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4篇
  免费   645篇
  国内免费   295篇
电工技术   35篇
综合类   421篇
化学工业   1667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1375篇
矿业工程   317篇
能源动力   55篇
轻工业   114篇
水利工程   393篇
石油天然气   543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0篇
冶金工业   111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以FLAT-PRO恒流变体系核心处理剂流型调节剂酰胺化二聚酸衍生物和有机蒙脱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宏观、微观和流变分析相结合,深入研究了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的恒流变性机理。控温流变实验和静置实验表明,低温下,油相体积压缩,有机土在油中的分散性变差,体系黏度切力大幅提高。随着温度升高,油相体积膨胀,有机土扩散性增强,体系黏度切力减小。加入流型调节剂后,钻井液的黏度切力随温度变化减缓,表现出了恒流变特性。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流型调节剂分子可以插入有机蒙脱土层间,扩大层间距并促进其片层在油中高度分散。最终在钻井液体系中由高度分散的有机土片层、流型调节剂分子和乳液滴共同构成了具备温度响应性的致密网络结构。流型调节剂分子链随温度升高而舒展,导致与2℃相比,体系黏度切力在65℃下增幅更大,从而使流变性在2~65℃范围内随温度变化更加平缓,形成恒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992.
含泥碳酸盐岩埋藏条件下溶蚀作用的实验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验模拟埋藏条件下含泥碳酸盐岩的溶蚀过程,分析了粘土矿物的富集程度和赋存状态。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粘土矿物含量是一个先增加后降低的过程,在80~160℃时达到极值。而粘土矿物的赋存状态从主要分布于裂缝中到包裹状再到残余于裂缝之中。溶蚀率大致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实验中在160℃、48MPa条件下获得了最高的溶蚀率。碳酸盐岩泥质含量的差异对溶蚀率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粘土矿物的赋存状态似乎更为重要。随着溶蚀作用的继续,粘土矿物对溶蚀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在80~120℃时,粘土矿物减缓了溶蚀率增加的速度,但是温压继续增加时,这种影响又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993.
闵桥油田注水井出砂严重,影响了注水井的正常注水,拟采用防膨抑砂剂对其地层进行处理。通过防膨性能、抑砂能力、注入性能三个方面对5种防膨抑砂剂进行了评价与筛选。实验表明,KD-80-2防膨抑砂剂效果最佳且注入性能好,因此选定KD-80-2为闵桥油田使用的防膨抑砂剂。通过工艺优选,推荐其使用浓度为3.5%,吸附稳定时间24h。截至2012年8月,共有5口井进行了应用,5口井均正常生产,未见出砂。  相似文献   
994.
Abstract

The dealing quantity of crude oil increases, and the lube feedstock changes frequently.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yield by optimizing the processes used for lubricant base oil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that refineries are facing to make them profitable. Acetone-benzoyl dewaxing, furfural refining, and clay finishing are selected and optimized to process lubricant base oil. For the acetone-benzoyl dewaxing process recommended, solvent-to-oil ratio (STO) is 2.5, solvent component ratio (methyl ethyl ketone to methyl benzene) is 0.8, and dewaxing temperature is ?25°C. For the furfural refining process recommended, solvent-to-oil ratio is 3.0 and refining temperature is 90°C. The finishing oil treated with 4 wt% adsorbent clay at 155°C can meet the color and oxidation stability requirements of a marketable product. Group analysis,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nfrared (IR) spectra show that in optimized base oil, the saturate content is high (95 wt%), carbon–hydrogen ratio is high, and basic nitrogen content is 0.63 wt%; branching degree is suitable.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NMR) and 13C-NMR spectra indicate that isoparaffin content is high; averag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is 25.85; the branched chain is located in the eighth carbon; there are large numbers of S-1, S-2, and S-11 molecules in base oil; and there are interactions among base oil molecules, but the intensity is different.  相似文献   
995.
Abstract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er Paleozoic marine shale in Fenggang block of northern Guizhou are evaluated from three aspects: gas-bearing characteristics,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space by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data. The effect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kerogen type and clay mineral content on shale adsorption capacity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ufeng-Longmaxi Formation shale in the study area are conducive to the enrichment of shale gas. In the case of quantitative clay minerals, the chlorite content has a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 on the methane adsorption of the samples. The shale gas methane adsorption has an excellent in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he type II1 organic matter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adsorption of methane than the type I organic matter.  相似文献   
996.
新型空心圆柱仪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交通、波浪等荷载产生的主应力轴循环旋转应力路径对土体性状的影响,研制了可以在轴力、扭矩中高频率下共同变载的空心圆柱仪(HCA),并分析了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在静态试验环境下,设备的内外围压、轴力和扭矩均可独立控制;在动态试验环境下,轴力和扭矩可作任意波形周期变化,变载频率可达5 Hz.传感器工作性能稳定,测量精度高,有多重校合,并配备了非接触式水下应变传感器.通过开发专用切样装置,利用该设备对原状黏土样进行初步试验,分别验证了仪器实现主应力轴旋转特殊应力路径以及在中、高频率下轴力和扭矩的任意波形变载功能,说明此空心圆柱仪具备模拟包括主应力轴旋转在内的复杂应力路径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97.
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00nm)的材料。在聚合物基体中适当加入纳米粒子,可显著提高其性能。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材料就可称作为某种纳米填料的高分子复合材料。通过控制加入复合材料中的纳米粒子的结构,就可以得到具有新的物理机械性能和未填充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的材料,如阻燃性、加速生物降解性等。  相似文献   
998.
用低掺量水泥加固3种不同的土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测试了不同Ca(OH)2掺量及不同龄期下3种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了随Ca(OH)2掺量的增加,不同龄期的3种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及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红粘土强度随Ca(OH)2掺量的增加提高最为明显,粉质粘土次之,砂土最弱。分析原因是由于土体的细度对水泥土强度影响较大。土体越细,土体中粘土矿物越多,Ca(OH)2掺量的增加促进了更多的离子交换作用和火山灰作用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水泥土强度。试验所用的3种土中红粘土最细,所以水泥红粘土强度随Ca(OH)2掺量的增加提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分析新场气田沙二段气藏不同砂组之间产能差异较大的原因,本文利用物性分析和气水两相渗流实验,对覆压渗透率和气水两相渗流特征进行了评价和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岩心物性证实主力层和难采层砂组渗透率平均值基本接近,但在覆压条件下,主力层和难采层渗透率差异明显;黏土矿物含量越高且产状越复杂,喉道越细小,喉道闭合越大,渗透率降低幅度越大,应力敏感性越强。难采层气相相对渗透率最大值低,临界含水饱和度高,水相上升快且相对渗透率最大值比主力层高。在开发过程中,难采层气井见水早,产水量比主力层大,井底积液、水锁伤害比主力层严重。  相似文献   
1000.
渤中34某区块主要储层为东营组和沙河街组,属中孔中高渗特高渗砂岩油藏。根据其储层速敏、水敏、岩敏、碱敏和酸敏伤害特点,推荐定向井使用隐形酸完井液,并优化隐形酸螯合剂、黏土稳定剂及缓蚀剂加量,确定完井液配方。室内研究结果和现场应用效果表明,隐形酸完井液能有效溶解油层的堵塞物,提高油层渗透率和油井产量,对渤海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