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6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341篇
电工技术   81篇
综合类   251篇
化学工业   708篇
金属工艺   2081篇
机械仪表   359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101篇
能源动力   140篇
轻工业   90篇
水利工程   26篇
石油天然气   187篇
武器工业   43篇
无线电   2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45篇
冶金工业   679篇
原子能技术   74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综述了一类新型的固态结晶性多孔功能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OFs),其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孔径可调性,以及丰富的活性位点、特殊的半导体结构和高水稳定性,已在水环境修复研究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MOFs材料在水中染料、重金属Cr(Ⅵ)离子去除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印染废水的自身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剖析。  相似文献   
992.
X65钢和3Cr钢作为海底管道用钢抗CO2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油气输送管道典型腐蚀环境,研究X65钢和3Cr钢作为海底管道用钢的抗CO2腐蚀性能.在温和腐蚀环境,X65钢与3Cr钢的平均腐蚀速率均较低,使用X65钢是安全的.随着温度和CO2分压提高,与X65钢相比3Cr钢表现出更优越的抗CO2腐蚀性能:在中等腐蚀环境3Cr钢平均腐蚀速率较X65钢大幅降低,在中等和苛刻腐蚀环境3Cr钢可有效抑制局部腐蚀的发生;在这样的腐蚀条件下,3Cr钢作为海底管道用钢较X65钢安全.3Cr钢较X65钢抗CO2腐蚀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表面形成了富Cr的腐蚀产物膜,结构致密,对基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Cr/Cu/Al/Cr薄膜电极的防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Al作为Cu导电层的主要防氧化保护层,在普通浮法玻璃上利用磁控溅射和湿法刻蚀技术制备Cr/Cu/Al/Cr复合薄膜及其电极,研究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复合薄膜及其电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由于有Al层作为保护层,在热处理过程中,Al先与穿过Cr保护层的氧进行反应,从而可以更有效地保护Cu膜层在较高的温度下不被氧化,所制备的薄膜在经过600℃的热处理之后仍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而对于Cr/Cu/Al/Cr电极,侧面裸露的金属层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氧化是其导电性能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退火温度超过500℃之后,电极侧面裸露部分的氧化范围不断往电极的中间扩散,导致了薄膜电极导电性能显著恶化。虽然如此,Cr/Cu/Al/Cr薄膜电极在430℃附近仍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电阻率为7.3×10-8Ω.m,符合FED薄膜电极的要求。以此薄膜电极构建FED显示屏,通过发光亮度均匀性的测试验证了Cr/Cu/Al/Cr电极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和光刻工艺制备了Cr/Cu/Ag/Cu/Cr复合薄膜及其电极,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对复合薄膜和电极结构、表面形貌和电性能的影响。Ag层与最外层的Cr层之间的Cu层不仅增强了Cr和Ag之间的粘附力,而且起到了牺牲层和氧气阻挡层的作用;Cr和Cu对Ag的双重保护使得薄膜电极在温度小于500℃时电阻率保持较为稳定,约为3.0×10-8~4.2×10-8Ω·m之间。然而由于电极表面氧化和边沿氧化的共同作用,薄膜电极的电阻率在热处理温度超过575℃出现了显著的上升。尽管如此,Cr/Cu/Ag/Cu/Cr薄膜电极仍然是一种能够承受高温热处理并且保持较低电阻率的新型电极,满足场发射平板显示器封接过程中的热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995.
Radiation damage may modify the segregation state and phase separation conditions in Fe-Cr alloys with compositions and temperatures of technological interest. We use Metropolis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to study segregation effects at the best stable variant of the Σ = 5 (2 1 0) grain boundary, in the 5-10 at.% range of Cr composition. The role of irradiation induced vacancies in segregation is discussed. At a low Cr composition, an oscillatory Cr segregation profile is evidence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oundary.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Cr ordering is observed close to the boundary.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uch ordering and local stress is discussed. The binding energy of vacancies to specific sites of the grain boundary is found to be positive and the interplay between Cr segregation and the clustering of vacancies at the boundary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6.
杨吉春  刘南 《特殊钢》2011,32(4):50-52
Cr12N合金(%:2.03~2.26C、0.16~0.33Si、0.29~0.37Mn、11.86~11.96Cr、0.09~0.28N)由10kg真空感应炉熔炼并通过充氮和加氮化硅进行N合金化。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将不同N含量的Cr12N合金在真空下以10℃/s加热至1180℃3min,再以10℃/s冷却至1100~900℃20s,以1~102s-1进行30%压缩变形,得出真应力-应变曲线和氮对该合金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抑制合金动态再结晶发生,Cr12N合金在高温变形时,动态回复是最主要的软化机制;与0.09%N合金和0.28%N合金比较,0.18%N合金具有较高的峰值应力和屈服应力,回复激活能最低。  相似文献   
997.
针对酸性萃取剂负载的Cr(Ⅲ)高酸难反萃、反萃不完全的问题,根据不同酸度条件下Cr(Ⅲ)与OH-络合形态的差别,进行了碱作为反萃取剂从负载Cr(Ⅲ)的酸性萃取剂中回收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碱反萃取P204负载有机相时的优化条件为0.5 mol/L氢氧化钠、相比为1、常温、反萃取反应为10 min,经四级逆流反萃取,反萃取率达到98.3%;碱反萃取P507负载有机相时的优化条件为2 mol/L氢氧化钠、相比为1、常温、反萃取反应为20 min,经四级逆流反萃取,反萃取率达到98.8%.  相似文献   
998.
针对N4/1Cr18Ni9Ti复合板的特殊使用要求,通过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基层,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复层的焊接工艺,完成了冶炼坩埚的焊接制造,提高了焊接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9.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TiC particle‐reinforced 2Cr13 stainless steels prepared by in situ reaction and electroslag remelting (ESR) was investigated using potentiodynamic polarisation measurements and immersion tests. The addition of TiC particles to 2Cr13 stainless steel impeded rapid pit propagation but maintained a high corrosion rate in the whole immersion time investigated. The TiC addition developed finer matrix structure, the formation of Cr‐rich carbides and high dislocation density around the TiC particles before corrosion, which results in an increasing corrosion rate and preferential pitting attack at the steel matrix/TiC interface. Although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2Cr13 stainless steel is sharply decreased due to TiC addition, it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ESR process.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more uniform distribution and smaller size of TiC particles, the increase of value of χ in TiCχ and the elimination of the porosity in TiC particle‐reinforced 2Cr13 stainless steel after the ESR process.  相似文献   
1000.
为增强30CrMnSiA钢的耐磨与防腐性能,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WC-10Co4Cr防护涂层,并与传统硬铬镀层进行性能对比。扫描电镜观察显示,WC-10Co4Cr涂层孔隙率低,结构均匀致密。显微硬度与摩擦磨损测试表明,WC-10Co4Cr涂层较硬铬镀层硬度提高了1.4倍,耐磨性提高4倍以上;耐蚀性测试表明,WC-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