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9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电工技术   225篇
综合类   592篇
化学工业   1884篇
金属工艺   78篇
机械仪表   60篇
建筑科学   1287篇
矿业工程   340篇
能源动力   190篇
轻工业   74篇
水利工程   184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8篇
冶金工业   122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龚查 《自动化应用》2012,(11):42-44
介绍在发电厂锅炉运行过程中降低燃烧低挥发分高热值燃料飞灰含碳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22.
减水剂对高掺量粉煤灰砂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萘系高效减水剂(FDN)和木质素磺酸钙(LS)对高掺量粉煤灰砂浆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减水剂在胶凝颗粒表面的吸附、对水泥颗粒表面zeta电位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和FDN相比,LS对砂浆的减水率较低,而对砂浆流动度保持能力较优;当掺量为0.4 wt%时,两者对砂浆稳定性的影响几乎一样。当掺量低于0.4 %时,LS的减水率和FDN接近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引气作用和FDN在胶凝颗粒表面吸附不完全;LS保持砂浆流动性能力较好是由于它的缓凝作用以及吸附LS的水泥颗粒表面zeta电位较稳定导致的。为了更好地将LS应用在高掺量粉煤灰砂浆中,可以从提高其减水率方面对其进行改性。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某燃煤电厂350 MW机组SCR系统氨逃逸在下游设备的迁移规律。现场试验发现,SCR系统下游设备中空气预热器、低低温省煤器、电除尘器氨逃逸捕获率分别为总氨逃逸量的23%~26%、9%~17%和56%~62%,进入脱硫系统的氨逃逸不足总氨逃逸的3%;提高低低温省煤器出口烟温会导致氨捕获率降低,但下游电除尘器飞灰氨含量增多,表明其对氨的捕获性能提高,最终总的捕获比例基本保持不变。通过现场试验及数据分析,建立了电除尘器所捕捉飞灰中氨含量与SCR出口氨逃逸的对应关系,当机组燃煤煤质大幅变化或对设备进行大幅改造等情况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正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4.
为了将"以废治废"的理念融入实际工业应用中,开展对燃煤电厂固体废弃物粉煤灰改性后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脱硫废水的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的最佳投加量为25 g/L,此时对废水中Cl-的去除率最大,为56%;在45℃和pH为5的条件下,粉煤灰对Cl-的吸附量最大,在反应约28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该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且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改性粉煤灰吸附前后物相组成、官能团的明显变化进一步说明改性后粉煤灰的吸附性能增强,吸附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同时伴有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5.
A hierarchical porous cenosphere/geopolymer composite foam (FHCs/KGP) was fabricated by the simultaneous incorporation of O2 pore from hydrogen peroxide and cenosphere filler addition. Effects of both H2O2 content and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porosity and strength of porous FHCs/KGP foams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he obtained FHCs/KGP foams showed typical amorphous structure and desirable porosity from 65 to 82%. The composites could crystallize in situ to FHCs/leucite foams above 1000℃.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the FHCs/leucite foams showed a maximum value of 5 ± 0.3 MPa when treated at 1000°C. The improvemen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the composite foams was attributed to crack deflection, fractured microspheres and the good bond between the FHCs and matrix. This study could open opportunities to employ cellular foams as alternatives in structure and filtration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6.
粉煤灰是火电厂燃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残渣, 其成分复杂, 具有毒性, 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 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迫在眉睫。然而, 粉煤灰的品质是制约其高附加值利用的主要因素。目前, 中国粉煤灰品质参差不齐, 缺少完善的品质评价体系, 由此造成粉煤灰利用领域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 首先分析了中国粉煤灰的资源化特性, 总结了粉煤灰的品质评价方法, 并重点阐述了适用于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的品质评价方法;其次, 详细介绍了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技术(高附加值提取技术、高附加值材料制备技术);最后, 对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贾敏  杨磊  王永旺 《无机盐工业》2021,53(10):98-103
以粉煤灰一步酸溶法提取氧化铝剩余的酸溶渣为原料制备具有一定强度的地质聚合物,经过水热反应原位转化NaA分子筛。通过研究合成过程中的硅铝比、碱量、液固比等因素对制备体型化分子筛的影响,得到了制备酸溶渣基地质聚合物原位转化NaA型分子筛的最佳条件:在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物质的量比为1.8、氧化钠与三氧化二铝物质的量比为1.0、水与酸溶渣质量比为1.2条件下制备出地质聚合物,之后在0.5 mol/L的75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晶化,在晶化温度为100 ℃、晶化时间为8 h条件下可以制备出晶相单一、结晶度高的NaA体型化分子筛。制备的NaA体型化分子筛具有明显的立方体形貌,颗粒分布均匀,孔径为0.685 nm,比表面积为86.75 m2/g,抗压强度为4.5 MPa。  相似文献   
28.
垃圾焚烧飞灰中的氯含量影响其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料中的占比,因此需要对飞灰做脱氯处理。利用XRD对飞灰氯元素的存在形态研究表明:氯元素以水溶性氯和非水溶性氯2种形态存在于飞灰中,炉排炉飞灰的水溶性氯化物为CaCl2·Ca(OH)2·H2O、CaClOH、CaCl2·2H2O、KCl和NaCl,非水溶性氯化物为AlOCl和Ca10(Si2O72(SiO4)Cl2(OH)2等;流化床飞灰的水溶性氯以CaCl2·2H2O和KCl形式存在,非水溶性氯以AlOCl、Ca10(Si2O72(SiO4)Cl2(OH)2和Ca4OCl6等形式存在。对水洗脱除水溶性氯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炉排炉飞灰,控制液固比(mL/g,下同)为10+4+2、3次常温水洗,水溶性氯脱除率达97.01%;对于流化床飞灰,控制液固比组合6+6+4、3次常温水洗,水溶性氯脱除率达99.17%;酸、碱洗及高温煅烧均能降低飞灰非水溶性氯含量,其中煅烧处理后的炉排炉飞灰残氯质量分数为0.36%、流化床飞灰为0.45%。  相似文献   
29.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中煤粉燃烧后的固体废弃物,其日益累积不但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近年来粉煤灰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受到广泛关注。激发粉煤灰的潜在活性是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的关键。对粉煤灰的物理活性和化学活性来源进行了介绍,并对粉煤灰活性的物理激发、水热激发及化学激发技术与激发机理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粉煤灰的活化研究和大规模利用提供了参考。不同手段均能激发粉煤灰活性,但采用单一手段激发时存在活化成本高、激发程度低等问题。未来粉煤灰激发技术将朝着多种手段并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近年来采用煤粉炉粉煤灰作为原料制备氧化铝的预处理活化工艺技术,指出了粉磨法、硫酸法、氯化钙法、铵盐法、碳酸盐法、氟化盐法、物理-化学联合活化法的优缺点及在工程转化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环节。虽然部分工艺技术实现了工业化,但因成本高等因素导致项目关停,建议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方向应以工程转化难点问题为导向,理论研究与工程设计相结合,逐步探索出一条经济效益好、安全环保的粉煤灰制备氧化铝工业化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