu@rGO纳米复合材料对RhB催化降解效果显著,且经过6次循环使用后,其催化活性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8.
图闻     
《纺织科学研究》2020,(4):14-15
洋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制成的车门日前,聚合物生产商科思创宣布与日本丰田纺织展开合作,共同为丰田汽车旗下全新的电动概念车LQ开发新型聚氨酯复合材料。该材料结合了科思创先进的Baypreg■F NF技术和丰田纺织在洋麻纤维领域的专业知识,提供了一款轻质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新产品被用于生产丰田LQ的汽车门板,这也是丰田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在其车型上使用这款材料。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铅硼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屏蔽仿真比较了密度及碳化硼(B4C)含量对屏蔽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比较了B4C含量对屏蔽性能、弯曲强度及冲击强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聚乙烯/铅硼复合材料密度升高,快中子屏蔽性能下降,热中子屏蔽性能和γ屏蔽性能提高;保持聚乙烯/铅硼复合材料密度不变,随B4C含量的提高,中子屏蔽性能提高而γ屏蔽性能下降;实验数据表明,随B4C含量的升高,高密度聚乙烯/铅硼材料的快中子屏蔽性能、热中子屏蔽性能升高,γ屏蔽系数下降,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明显,屏蔽性能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规律性相符;综合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表明,含B4C 2 %左右的高密度聚乙烯/铅硼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较好的屏蔽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推进,人们愈发的重视到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复合材料的使用优势,由此,针对符合材料检测的无损检测技术也愈发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由此,本文针对现阶段实际应用环节常见于复合材料检测环节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从而探究其使用价值同时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帮助我国复合材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