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81篇
  免费   6740篇
  国内免费   4551篇
电工技术   5640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5544篇
化学工业   6737篇
金属工艺   3962篇
机械仪表   3460篇
建筑科学   3462篇
矿业工程   1875篇
能源动力   2224篇
轻工业   1984篇
水利工程   1554篇
石油天然气   5481篇
武器工业   761篇
无线电   68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263篇
冶金工业   1742篇
原子能技术   927篇
自动化技术   7730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944篇
  2022年   1470篇
  2021年   1927篇
  2020年   1880篇
  2019年   1782篇
  2018年   1586篇
  2017年   2096篇
  2016年   2182篇
  2015年   2259篇
  2014年   3199篇
  2013年   3474篇
  2012年   3918篇
  2011年   4328篇
  2010年   3184篇
  2009年   3313篇
  2008年   3060篇
  2007年   3672篇
  2006年   3399篇
  2005年   2849篇
  2004年   2483篇
  2003年   2292篇
  2002年   1819篇
  2001年   1492篇
  2000年   1459篇
  1999年   1242篇
  1998年   949篇
  1997年   879篇
  1996年   750篇
  1995年   598篇
  1994年   530篇
  1993年   379篇
  1992年   305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243篇
  1989年   227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1篇
  1975年   6篇
  1959年   12篇
  1955年   3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光伏出力预测精度,论文建立了一种应用多链马尔科夫-蒙特卡洛(MCMC)算法的预测模型,并展开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链算法生成的序列概率密度度达到了和历史序列非常接近程度,有效反映了对历史序列实施统计的情况。在光伏电站达到较高的相关性时,采用多链算法计算出的预测序列均值和标准差比历史序列误差更小,因此能够保持明显的历史序列统计特征。利用二种算法计算得到的预测序列相关系数,采用多链算法可以得到比历史序列更优的自相关曲线,有效保留了原序列的时间相关性。由此可见利用论文算法分析多光伏电站出力时间序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2.
叶万军  郑超  刘新军  唐志强 《水力发电》2020,46(3):36-40,98
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地层一般为多地层,各地层相变潜热具有差异性,尤其是富水卵砾石层差异较大,目前分析普遍考虑单一地层或极少数地层相变潜热,难以反映真实情况。依托南宁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工程,建立三维瞬态导热模型,并考虑多地层相变潜热,对联络通道的冻结温度场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积极冻结约20 d,冻结圆柱逐渐增加并开始交圈;冻结43.22 d后,冻结帷幕的平均温度下降至-10℃以下。现场温度实测值与数值模拟结果温降趋势基本一致,与模型试验相差较远。  相似文献   
993.
快速评价海水入侵区地层渗透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快速评价海水入侵区不同埋深地层渗透性,减少实施常规水文地质试验对存在污染含水层的扰动,提出利用振荡试验技术确定滨海地层渗透系数。室内海水入侵砂槽物理模型中实施了注水式振荡试验,在人工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中同步监测了试验主井和相邻观测井中水位响应;龙口海水入侵区地下水分层监测井中实施了提水式和注水式振荡试验;利用配线法计算了室内实验和现场实验中目标地层渗透系数。结果表明:海水入侵砂槽物理模型中实施振荡试验为滨海含水层现场利用振荡试验确定不同埋深含水层渗透系数提供了重要经验;相比于提水式振荡试验,注水式振荡试验更易于实施,激发方式(提水和注水)的不同并没有对试验结果造成明显的影响;利用振荡试验在非常短时间内(单井水位恢复时长大部分少于5 min)确定了龙口海水入侵区重要监测断面上不同埋深含水层渗透系数,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94.
