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68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Treatment of sewage sludge using electrokinetic geosynthetic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ewage sludge is one of the most problematical issues affec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the developed world. The traditional outlets for sewage sludge are to spread it on agricultural land, or to form a cake for deposit to landfill or incineration. In order to create a sludge cake, water must be removed. Existing dewatering technology based on pressure can only remove a very limited amount of this water because of the way in which water is bound to the sludge particles or flocs. Several researchers have shown that electrokinetic dewatering of sludge is more efficient than conventional hydraulically driven methods. This involves the application of a dc voltage across the sludge, driving water under an electrical gradient from positive (anode) electrode to negative (cathode) electrode.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reasons why this technique has not been adopted in practice, not least because the, normally metallic, anode rapidly dissolves due to the acidic environment created by the electrolysis of water.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experimentation using electrokinetic geosynthetics (EKG): polymer-based materials containing conducting elements. These have been used to minimise the problem of electrode corrosion and create a sludge treatment system that can produce dry solids contents in excess of 30%. It will suggest different op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ludges both in situ in sludge lagoons and windrows, and ex situ as a treat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42.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作为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其单桩承载力取决于土工合成材料抗拉强度和土的工程性质。通过对土工合成材料、碎石桩及地基土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考虑土工合成材料约束拉力与土体围压的桩身强度计算方法,进而推导出考虑上部荷载作用的,由桩身强度控制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采用MATLAB编写了计算程序,根据得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了土工合成材料拉力沿深度的分布,结合一算例说明了计算所需要的参数及计算过程,成果可为土工合成材料碎石桩的设计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43.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下水土环境污染评估、控制及修复已成为我国环保领域的重大需求。利用岩土工程的手段来解决水土环境污染问题是最为经济、最符合国情的途径之一,也是环境岩土工程工作者的优势所在。结合我国水土环境污染控制方面重大需求及现阶段我国迫需解决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来阐述环境岩土工程研究及工程实践进展,主要包括城市固体废弃物可持续填埋处置,废弃泥的工程特性、工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土体和地下水污染评价与防治和土工合成材料在环境岩土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44.
阐述了中国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和在重大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状况,指出了我国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应结合国情,开发新品种和系列产品,开发产品功能、应用技术和市场,加快发展速度,以使我国的土工合成材料不仅在产量和应用量上,而且在产品质量和应用技术水平上都位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近年来在长三角堤坝工程中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情况和经验,指出土工合成材料筑堤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6.
通过室内管涌抢护模拟试验,验证了有关土工合成材料反滤层充当催化剂,催化土体本身天然反滤层形成的理论。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小孔径土工布,较大孔径的土工滤网是反滤材料的更优选择。为消除现行管涌抢护措施的某些弊病,结合试验装置适用条件及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围井搭配纯土工合成材料作为整体新型操作平台的设想。  相似文献   
47.
土工合成材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土工合成材料的特点及在环保领域应用现状,提出目前在各种环境问题上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实例,阐述了土工合成材料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土工合成材料检测实验室信息数据的特点分析,开发了基于ASP的土工合成材料检测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并对系统的设计思想、数据结构加以详细阐述。系统能够对实验室不同种类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检索查询,并自动编制检测报告,同时根据不同的权限,实现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49.
张路平 《山西建筑》2004,30(12):30-31
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措施和要求 ,并就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及强度测试结果作了阐述 ,提出了复合垫层施工时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50.
土工合成材料界面特性的研究和试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工合成材料作为一种加筋(加固)材料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加筋机制和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却落后于工程实际,从而影响加筋技术的发展。首先,简要地评述这种机制研究中重要的界面特性在国内的研究及试验情况。然后,针对上述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综合性加筋机制,将筋材的加固机制大致分为直接加筋和间接加固作用,前者是指土与筋材接触面之间以及紧邻的剪切带(界面)的加筋作用,后者是指加筋材料对周围土体的刚度、应力和应变分布以及破坏形式等的影响和加固作用。由此可知,筋材的加筋作用不仅发生在接触面和界面上,而且还发生在界面以外的土体内,使筋材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形成“加筋土体”。简而言之,加筋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土的整体性,使土由散体变为有一定连续性的介质。若忽略这点,就会使计算成果不能反映加筋的实际效果,这正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介绍界面特性的室内和现场若干试验研究成果对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