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4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97篇
电工技术   3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99篇
化学工业   1156篇
金属工艺   61篇
机械仪表   51篇
建筑科学   87篇
矿业工程   67篇
能源动力   73篇
轻工业   466篇
水利工程   41篇
石油天然气   70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3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8篇
冶金工业   154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1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31.
以V2O5为原料,石墨粉为还原剂,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石墨/钒氧化物复合材料。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系统评价了不同还原工艺条件下所制备样品的吸附性能,并选定在还原温度为650℃、还原时间为60 min和石墨配比为18.03%的还原条件下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和作为目标吸附剂。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透射电镜和微孔分析对目标吸附剂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物相由石墨、VO2和少量V6O13组成,且钒氧化物呈块状、条状和辐射状分散在片层石墨表面;样品颗粒尺寸从几微米到数十微米不等,BET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6.84 m2/g和0.02 cm3/g,且绝大部分孔径分布在介孔和大孔区间。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3~8的范围内石墨/钒氧化物对亚甲基蓝均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平衡吸附量均在200 mg/g以上;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线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32.
蒙脱石含量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吸蓝量(MB)换算法测定蒙脱石含量,换算系数0.442不能用来准确计算其实际含量。由于吸蓝量和阳离子交换容量(CEC)与蒙脱石含量正相关,通过测定原矿、原矿提纯样以及提纯后杂质矿物的吸蓝量或CEC,进行加权或对比计算,即可得到原矿中蒙脱石的含量,这样可消除膨润土属性、属型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改进的结果表明,不论加权法还是比值法,CEC也可用于测定蒙脱石含量;但加权法计算更为合理。蒙脱石、杂质矿物的纯度,以及它们的吸蓝量、CEC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是加权法测定准确与否的关键;比值法适用于细粒级或提纯后纯度较高情况下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3.
智红梅 《煤炭技术》2006,25(4):102-104
从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磷的各环节入手,阐述了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4.
本文以膨润土矿物化性能测试暂行统一方法为基础,研究新疆地区几种蒙皂石矿样的吸蓝量对蒙脱石含量的换算系数。以具体矿样的吸蓝量和其XRD数据为参照,对蒙皂石族矿物的吸蓝量对蒙脱石含量的转换系数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5.
A glass hollow fiber membrane coated with TiO2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dip-coating and calcination.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number of coating layers, and treatment method on the photocatalytic removal of methylene blue from wastewater by the membran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O2-coated membrane calcined at 550 °C was uniform. It showed good photocatalytic and anti-fouling properties. As compared to the basement membrane, the TiO2-coated membrane showe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hotocatalytic removal of methylene blue. It showed a methylene blue removal degree as high as 97.2% and could be recycled multiple times by a simple treatment. The methylene blue removal degree of the membrane remained 92.3-93.6% after five recycling operations. Therefore, the membrane prepared via the simpl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study could be used as an efficient photocatalyst to remove methylene blue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36.
徐荣声  冯倩  孟泽  李梅 《无机盐工业》2022,54(12):106-112
以宁夏农业废弃物枸杞杆为原料,用不同的活化剂分别制备磷酸-活性炭(P-AC)、氢氧化钾-活性炭(K-AC)、磷酸-氢氧化钾-活性炭(P-K-AC),利用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解析活性炭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并探究活性炭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K-AC比P-AC、K-AC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1 519.84 m2/g)和总孔体积(0.81 cm3/g),P-AC、K-AC、P-K-AC的平均孔径分别为5.28、2.58、1.99 nm,P-K-AC以微孔为主,K-AC、P-AC均为介孔。3种活性炭表面均分布着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大量的无定型碳,为吸附MB提供了活性位点。在25 ℃条件下,将10 mg的P-AC、K-AC、P-K-AC分别加入50 mL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MB溶液中用于吸附MB实验。结果表明:P-K-AC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达到95%、吸附量为480.81 mg/g;其次是K-AC,吸附量为352.26 mg/g;P-AC吸附量最小,为225.01 mg/g。P-AC,K-AC、P-K-AC对MB的吸附过程都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37.
柔性电致变色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弯曲等优点,在可穿戴设备、曲面显示器、节能及自适应伪装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本工作以铁氰化钾、氯化钾、无水氯化铁为原料,采用电沉积方法在ITO-PET柔性基底上沉积普鲁士蓝(PB)制得PB/ITO-PET电致变色薄膜,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对PB/ITO-PET电致变色薄膜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电沉积时间为200 s时得到的PB/ITO-PET电致变色薄膜在700 nm波长处光吸收率达到0.755,且PB/ITO-PET电致变色薄膜可在较低电压(0.6 V/-0.3 V)下实现着色和褪色。其光调制范围为68%,着色/褪色响应时间分别为9 s/8 s,着色效率为108 cm2/C。PB/ITO-PET电致变色薄膜经1000次着色-褪色循环后光调制范围为68%,着色效率为100.3 cm2/C。PB/ITO-PET电致变色薄膜500次弯曲,着色效率为105.5 cm2/C,并经1000次着色-褪色循环后着色效率为91 cm2/C,光调制范围为65%。利用ITO-PET为离子存储层(对电极)、凝胶电解质和PB/ITO-PET为工作电极组装得到柔性电致变色器件,其光调制范围为53%,着色/褪色响应时间分别为13 s/18 s。  相似文献   
138.
有机相反应体系中合成制备CuInS2量子点核壳结构,并对制备出的核以及核壳结构的材料进行表征。XRD结果显示成功合成纯度高、晶形较好的CIS量子点;通过TEM可以观察到量子点形貌以及尺寸的变化;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则清楚表明在反应过程中红移和蓝移情况以及量子效率的明显增加;最后,由光稳定性实验得出包覆了ZnS的CIS量子点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9.
张薇薇  徐红 《广州化工》2014,(4):108-109,123
研究了硫酸耐尔蓝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反应,建立测定SDBS的双波长叠加紫外光度法。在pH=5.02缓冲溶液中,硫酸耐尔蓝与SDBS形成离子缔合物,在紫外区有正、负吸收峰,大正吸收波长位于304 nm,大负吸收波长位于280 nm,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280为2.5×104L·mol-1·cm-1,ε304为2.2×104L·mol-1·cm-1,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时,ε280+304为4.7×104L·mol-1·cm-1,线性范围均为0.5~4 mg/L。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用于环境水中SDBS的测定,回收率在98.9%~103.2%。  相似文献   
140.
以亚甲基蓝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亚甲基蓝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用扫描电镜表征了MIP的形貌,结果显示制备的MIP的粒径为1~3μm,粒径较为均匀。考察了MIP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其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假二级吸附速率方程来描述,MIP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27.1mg/g,吸附效果较好,可以用于染料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