建立与真实状态相近的初始渗流场是正确分析边坡降雨入渗的重要前提。鉴于目前FLAC3D中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初始化方法寥寥无几,提出并详细介绍了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初始化的设置方法。根据5种分布形式的基质吸力,按照其基质吸力线性分布和非线性分布规律提出了2种对应的初始化方法:对于线性分布的基质吸力运用MIDAS建模和FLAC3D内置FISH语言进行渗流场初始化设置;对于非线性分布的基质吸力,用函数来表示其复杂几何形态的地下水位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不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将地下水位面简化成一平面后,可利用FISH语言编程进行渗流场初始化设置。通过与常规渗流场初始化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初始渗流场对边坡降雨入渗最终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初始渗流场与真实状态越相近,其计算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基于室内声场脉冲响应描述声场音质特性时其精确度不高的问题,以经典镜像源方法为核心,讨论了基于变换频域和反射系数的改进算法.以矩形空间为具体实例,给定接收点和声源位置,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室内声场脉冲响应.在不同参数条件下,对各个算法进行了分析,估计了能量衰减曲线和房间混响时间.结果表明,基于变换频域和反射系数的改进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6.
风荷载的非高斯性对风机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非高斯风荷载作用下风机结构的疲劳寿命,在穿越模型基础上,根据Monte Carlo模拟生成某典型风机正常风速条件下,高斯、非高斯硬化和软化3种风场的风速时程,用于分析风场的非高斯性对风机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由叶片的气动模型和多体动力,计算出风机的动力响应,并对响应的时域特性进行分析.基于线性损伤累积和线性裂纹扩展理论,对裂纹形成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进行详细讨论.结果表明:不同概率特性风场作用下风机动力响应的最大值有所不同,且风机响应的非高斯性较风场的非高斯性减弱;在年平均风速较小地区,风场的非高斯性对风机疲劳寿命影响较小;但随着年平均风速的增大,非高斯性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显著增大,当年平均风速为7 m/s和9 m/s时,相较于高斯风场,软化过程的裂纹形成寿命减小约10%.因此,在年平均风速较大地区,需要考虑风场的软化特性对风机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超高速弹丸膛口流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计算和分析超高速弹丸膛口流场的分布状况,建立了超高速弹丸从膛底飞离出炮口整个过程的膛口流场二维轴对称数值仿真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分块网格划分的整体运动处理方法,结合结构动网格技术及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耦合内弹道及后效期过程,利用六自由度运动方程控制弹丸运动,以300 mm平衡炮为例,研究了1 730 m/s发射速度下的超高速膛口流场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超高速运动的弹丸在距膛口3.3 m远处便形成了清晰的初始流场,弹前激波到达炮口处压力达到了3.8 MPa左右.喷射出的火药燃气速度达到2 500 m/s,但火药燃气仍未能追赶并包围弹丸,因此膛口流场对超高速弹丸运动的影响不同于对中低速弹丸运动的影响;膛口形成了由冠状冲击波、弹底激波、反射激波、马赫盘构成的多层次激波、间断面相互叠加的完整波系,该发射条件下的膛口流场异常强烈,波系结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准确模拟块体非晶合金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对浇注温度为840℃的非晶合金凝固期间的温度场进行了数据采集.根据界面换热模型与热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液固相与铜模之间的界面换热关系式,从而实现了对非晶凝固温度场的模拟.结果表明,合金与铜模之间的界面换热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合金在液态阶段降温曲线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且当凝固温度降至500℃后,二者偏差也较小.利用界面换热模型并结合实测温度场可以表征非晶合金凝固时的界面换热关系.  相似文献   
999.
为提高瞬态响应测试仪的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的设计方法.系统设计采用Xilinx公司生产的Xilinx Spartan 3E XC3S500E PQ208 FPGA作为控制核心,实现了对瞬态响应的峰值时间、超调量及调节时间的精确测量,并且能较准确地绘制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曲线.系统显示模块采用VGA显示,既节约了IO口资源,又可以更加逼真地显示相应曲线.系统可通过模拟开关实现单脉冲信号的输出,并扩展了语音提示功能,使用更方便.实际测试表明,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参数测量精度高、抗干扰强及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现有智能家居入侵检测算法收敛速度慢及抗干扰能力差进而导致决策系统实时性和鲁棒性差的缺陷,分析了时空域证据融合的特性,得出时域融合存在冲突融合、空域融合更存在去除冲突融合的结论.基于此,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时域自适应加权算法及空域证据修正的3种证据融合入侵检测算法,并将提出的检测算法应用于智能家居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加快融合结果的收敛速度,增强抗干扰能力,并能提高入侵检测系统决策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