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8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综合类 | 51篇 |
化学工业 | 117篇 |
金属工艺 | 35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22篇 |
矿业工程 | 160篇 |
能源动力 | 23篇 |
轻工业 | 19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8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 |
冶金工业 | 139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51.
研究了利用微生物球菌从低品位含锗褐煤中浸出锗的新方法,探讨了球菌从低品位含锗褐煤中浸出锗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了从低品位含锗褐煤中浸出锗的适宜条件:煤浆质量分数为10%,浸出剂球菌浓度为109个/mL,浸出温度为30℃,浸出时间为8d,浸出液的pH值为4.0,褐煤的平均粒度为0.20mm ̄1.00mm,接种量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褐煤中锗的浸出率可达84%以上,和H2SO4浸出相比,锗的浸出率可提高20%左右,浸出时间至少缩短8d,节约H2SO4 90%左右。 相似文献
552.
Tian Xu Yang Tao Yongxin Qian Wang Li Zheng Ma Zusheng Zheng Xin Li Qinghui Jiang Yubo Luo Junyou Ya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4,34(25):2316068
A high-performance TiO2/GO-Fe3+/2+-based N-type thermo-electrochemical cell (TEC) is demonstrated and prepared P-N combined power generator prototypes combining BST/FeCN3-/4−-based P-type TEC that is reported in the previous work. The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TiO2/GO in the electrolyte can adjust the solvation structure of Fe3+/2+ to improve the Se value. In addition, TiO2 acts as a relay reaction site to improve charge transport efficiency. The synergistic effect results in Se of 2.53 mV K−1 and a maximum output power density of 0.38 W m−2. Besides, both flexible and rigid power generator prototypes are prepared.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flexible prototype can generate an open-circuit voltage of 1.27 V and power an electronic watch by using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uman body and the environment.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TEC for low-grade heat energy recovery and powering wearable devices. 相似文献
553.
介绍了特低品位红土型金矿石堆浸法提金工业试验的试验条件及结果,采用制粒堆浸工艺可有效地从特低品位金矿石中回收金,而且浸出率高,浸出时间短,提高了矿产资源利用率,为矿山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54.
铜矿峪低品位铜矿细菌浸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铜矿峪矿低品位铜矿石进行生物氧化浸矿试验,从而在酸浸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铜浸出率。结 果表明,添加细菌浸矿时,铜浸出率可提高10%以上。对地下溶浸工艺而言,先用细菌将Fe2 化为Fe3 ,再将溶液注入矿体,浸 出硫化矿中的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5.
556.
新疆某低品位铜铅锌矿优先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某低品位铜铅锌矿石的综合回收开展分离浮选试验研究,采用优先浮选分离流程,选用江西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LP-01作为选铜捕收剂,在原矿品位铜0.52%、铅0.57%、锌1.9%的条件下,进行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含铜24.27%、含铅2.03%、含锌2.58%、铜的回收率为88.56%,铅精矿含铅50.73%、含铜2.53%、含锌8.69%、铅的回收率为70.10%,锌精矿含锌52.10%、含铜0.36%、含铅1.31%、锌的回收率为81.99%。试验结果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7.
以锂云母为原料,焦硫酸钾为改性剂,研究了各因素对锂云母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焦硫酸钾与锂云母的质量比为1∶1、焙烧温度900℃、保温90 min,可将锂云母矿中稳定态锂转化为可浸出态硫酸锂,锂提取率可达到95.57%以上。同时,推测出锂焙烧改性机制过程为:随着温度升高,K2S2O7首先发生脱水反应,随后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吸附态SO2、SO3等活性气体微颗粒,这些活性气体微颗粒首先吸附在锂云母颗粒表面,在晶体结构中锂离子异性电子云牵引下,形成S—Li—O化学键,并晶型化形成硫酸盐结构。 相似文献
558.
559.
利用空气作为载气,采用蒸发塔进行了载气增湿蒸发浓缩切削废液的实验,探究了操作条件对蒸发过程的影响。随着载气流量的增加,容积传质系数、蒸发量和整塔压降均增大,出口载气VOC浓度减小;随着载气温度、循环流量的增加,容积传质系数、蒸发量、整塔压降和出口载气VOC浓度均增大。实验条件下容积传质系数及蒸发量最大达到了13.95 g·(m3·s)-1和3.39 kg·h-1;出口载气VOC浓度最大为6.2 mg·L-1,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值。研究结果表明载气增湿蒸发工艺能有效浓缩切削废液,为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0.
西南某低品位铅锌矿石铅品位为2.99%、锌品位为1.57%,伴生银品位为10.80 g/t,铅、锌均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为高效开发利用该低品位矿石,对原矿分别进行了重液浮沉试验及浮选条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针对-12 mm原矿进行重液浮沉试验,在重介质悬浮液密度为2.7 kg/m3时,密度大于2.7 kg/m3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