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51篇
  免费   7921篇
  国内免费   4341篇
电工技术   420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297篇
化学工业   14063篇
金属工艺   7029篇
机械仪表   7922篇
建筑科学   4253篇
矿业工程   5798篇
能源动力   1561篇
轻工业   7016篇
水利工程   1520篇
石油天然气   3747篇
武器工业   713篇
无线电   39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81篇
冶金工业   5781篇
原子能技术   741篇
自动化技术   10579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1422篇
  2022年   2395篇
  2021年   2951篇
  2020年   2875篇
  2019年   2270篇
  2018年   2109篇
  2017年   2524篇
  2016年   2815篇
  2015年   3008篇
  2014年   4798篇
  2013年   4406篇
  2012年   5992篇
  2011年   5928篇
  2010年   4376篇
  2009年   4374篇
  2008年   3945篇
  2007年   5217篇
  2006年   5112篇
  2005年   4434篇
  2004年   3556篇
  2003年   3245篇
  2002年   2702篇
  2001年   2297篇
  2000年   1897篇
  1999年   1535篇
  1998年   1269篇
  1997年   1018篇
  1996年   815篇
  1995年   727篇
  1994年   647篇
  1993年   447篇
  1992年   328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1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的环境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陈庆华 《塑料》2004,33(6):41-46
从环境友好材料的角度系统研究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的综合性能,论证了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是一类经济性、功能性和环境协调性有机统一的材料,探讨了"可环境消纳助剂"可强化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的环境消纳特性;重点介绍了无机粉体的筛选原则及环境协调性,总结了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仍然存在的缺陷及今后的对策,强调要加快推进提高这一新型改性塑料材料产业化的技术水平;明确了"光钙型多功能环境友好塑料"是狭义上的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塑料,该技术产品已成为治理塑料"白色污染"的主流产品之一;提出今后"开发性价比高"的无机粉体改性塑料和"具有可环境消纳特性"的"光钙型多功能环境友好塑料"将作为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发展重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综合利用DD混剂(1,3-二氯丙烯和1,2-二氯丙烷的混合物),以工业副产品DD混剂为主要原料,使1,3-二氯丙烯与丙烯酸、氢氧化钠反应,合成了丙烯酸-3-氯-2-丙烯酯并分离出1,2-二氯丙烷,并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93.
新型离子液体气相色谱固定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合成了一种用作新型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室温离子液体[C7H17NO] [(CF3SO2)2N]-,并考察其色谱性能。该固定相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较高的柱效、较强的极性,对正构烷烃、芳香族化合物以及一些位置异构体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气体膜分离原理;提出了理想膜过程的新概念;归纳了气体膜分离装置的运行特点;比较分析了气体膜分离过程中原料气流量控制的各种方法;提出通过在尾气侧安装调节阀来定量调节原料气流量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成功应用于金陵石化加氢裂化低分气中提取高浓氢的工艺中,验证了这种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整体的控制方案又进一步提高了膜分离装置的操作柔性及适应能力;该方法可同时保证渗透气快气浓度及回收率的性能指标,适用于所有气体膜分离过程中对处理气量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995.
CGM60-B锥摆式搅拌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新型搅拌磨CGM60-B锥摆式搅拌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与普通搅拌磨相比,该机由于搅拌锥周期性的偏摆,增加了对物料的挤压、剪切和磨损使其磨粉效率大为提高,同时,与同等容积的搅拌磨相比,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另外该机采用独特的中心冷却方式,其效果要比外层冷却好得多.  相似文献   
996.
邹建文 《中国涂料》2005,20(12):6-7
叙述了我国立德粉生产、消费、出口及市场现状,指出了立德粉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河工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区进行了特征洪水过程及电站运行的联合模拟试验。试验表明在输沙槽与拦沙潜堰共同作用下,电站进出水口的含沙量得到有效控制。在来水含沙量低于3kg/m3时,进出水口含沙量都满足电站运行要求,但是在含沙量较高的洪水期,底部浑水会逆行至电站进出水口附近,导致过机含沙量较高,因此提出了增设非封闭式拦沙潜坝的修改方案。修改方案改善了进出水口前的水流结构,起到了良好的拦沙截淤作用,进出水口前含沙量及泥沙淤积大幅减少,蓄能期过机含沙量降低13%~22%。在含沙量较大的洪水期,电站不宜抽水运用,但适时采用发电运行有助于减轻下库进出水口前的泥沙淤积。  相似文献   
998.
侧向水流作用下均匀沙休止角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体沙动水休止角是表征沙丘、沙洲等散体沙堆积体稳定形态的重要特征参数,在岸坡稳定分析、坝前冲刷漏斗形态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侧向水流作用下不同粒径天然均匀散体沙水下休止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水流流速超过泥沙颗粒起动流速后,天然散体沙水下休止角随流速增大而减小,且减小的速度随着流速的进一步增加而更加迅速;相同流速条件下,粗颗粒泥沙的水下休止角大于细颗粒,其对流速变化的敏感度也低于细颗粒。基于侧向水流边坡上泥沙颗粒的受力分析,引入相对流速概念,初步建立了侧向水流作用下均匀散体沙动水休止角计算公式及其简化形式。  相似文献   
999.
热溶过滤法脱除煤焦油沥青中喹啉不溶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5种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喹啉为溶剂,研究了热溶过滤法脱除喹啉不溶物(QI)等杂质的效应,目的是制备QI含量较低的净化沥青。结果表明:热溶过滤法可以有效地脱除喹啉不溶物,QI脱除率随滤网网目增加而提高,但阻力增加,脱除时间变长。综合考虑脱除率和实际可操作性,采用1000目的滤布,QI含量可以降到0.3%以下,基本能达到要求。采用凝胶色谱对QI脱除后沥青的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的研究表明,热溶过滤脱除了沥青中的大分子组分,分子量减小,分子量分布变窄。  相似文献   
1000.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that uses the interception effect of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on oxygen molecules to realize enrichment. The use of two opposite magnetic poles of two magnets at a certain distance forms a magnetic space having a field intensity gradient near its borders. When air injected into the magnetic space outflows from the magnetic space via its borders, oxygen molecules in the air will experience the interception effect of the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but nitrogen molecules will outflow from the magnetic space without hindrance. Thus, continuous oxygen enrichment is realized. The enrichment degree of oxygen reaches 0.65% when the inlet and outlet air flows are 40 mL/min and 20 mL/min, respectively, and the gas temperature is 298 K and the maximal product of magnetic flux density and its gradient is 563 T2/m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magnetic poles is 1 mm). When the gas temperature rises to 343 K, the enrichment degree drops to 0.32%; and when the maximal product of magnetic flux density and field intensity gradient drops to 101 T2/m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magnetic poles is 4 mm), the enrichment degree drops to 0.23%.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n optimal ratio between the inlet air flow and the outlet air flow.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the value is about 2.0.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continuously enrich oxygen and has a higher enrichment degree than other oxygen-enrichment methods using magnetic separation.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2006, 33(5): 62–66 [译自: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