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04篇
  免费   2781篇
  国内免费   865篇
电工技术   7479篇
综合类   1422篇
化学工业   2525篇
金属工艺   676篇
机械仪表   773篇
建筑科学   1054篇
矿业工程   1038篇
能源动力   736篇
轻工业   119篇
水利工程   182篇
石油天然气   163篇
武器工业   49篇
无线电   24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9篇
冶金工业   5050篇
原子能技术   96篇
自动化技术   1013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650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775篇
  2019年   541篇
  2018年   520篇
  2017年   871篇
  2016年   985篇
  2015年   1002篇
  2014年   1532篇
  2013年   1149篇
  2012年   1706篇
  2011年   1802篇
  2010年   1344篇
  2009年   1261篇
  2008年   1214篇
  2007年   1511篇
  2006年   1438篇
  2005年   1133篇
  2004年   886篇
  2003年   736篇
  2002年   607篇
  2001年   549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通过分析冲渣循环水系统历史运行参数和检查割管垢样,得出冲渣循环水系统出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冷渣水管和冲洗水管结垢严重。分析得到垢的主要成分为钙镁垢,清洗采用HCl+缓蚀剂+渗透剂。清洗后,冷渣水管和冲洗水管管壁洁净,冷渣水泵出口压力由0.80 MPa降至0.65 MPa,工作电流由70 A上升至89 A,系统恢复了出力,达到预期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942.
2014年JTC公司投产建成一条处理80万t/a钢渣微粉生产线,原料为当地炼钢厂外排的一种转炉钢渣。为节省投资,经多方论证,该公司利用原有的两台球磨机组成了分段粉磨、过程分选和精粉回路除铁的双闭路粉磨工艺。该项目已取得成功实践,为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3.
高建荣  王奎 《水泥工程》2016,29(5):8-10
选用两种钢渣配料生产水泥熟料,在生产试验中优选出两种钢渣的最佳配料方案,分析了钢渣对熟料煅烧过程、物理性能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中铁含量20%时,钢渣可作为铁质校正原料,三率值最佳取值,KH为0.91~0.93,SM为2.5~2.7,IM为1.5~1.6;钢渣配料,熟料煅烧生产状况良好,能明显提高熟料的产量,提高熟料的强度,降低熟料烧成煤耗,且碱度大的钢渣,熟料C_3S含量较高,煤耗降低也较多。  相似文献   
944.
在矿渣粉磨过程中添加助磨剂是增加其比表面积、提高其活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常用的助磨剂大多是针对矿渣水泥的助磨剂,对于矿渣的单独粉磨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试验提供了一种针对矿渣微粉的助磨剂HY-KF,能够改善矿渣的易磨性,同时可以提高矿渣微粉的活性。应用于工业生产中,HY-KF矿渣微粉助磨剂能使水泥中矿渣的掺量最高达到70%,并且能提高水泥强度,同时可以降低水泥的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5.
为降低流线曲率所造成的能量损失、提高液力变矩器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完全基于圆弧与直线的液力变矩器三维流线设计法.推导了三维流线方程和数值计算公式,开发了相关程序,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完全基于圆弧与直线的液力变矩器三维流线设计法具有下列优点:第一,三维流线的曲率半径达到最大且保持不变,这就大大降低了流线曲率所造成的能量损失;第二,由于内环侧的流线曲率半径较小,出口段设计成一段直线,有利于降低出流偏离角,可以降低出流偏离造成的能量损失.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液力变矩器效率可以达到最大值.此外,按照该方法设计的叶片弯扭程度比较小,且叶片仅有二维曲率,便于制造.  相似文献   
946.
The variation in arc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 of metal transfer with the change in pulse parameters has been studied by high speed video camera during pulse current flux cored arc weld deposi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imilar nature has also been carried out during flux-cored arc weld deposition in globular and spray transfer modes. The effect of pulse parameters has been studied by considering their mean current and arc voltage. The arc characteristics studied by its root diameter, projected diameter and length, and the behavior of metal transfer noted by the metal transfer model and the droplet diameter have been found to vary significantly with the pulse parameters. The observation may help in understanding the arc characteristics with respect to the variation in pulse parameters which may be beneficial in using pulse current FCAW to produce desired weld quality.  相似文献   
947.
针对某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内部复杂的黏性流动状况,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进行了流场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了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不同工况的转折点的判定,并计算了高转速工况第一涡轮空转转速。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对双涡轮变矩器的原始特性进行了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可准确对双涡轮变矩器进行相转换点的判定以及进行双涡轮变矩器的特性预测。  相似文献   
948.
为解决因输出整流桥的存在而导致的LCC串并联谐振变换器谐振参数分析与计算复杂化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整流补偿基波近似法对静电除尘用的具有电容型滤波器的LCC串并联谐振变换器负载进行线性化等效,将谐振变换器的并联电容、整流桥和负载等效为线性的RC串联电路,降低了变换器特性分析和参数计算的难度;在此基础上以18 k V/100 m A的高频静电除尘高压直流电源为例,给出了具有电容型滤波器的LCC谐振变换器参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参数,并用PSIM仿真软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设计出的谐振电路参数与实际的LCC谐振电路误差较小,针对高频高压静电除尘器电源的非线性负载,可以较为简便且准确地获得线性化等效模型;该方法对LCC串并联谐振变换器的参数设计和特性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9.
逆变焊接电源所采用的全桥、半桥等功率变换电路可以等效为Buck变换器。在对Buck变换器离散建模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时域推导,建立了可用于逆变焊接电源闭环控制的最少拍控制律。所构建的控制算法充分考虑了模型参数与实际参数之间误差的影响。输出滤波电感的变化影响最少拍控制的稳定性和控制效果。稳定条件为模型所用最大电感值不超过实际电感值的1。67倍。结果表明,当模型电感值和实际电感值相等时,系统为最少拍控制。在模型参数和实际负载参数匹配时,系统实现了“没有稳态误差、不存在输出纹波、输出幅值受限”的最少拍控制。  相似文献   
950.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6,42(8):10079-10084
Porous glass-ceramics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direct sintering of powder mixtures of metallurgical silicon slag and waste glass.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silicon slag was examined by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d thermogravimetry to clarify the foaming mechanism of porous glass-ceramics. The mass loss of silicon slag below 700 °C was attributed to the oxidation of amorphous carbon from residual metallurgical coke in the silicon slag, and the mass gain above 800 °C to the passive oxidation of silicon carbide. The porosity of sintered glass-ceramics was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the apparent density and pore size. By simply adjusting the content of waste glass and sintering parameters (i.e. temperature, time and heating rate), the apparent density changed from 0.4 g/cm3 to 0.5 g/cm3, and the pore size from 0.7 mm to 1.4 mm. In addition to the existing crystalline phases in the silicon slag, the gehlenite phase appeared in the sintered glass-ceramic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porous glass-ceramics firstly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reaching a maximal value of 1.8 MPa at 750 °C.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was primarily influenced by the crystallinity of glass-ceramics and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crystalline phases and the glassy matrix. These sintered porous glass-ceramics exhibit superior properties such as light-weight, heat-insulation and sound-absorption, and could fou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