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66篇
  免费   4036篇
  国内免费   2066篇
电工技术   178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546篇
化学工业   12770篇
金属工艺   975篇
机械仪表   2583篇
建筑科学   766篇
矿业工程   867篇
能源动力   2144篇
轻工业   10552篇
水利工程   266篇
石油天然气   19483篇
武器工业   65篇
无线电   3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47篇
冶金工业   810篇
原子能技术   52篇
自动化技术   642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629篇
  2022年   1246篇
  2021年   1576篇
  2020年   1661篇
  2019年   1699篇
  2018年   1402篇
  2017年   1766篇
  2016年   1922篇
  2015年   1752篇
  2014年   2851篇
  2013年   3187篇
  2012年   3478篇
  2011年   3612篇
  2010年   2575篇
  2009年   2395篇
  2008年   2124篇
  2007年   2771篇
  2006年   3013篇
  2005年   2658篇
  2004年   2359篇
  2003年   2200篇
  2002年   1934篇
  2001年   1622篇
  2000年   1444篇
  1999年   1199篇
  1998年   975篇
  1997年   835篇
  1996年   659篇
  1995年   510篇
  1994年   395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1年   5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气化炉油气掺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爱国 《大氮肥》2003,26(4):250-253
简要叙述了九江合成氨装置五通道气化烧嘴掺烧干气试验过程,实践证明渣油掺烧干气工艺是可行的。通过对掺烧干气试验结果的理论分析,渣油雾滴的减小和雾化角的减小。使燃烧区上移,在保证渣油充分燃烧的前提下,减少火焰对气化炉壁的冲蚀,会有效增加装置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992.
气浮塔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单级气浮技术和多级板式塔理论,开发出两级气浮塔处理含油废水的新工艺,实现了塔釜一次曝气、多级气浮的分离。实验研究了气浮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布气性能及操作条件对废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级气浮塔处理效果很好,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993.
利用GC MS联用仪 ,对广西产山苍子油进行了分析 ,共分离出 37个峰 ,鉴定了其中 31个化学成分 ,占总含量的 94 .15 %。其主要成分为α 柠檬醛、β 柠檬醛、柠檬烯、甲基庚烯酮、β 芳樟醇、月桂烯、α 蒎烯、β 蒎烯、α 松油醇、桧烯、β 石竹烯等。并对三个产地不同的样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4.
The effects of coupling agents, silicone oil, and three types of polymeric modifi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 composites highly filled with aluminium hydroxide [Al(OH)3] were studied. Polymeric modifiers that contain polar groups, such as silane‐grafted polyethylene (Si‐g‐PE) and acrylic‐acid‐grafted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AA‐g‐EVA),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dramatically, while nonpolar modifiers improve them to some extent. When Al(OH)3 was treated using a titanate coupling agent, the silicone oil increased the impact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the LLDPE/Al(OH)3 composites. Introduction of a polymeric modifier containing polar groups destroy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silicone oil on film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ile the introduction of a nonpolar elastomeric polymeric modifier retains the high impact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SEM analyses provide the indirect evidence of the encapsulation of silicone oil around the filler.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3: 121–128, 2002  相似文献   
995.
综述了稀土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应用的研究进展。根据已发表的研究结果,包括含磷和无磷稀土有机化合物以及纳米稀土无机化合物的许多稀土化合物能非常有效地改进润滑油的极压抗磨性能,其中不少品种甚至具有比传统高效极压抗磨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更高的性能,因此,有希望发展成为一类可克服ZDDP局限性的新型低磷、无磷高效润滑油极压抗磨剂。  相似文献   
996.
Successful separation of triglycerides, diglycerides, free fatty acids, carotenes, tocopherol, and tocotrienols from crude palm oil has been achieved by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SFC) with a combination of a C18 and a silica gel column. The separ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the programmed extraction elution method. Free fatty acids were separated into five components by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tocopherol and tocotrienols were also separated into four components by SFC analysis, and the pure fractionated carotenes were obtained by preparative SFC. Thus, by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crude palm oil components can be separated and fractionated,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their functional groups.  相似文献   
997.
吴世容  聂金媛  孙冠芸  李志良 《精细化工》2004,21(11):815-818,836
用分子电距矢量描述子(MEDV)对24个从慈竹叶中分离出的挥发油成分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结构描述子MEDV与这些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的定量相关模型。对9参数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 995,但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为-3 019。对此模型进行改进,采用逐步回归5参数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93,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RCV值提高到0 984,表明5参数模型对样本具有良好的估计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98.
Jadwiga Wieckowska 《Fuel》1984,63(2):202-204
These studies concern the carbonization process of residues from vacuum distillation of crude oil. Some explanation aspects of the hypothetic reaction mechanism controlling the carboniz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components of crude oil ar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numerou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first, from 670 to 790 K, in which the decomposition reactions take place and low and medium weight molecular compounds are emitted and the second stage, from above 790 K to 1000 K, in which cyclization, condensation and aromatization processes take place, and the degree of structural ordering in the solid products increases.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SAR)在改善溢油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成像机理,乘性相干斑噪声和其他物理现象引起的暗斑一直影响着溢油检测的精度。单独使用一种特征很难对图像上的油膜和类油膜现象进行区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多特征融合结合深度残差网络(ResNet)的方式来区分全极化图像上的油膜和类油膜现象。实验中将C波段的三种极化特征:极化散射熵(Entropy)、平均散射角(Alpha)和单次散射特征值相对差异度(SERD)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优化特征子集,在确定的三种极化特征对应的特征图上选取多个感兴趣区域作为ResNet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该实验所用训练集由3 600个原油样本、3 600个生物油样本和3 600个乳化油样本(共计10 800个)组合而成。测试集由600个原油样本、600个生物油样本和600个乳化油样本(共计1 800个)组合而成,最终得到97.56%的分类精度。用同样的实验数据采用同是深度学习的VGG和AlexNet分类算法进行油膜和类油膜的分类,并与ResNet算法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了减弱过拟合现象以及获得更可靠的实验结果,分别进行了[K]-交叉验证和ROC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0.
为解决试油三项设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因认知水平、知识水平和实际需求不同导致的设计方案差异大、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如何以一种形式化、标准化的方式来表示试油方案设计领域知识,实现方案标准统一化,提高试油方案协同设计系统的智能性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研究试油方案协同设计工作流的基础上引进知识的概念,将试油领域本体与试油方案协同设计的具体应用需求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试油方案协同设计方法。该方法介绍了试油领域本体构建、应用以及协同工作流构建等技术和方法,利用统一的知识表示,使知识与试油方案协同设计业务流程紧密关联,很好地解决了实际应用中方案标准统一化以及知识重用性的问题。目前系统在使用中,提高了方案设计的准确性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