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70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393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45篇
能源动力   106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7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龙口褐煤稀硝酸氧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献智 《煤炭转化》1998,21(1):68-72
对山东龙口褐煤进进行了稀硝酸在温和反应条件下氧化降解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氧解产物硝基腐植酸的产率,分子结构芳构化程度,羧基和酚羟基含量及硝化煤收率随氧解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2.
为减少锅炉掺烧印尼褐煤发生的燃烧及制粉系统问题,提高锅炉掺烧印尼褐煤安全运行水平,在某600MW四角切向燃烧的电站锅炉中,通过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的两种方法,选取锅炉运行的各种典型工况,研究了印尼褐煤投运方式、掺烧比例对燃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磨煤机研磨褐煤时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下部燃烧器投运印尼褐煤,采用中部或上部燃烧器投运褐煤方式时,炉顶烟气温度更接近锅炉设计运行工况;相比印尼褐煤30%、70%掺烧比例,50%掺烧比例更有利于燃烧器区域燃料燃烧的稳定性;磨煤机研磨褐煤时,在风煤比例为2.3~3.0时,可控制一次风温度大于55℃,磨煤机运行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93.
低温热解提质后褐煤中的有机质成分和煤化程度都发生了变化;通过对比褐煤和褐煤半焦的红外光谱,发现褐煤半焦中的亲水性官能团主要为羟基、氢键、胺基和醚等,且其含量要小于在褐煤中的含量;对褐煤半焦进行粒度分析和浮选试验,捕收剂采用0#柴油、煤油、ZS和它们的两两组合,发现组合药剂制度的浮选效果优于单纯的药剂制度,但无论采用哪种药剂制度,褐煤半焦的药剂消耗量都巨大,精煤灰分偏高。并对药剂消耗量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半焦中较高的孔隙度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4.
为提高低阶煤利用率,以H_2O_2为氧化剂对褐煤进行水热氧化实验。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仪和拉曼光谱(Raman)仪分析水热氧化温度在100~300℃时H_2O_2对褐煤理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00℃水热氧化过程中,羧基、芳香醚和酚羟基被脱除,形成脂肪族醚和羟基,芳香族和脂肪族结构被破坏,芳香烃四、五取代被氧化,无定型碳和芳香烃二、三取代质量分数上升,煤样成熟度提高;水热氧化温度升高至150℃,褐煤中脂肪族继续被破坏,小分子芳香结构发生沉积,羧基和共轭C=O结构增加,交联结构大量生成,煤质提高;水热氧化温度提高至300℃,褐煤中羧基、酯和共轭C=O结构减少,脂肪族大量生成,小分子芳香烃被氧化,煤质降低。  相似文献   
95.
霍林河矿区褐煤的特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系统地介绍了霍林河矿区褐煤的资源、生产情况和煤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区褐煤的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6.
针对国华印尼电厂的高水分褐煤煤质特点,研究了3种技术方案:褐煤预干燥加常规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循环流化床锅炉、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已投产的部分褐煤机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针对该项目的技术路线选择建议,对燃用高水分褐煤的电站锅炉选型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7.
褐煤是一种易燃的化石燃料,全世界的褐煤地质储量约为4×1012t,占全球煤炭储量的40%多。中国褐煤资源储量较少,只占煤炭资源总储量的8%。褐煤在中国主要形成于晚侏罗系-早白垩系地层,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规模较大、聚煤作用分布广泛,造煤植物由高等裸子植物的残体经长期的地质作用转化而成。详细探讨了褐煤资源及其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98.
针对褐煤的高水分、低热值、易风化自燃、难以洗选、储存和运输等缺点,总结研究目前褐煤干燥脱水技术,并提出一套针对燃煤电站的褐煤干燥及其高水分烟气水分回收与余热来利用的方案,从而提高褐煤使用范围和经济性以适应当前能源紧缺及节能环保的能源局面。  相似文献   
99.
蒙东褐煤脱水改质的孔隙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蒙东褐煤及其灰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脱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低温氮吸附法研究脱水前后褐煤的表面特性及煤样和灰样的孔隙特性.结果表明:褐煤的脱水率达到70%以上,脱水后煤样的空干基低位发热量增加10%以上,且热压后褐煤的外表面相对光滑.由吸附脱附等温线表明,30 MPa热压后褐煤的孔隙特性和回水性能无明显变化.50 MPa热压后褐煤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均减小,吸水回潮能力减弱,回水率仅为58.7%.与印尼褐煤相比,蒙东褐煤受热压压力的影响不明显,灰分会抑制热压过程中煤样孔隙结构的变化,影响热压脱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不同喷吹烟煤中添加褐煤后的发热量及质量指标的分析,验证了潞安煤中添加褐煤以降低喷煤成本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