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2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192篇
电工技术   141篇
综合类   205篇
化学工业   895篇
金属工艺   285篇
机械仪表   32篇
建筑科学   184篇
矿业工程   1615篇
能源动力   105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43篇
石油天然气   138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0篇
冶金工业   1223篇
原子能技术   42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孙才沅  余佳妍  薛屺  李欢  李承洋  张进 《材料导报》2017,31(Z1):458-462
近年来,铬钒共渗层由于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被逐渐关注并广泛研究与应用,但已有的报道对其显微形貌尤其是界面结构以及性能的研究较少。采用热反应扩散法对Cr12钢进行铬钒共渗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渗层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热反应扩散时间对渗层厚度、显微硬度、物相组成以及膜基结合力的影响;分析了主要元素沿渗层到基体方向的变化趋势和特点。结果表明:随着渗入时间的延长,所得渗层的厚度为2.0~8.2μm,渗层连续、均匀较致密。铬钒共渗层的物相组成主要为VC、Cr7C3和(Cr,Fe)7C3,反应过程中各物相对应的衍射峰强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渗层的显微硬度值为1 683.80HV0.3~1 948.57HV0.3,明显高于空白基体的显微硬度值;划痕测试结果表明铬钒共渗层和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结合力为55~64N。  相似文献   
92.
李寅瑞  王鲜  刘卫沪  贾洪帅 《材料导报》2017,31(Z1):263-268
采用水热法,钒源选择V_2O_5,在使用还原剂草酸,不使用其他表面活性剂及模板的条件下,制备了具有不同微观形貌的VO_2(B)和VO_2(M)粉末,主要研究了草酸溶液浓度变化对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粉末的晶型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粉末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在180℃水热反应温度下,制备出了具有多种特殊微观形貌的VO_2(B)粉末,典型的如"雪花"状、"杨桃"状以及均匀短棒状等,全面系统地对粉末所出现的不同微观形貌进行了总结。采用蓝电电池测试系统对不同微观形貌VO_2(B)粉末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杨桃"状VO_2(B)锂离子电池性能较优,比容量峰值可达4 683.8mAh/g,但电池循环特性较差。同时,在水热反应温度260℃下,合成了微观形貌分别为短棒状、"雪花"状、"核桃"状以及球状的VO_2(M)粉末。DSC测试结果显示,VO_2(M)粉末形貌对其相变温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3.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LIBs), monoclinic Li3V2(PO4)3 attracts much attention. However, the intrinsic low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2.4 × 10?7 S cm?1) and sluggish kinetics become major drawbacks that keep Li3V2(PO4)3 away from meeting its full potential in high rate performance. Recently,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i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e.g., rate capability and cycling stability) have been achieved by utilizing advanced nanotechnologies. The nanostructured Li3V2(PO4)3 hybrid cathodes not only improv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but also provide high electrode/electrolyte contact interfaces, favorable electron and Li+ transport properties, and good accommodation of strain upon Li+ insertion/extraction. In this Review, light is shed 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0D (nanoparticles), 1D (nanowires and nanobelts), 2D (nanoplates and nanosheets), and 3D (nanospheres) Li3V2(PO4)3 for high‐performance LIBs, especially highlighting their synthetic strategies and promising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Finally,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nanostructured Li3V2(PO4)3 cathod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4.
95.
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氮含量对钒微合金钢粗晶热影响区(CGHAZ)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含量为0.0031%或0.021%时,CGHAZ的韧性较差。氮含量0.0031%时CGHAZ中有少量的Ti(C,N),晶界铁素体(GBF)较少,晶内有大量尺寸较大的侧板条铁素体(FSP),解理裂纹沿FSP的直线扩展使其韧性较差。氮含量0.021%时在CGHAZ中生成了较为粗大的(Ti, V)(C, N)和GBF,解理裂纹沿GBF扩展使其韧性较差。氮含量为0.012%时低温韧性较好,在CGHAZ中生成了大量细小的(Ti, V)(C, N)粒子,且GBF尺寸相对较小,晶内有大量的针状铁素体(AF)。这些因素都有利于阻止裂纹扩展,使其低温韧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6.
对水泥与胶固料胶结尾砂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选用铁矿粗尾砂作为骨料,对不同尾砂胶结试块以及低配比试块的抗压强度、泌水量、排水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胶固料试块比水泥试块强度高1倍左右;水泥试块早期强度较高,胶固料试块后期强度较高;相同配比下,水泥料浆淅水较多.  相似文献   
97.
尾矿库是矿山重要设施,其安全影响周围人员和财产安全.堆积坝子坝布置是影响尾矿坝稳定性的因素之一.利用FLAC软件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了子坝高度和子坝坡比对尾矿坝安全系数影响.结果表明,子坝坡比不变条件下,尾矿坝安全系数随堆积坝子坝高度升高而降低.在子坝高度不变条件下,尾矿坝安全系数随子坝坡比增加而增大.分析成果对尾矿坝设计及现场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以铅锌矿尾矿(TLZO)作为吸附剂,研究不同条件下吸附水溶液中碱性品绿(BG)的特性,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pH值对BG的吸附有显著影响,最佳pH值为7.0;TLZO吸附BG是一个快速的过程,40min即达到平衡。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越大,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越长;动力学数据较好地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初始阶段外扩散过程对TLZO吸附BG的速率影响较大;在内扩散过程中,同一初始浓度下速率常数Kp,2>Kp,3,同一扩散阶段的速率随着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升高。TLZO对BG的等温吸附行为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99.
以金矿尾砂、方解石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所需原料为硼砂、ZnO、Cr2O3、Sb2O3等,采用熔融法制备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利用硅碳棒炉在1 300℃~1 350℃下保温4h熔制玻璃,熔好的玻璃液浇注在事先预热的不锈钢模具上,成形后放入马弗炉在600℃保温1h退火处理,对玻璃试样热处理得到微晶玻璃样品.采用TG-DSC差热分析仪测定基础玻璃的DSC曲线,确定金矿尾砂微晶玻璃较佳的热处理工艺为:800℃保温2h进行核化处理,890℃保温3h进行晶化处理.通过XRD、SEM等分析手段对试样的物相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制得微晶玻璃的抗折强度、热膨胀系数、体积密度等性能.结果表明:制得金矿尾砂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辉石和透辉石固溶体,样品的热膨胀系数为69.5×10-7/℃,抗折强度为119.2MPa,体积密度为2.81g/cm3.  相似文献   
100.
对V2O5自还原氮化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并以工业级V2O5和炭黑为原料,经过混料、研磨、压制成块后进行烧结和还原氮化,制得含氮量较高的钒氮合金。结果表明,为了避免V2O5在还原过程中挥发,预还原温度应控制在V2O5熔点(678℃)以下;经过650℃预还原4h,试样中的V2O5才能全部转化为低价态的钒氧化物;V2O5在N2气氛下自还原时,还原终温低于1 271℃时,还原产物优先生成VN,还原终温高于1 271℃时,还原产物中才会出现大量VC;为保证还原产物的高氮和低碳含量,应将还原氮化最终温度控制在1 200~1 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