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2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凝灰岩的遇水分解是导致淮河二级支流北汝河上游产生石漠化的主要原因。要有效控制这种由表及里、层层剥蚀的水土流失,必须选种根系发达的植物固土。通过4年对15个植物品种的种植试验,得出刺槐、紫穗槐、沙打旺和紫花苜蓿4种乔、灌、草植物对改良土壤、固结表土、削减洪峰、拦蓄泥沙、减轻土壤侵蚀有明显的作用,很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长岭断陷泉头组以下深层地层岩石可钻性级值不断增高,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提高深层钻井速度成为该地区钻井关键的问题。涡轮钻井由于具有高转速、高扭矩特点,能够提高破岩效率,但其特点又决定了其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通过对图深1井涡轮钻井提速分析表明,涡轮钻井在长岭断陷登娄库组地层具有良好的提速效果,在营城组凝灰岩地层达不到提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缅甸C2区块凝灰岩地层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井壁失稳问题。基于缅甸C2区块凝灰岩地层地质组构特征和矿物组分分析结果,对缅甸C2区块已钻井现场使用的钻井液体系进行室内研究优化,研究了一种强抑制强封堵的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有效减少了缅甸C2区块井壁坍塌等井下复杂情况,起下钻速度明显提高,井径规则程度大为改善,钻井周期大幅缩短。强抑制强封堵钻井液体系能够解决凝灰岩地层井壁失稳问题,为该区块优快钻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4.
储层岩性识别是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基础。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典型井的岩心观察,结合对岩石薄片及测井资料的详细分析,总结了火山岩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 该方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岩性,再应用成像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的结构及构造,其中自然伽马、密度和声波时差是对火山岩岩性识别较有利的 3 种测井资料。 利用 GR-R t /AC 交会图可有效区分火山岩与沉积岩,在此基础上根据 GR-DEN 交会图与 GR-AC 交会图可区分出火山岩类型,最后结合成像测井图( FMI )可进一步识别火山岩的结构及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35.
Long-term stability of large-span caverns is a challenging issue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rock engineering. The Heidong cavern group consisting of 21 caverns was constructed about 1400 years ago for quarrying in massive Cretaceous tuff. The cavern No. 5 of the Heidong cavern group is characterized by an unsupported span up to 92 m, with the overburden thickness of only 3–25 m. To analyze its long-term stability,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its geometry and rock mass characteristics, and to monitor surrounding rock displacements. Based on field survey and laboratory tests,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code FLAC3D. The analysis results revealed that for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cavern No. 5, some major factors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such as cavern excavation method in hard massive rocks, site investigation using trial pits, tools like short iron chisel and hammer for manual excavation, geometric dome roof, and waste rocks within abutment or on the floor. The highlights of the technologies obtained from this large-scale ancient underground projec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project excavations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36.
为提高凝灰岩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以机制砂掺配比例和石粉含量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钢环约束试验的混凝土开裂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同时,对凝灰岩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渗性能以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全机制砂混凝土,在5%石粉含量(质量分数)时其工作性和强度最佳;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渗性能逐渐降低,且干缩和开裂的可能性增大。对于天然砂与机制砂混掺的混凝土,随着天然砂掺配比例的增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逐渐降低;在30%天然砂质量掺配比例下,具有较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渗性能。全机制砂混凝土虽然在工作性方面不如全天然砂混凝土,但在强度和抗裂性能上都更优异,用机制砂去取代天然砂能得到更好的效益,但同时应当严格控制石粉含量的限值(质量分数不宜大于7%)。30%天然砂质量掺配比例下,天然砂与凝灰岩机制砂混合使用时,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7.
在冻土地区,当岩石孔隙度较高时,冻结引起的岩石强度明显增加,因此有必要对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孔隙水对低温条件下饱水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在-170°C至室温范围内,对凝灰岩和砂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和间接拉伸试验,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观察岩石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并总结了孔隙水对岩石低温强化机理的影响规律。岩石强度的强化被认为是由孔隙水冻结引起的荷载分布效应和孔隙水冻结后引起的冰强度增加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本研究将宏观岩石力学与微观岩体结构相结合,为冻土地区岩石力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8.
凝灰岩具有遇水后易软化、崩解导致的强度大幅度下降性质,施工容易产生坡体局部开裂、溜坍等病害.为解决惠深高速公路加宽改扩建工程中凝灰岩高边坡二次开挖的稳控问题,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凝灰岩高边坡开挖中失稳机理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高边坡二次开挖加固技术,后结合现场边坡位移和支护结构应力联合监控的方法,评价凝灰岩高边坡加固后...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国内外生产厂家除开发、生产出应用性能优良的有机颜料新品种外,更多的发展重点转向对已有的品种施加表面处理以增加或再赋予新的应用性能,满足新的要求。国外关于颜料表面处理工艺很多,本文对联苯胺黄G的表面处工艺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