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8篇
  免费   1290篇
  国内免费   834篇
电工技术   291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001篇
化学工业   291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1120篇
矿业工程   409篇
能源动力   442篇
轻工业   52篇
水利工程   5383篇
石油天然气   4760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篇
冶金工业   82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24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611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874篇
  2011年   878篇
  2010年   624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614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912篇
  2005年   785篇
  2004年   606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特大型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应堂 《人民长江》2002,33(7):13-15
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是工程前期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越来越多地为工程建设所重视。大桥工程地质勘察以往对此涉及较少,也无明确的统一规定,以长江上所建特大桥为例,对此项工程作了些探索性的研究,重点研究的问题是:区域构造环境及构造变形,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新构造活动,断裂活动,地震活动等,为大桥建设宏观决策和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一级开发大柳树高坝原始库容比二级开发小观音高坝多 4 0亿m3 ,库容大带来的好处体现在 5~ 7月可多向下游增供水量 ,缓解下游河道断流 ;延长泄放清水时间 ;增加发电效益 ;满足宁蒙河段防凌要求 ;增加汛期集中泄水 ,减缓下游河道淤积萎缩 ;满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量调节要求等。为了更好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 ,从全局和长远利益考虑 ,应采用一级开发方案 ,修建大柳树高坝大库  相似文献   
43.
基于一类T-模的模糊Hopfield网络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立了基于一类T-模的一种动态模糊神经网络-(∨,T)Hopfield网.文章首先证明了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及系统平衡态的Lyapunov稳定性,然后建立了吸引子的一个非平凡吸引域,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容错性.最后,通过例子验证了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44.
永定新河是天津市防洪的北部防线。由于受海相来沙淤积 ,河道行洪能力大幅度下降。针对永定新河治理工程设计中涉及到的河道淤积治理方案、闸位比选、防潮闸结构型式及施工方法、闸下减淤清淤措施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
柴达木盆地断裂系统特征与油气勘探战略方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底断裂格局决定了盆地构造演化和沉积发育,导致了北缘、中部和昆北3个各具特色的断裂构造系统。北缘断裂构造系统平面上以反S展布、剖面上以一系列北倾南冲的逆冲断层带及其所控制的同沉积构造呈阶梯向南下掉为特点,受北部祁连山构造应力系统的作用;南部昆北断裂构造系统发育压陷断槽和断阶带,受南部昆仑山构造应力系统的作用;中部断裂构造系统以两断夹一隆的冲起构造为特色,同时受祁连山和昆仑山构造应力的共同作用。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对烃源岩、储集条件、圈闭形成及油气运聚等方面。依据断裂控烃特征并针对柴达木盆地的具体情况,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应迅速转移到盆地腹地即中部断裂构造系统区,尤其是鄂博梁Ⅱ号一伊克雅乌汝、鸭湖—台吉乃尔构造带和中南隆起区,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6.
对丁坝局部冲刷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坝头绕流挤压流动模式,建立非均匀河床上的丁坝局部冲深公式.  相似文献   
47.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原型盆地恢复及其改造演化   总被引:44,自引:10,他引:34  
恢复鄂尔多斯晚三叠世原型盆地是评价盆地西缘上三叠统油气勘探前景的重要问题。研究认为,在三叠纪延长组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受秦祁褶皱带和阿拉善古陆控制,六盘山西缘大断裂和贺兰山西缘断裂分别构成晚三叠世沉积盆地的西南与西北边界;走廊过渡区与盆地本部沉积具有连通性,形成向西开口、南深北浅、主体为北西-南东向的大型不对称坳陷盆地,银川盆地、六盘山盆地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一部分,盆地西缘前人所称的“南北古脊梁”不起沉积分割作用。延长组沉积期湖盆西部从南到北发育油水河-镇原、景泰-环县、窑山-甜水堡和汝箕沟-盐定4个三角洲沉积体系,受不同物源影响,各体系沉积特征不同,并且经后期构造运动改造,在盆地西缘冲断带上盘残存不全。但在现今冲断带以东及其掩覆地区延长组保存较完整,延长组残余沉积分布广泛,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8.
关于混凝土四面体截流材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比混凝土四面体与特大块石这两种截流材料的抗冲稳定性和施工的方便性,分析了混凝土四面体截流材料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①混凝土四面体密度、综合稳定系数、化引球形粒径都偏小,在龙口的抗冲稳定性不如特大块石;②混凝土四面体制作麻烦,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装运困难,抛投强度低,施工不如特大块石方便;③在截流施工中宜优先使用特大块石,慎用混凝土四面体。  相似文献   
49.
Many dams in the USA have outlived their intended purpose and an increasing number are being considered for removal. Yet,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the potential physical,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responses are needed to assess dam removal decisions. In this paper, the responses of migratory walleye (Sander vitreus) to increased spawning habitat availability as a result of dam removal was studied by comparing scenarios with and without a high‐head dam in the Sandusky River (Ohio), a major tributary to Lake Erie. A conceptual, ecological model was proposed to def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dynamics and walleye spawning, egg hatching, larval drift and survival. A mathematical, ecological model of the early life‐history stages was then developed and coupled with time series of depth and velocity predictions over the spawning grounds from a 1‐D hydrodynamic model. Model simulations were run for 1984–1993 for both the with‐ and without‐dam scenarios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benefit of dam remova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velocity, depth and water temperature ar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adult walleye spawning success. Without the dam, 10 times the amount of spawning habitat would be available for walleye to spawn. This increase in spawning habitat area resulted in up to five times the total egg deposition and seven times the larval output to the nursing ground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5% of the walleye population of Lake Erie migrated up the Sandusky River to spawn. We concluded that the spawning habitat in the current condition (with the dam) is limiting and additional spawning habitat upstream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larval walleye drifting to Lake Erie. The model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walleye migrating up the river in spring is the dominant factor for larval recruitment to the lake.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0.
依据基准面旋回原理和方法,综合利用哈得逊地区的钻井、测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资料,在研究区下石炭统识别出1个Ⅰ型和3个Ⅱ型层序界面,将哈得逊地区下石炭统划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SC1、SC2、SC3,对应于早石炭世海侵的3个海进-海退旋回.SC1旋回以滨岸砂坝沉积为主,而SC2、SC3旋回发育潮坪沉积体系.研究认为,SC1旋回滨岸砂岩及SC2下降半旋回的潮间带薄层砂岩为有利储集砂体,是地层-岩性型油气藏的重点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