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74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175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111篇
矿业工程   28篇
能源动力   108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34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工厂总图规划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程各阶段的碳排放量。通过技术创新,在保证生产稳定的前提下,从选址、场地利用、竖向设计、总平面布置、绿化规划、绿色能源利用等多方面入手优化工厂总图规划设计,对工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建设耗材、降低能耗用量、减少碳排放方面有着值得重视的潜力。  相似文献   
42.
《中国建设信息》2010,(4):20-20
1.宁波水表徐云热量表行业要加大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度,选用环保节能的材料生产,提高热量表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热量表的浪费。民族品牌的热量表技术现已基本成熟。宁波水表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43.
为解决有机垃圾含水率高、容易腐败导致的收集、转运和处置困难,开发了一套以气化热解装置为核心,配套低温真空烘干工艺的小规模处置系统,实现了有机垃圾的就地处置。有机垃圾经过破碎、机械脱水、烘干和造粒后,进入气化热解装置,在缺氧的条件下,受热发生裂解,垃圾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烧的热解气,通过高温焚烧和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有机物中的固定碳和无机灰分排出系统。热解气焚烧产生的热量通过余热锅炉回收后,用于低温烘干工艺,降低处置过程的能源消耗。整个处置过程实现了有机垃圾90%以上的减量化和稳定化,并转化为富碳的灰渣,实现了碳减排。本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减量化程度高,为有机垃圾就地化、低碳化处置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了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标准、分类和计算方法,重点介绍电解铝工序的碳排放计算方法,提出电解铝生产的减碳方向。电解工序的碳排放涉及直接排放(范围一)和间接排放(范围二),即净阳极消耗和阳极效应产生的PFCs排放以及外购电力排放。按推荐值计算的净阳极消耗吨铝排放为1.503 tCO2e,阳极效应产生的PFCs吨铝排放量为0.252 tCO2e。根据实测数据计算的阳极净耗吨铝排放量基本在1.5 tCO2e以下,而由实测数据计算的吨铝PFCs排放波动较大,为0.32~2.38 tCO2e,均大于0.252 tCO2e。电解铝生产消耗的电力是铝生产过程最大的间接排放,由于供电排放因子的不同,其排放量为0~16.2 tCO2e/t。规范统一的计算测定方法是得到准确排放量数据的前提。国家相关部门和大型铝业集团应积极组织测定电解铝行业的直接排放,尤其是PFCs排放。降低阳极消耗,减少阳极效应是降低电解铝工序直接排放的关键,节电则是降低间接排放的关键,节约氧化铝等原辅料...  相似文献   
45.
根据地区气候优势,在30万t/a氯乙烯精馏装置中采用湿式空冷器替代列管式换热器用于氯乙烯冷凝,对比了两种工艺的运行效果和运行费用,结果显示湿式空冷器工艺能耗低,碳排放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6.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本世纪人类面临的 最大挑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 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了中国实现碳达 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而探寻具有预 防性、低成本、长期效益的碳减排途径是兑 现我国气候承诺的前提与保证。首先分析了 中国当前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碳减排途径的 不完备性,提出结构调整式减排概念,并论 证了空间规划作为具有引领性的结构调整式 减排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碳约束作用,是达 成区域长远碳约束目标的系统性、根本性途 径。进而以“空间规划—城乡用地—碳排放 效应”为核心视角,对空间规划应具有的碳 减排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空间规划 通过“边界管控”“用途管控”“位置管控”和 “指标管控”四种基本的调控手段作用于城 乡用地的规模、结构、布局和强度四个维度的 变化,形成对区域系统碳排放效应的控制。 最后从“确立碳管控主体”“核算碳排放效 应”及“制定碳约束方案”三方面构建起空间规划的碳排放约束框架,为空间规划履行碳约束职能、促进气候共同利益提出具体路径指导。  相似文献   
47.
48.
通过利用公开发表的聚酯(PET)碳足迹研究报告和再生塑料生命周期分析研究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案例及结果,就废弃PET4种常见的回收利用方式对碳减排和气候变化影响进行定性研究。从研究结论看,依据目前的技术条件,在所选择的4种回收处理方法中,物理(机械)法PET的再生利用是降低对气候变化影响和碳减排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9.
薛祖源 《化工设计》2010,20(3):3-10,40
介绍气候变化的危害原因和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推进碳减排工作及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我国承诺的2020年减排指标的设想。  相似文献   
50.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推广使用节能型脚手架也成为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举措,深圳市特辰科技有限公司在十年的发展中致力于研发、生产、推广升降脚手架,用他们的话说为使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向绿色、低碳化发展,特辰科技对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