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2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57篇
电工技术   86篇
综合类   335篇
化学工业   138篇
金属工艺   110篇
机械仪表   151篇
建筑科学   410篇
矿业工程   48篇
能源动力   115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68篇
石油天然气   47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2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8篇
冶金工业   61篇
原子能技术   103篇
自动化技术   1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针对板料电磁成形时,随着板料尺寸的不断变化,矩形线圈产生的电磁力分布也不相同的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及相关试验验证。分别对大尺寸板料及小尺寸板材(板料尺寸小于矩形线圈尺寸)的电磁成形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板料上的电磁力分布情况。进行小尺寸板料的电磁成形试验:在板材的尺寸大小、成形电压等均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板料相对线圈位置高度,得到小尺寸板料在不同位置时的成形效果。并结合数值模拟得出相关规律,确定了小尺寸板料电磁成形时的最优成形条件为:当板料处于矩形电磁线圈的两个电磁力峰值之间的位置时,即,当相对线圈位置高度l=7~13 mm时,板料的电磁成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2.
恒壁温下矩形微通道热沉换热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恒壁温条件下矩形硅微通道热沉的三维模型,对微通道内单相层流的换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沿流动方向,热沉流体域的温度梯度大于固体域的温度梯度,且最大的温度梯度出现在入口段;除恒温热沉顶面外,通道顶面的温度最大,通道底面和热沉底面的温度近似趋于定值。通道内的换热研究发现,通道侧壁面的Nu数最大,顶面与底面相差很小,角落处的Nu数趋近于0。  相似文献   
123.
使用长方形试样的劈裂试验测定岩石抗拉强度时,仍然沿用巴西圆盘抗拉强度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基于平面应力状态假设,通过平面应力问题的傅立叶级数解答推导了长方形岩石劈裂应力计算公式,经计算发现,截面最大拉应力出现在试样对称轴上的某一点,且随着试样宽长比b/a的减小,最大拉应力逐渐接近试样中心点的拉应力,通过计算截面形状函数,确定最大拉应力出现的位置,建立了方形岩石劈裂抗拉强度计算公式。经砂岩与大理岩劈裂试验验证,该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抗拉强度值一致性较好,能真实反映岩石的力学性能,是测定岩石抗拉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建议采用b/a小于1且2a大于70 mm的试样进行岩石方形劈裂抗拉强度测定。  相似文献   
124.
矿井瞬变电磁矩形回线源瞬变电磁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丁  程久龙  黄琪嵩  姜国庆  郝敬博 《煤炭学报》2015,40(12):2865-2873
为研究均匀全空间介质中任意点(除发射框边)处矩形回线源瞬变电磁响应,从全空间磁偶极子的切向电场和水平圆形回线发射框中心磁场出发,采用互易原理和积分法推导了全空间任意点处的瞬变响应。通过对全空间瞬变场磁场Bz及其时间导数?Bz/?t的核函数Y(ω)和Y’(ω)特征的研究,将全程瞬变响应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Y(ω)的早期和晚期阶段,其内层误差函数采用渐近展开式,外层积分采用直接多项式积分;中期阶段,内层误差函数采用有理契比雪夫展开式,外层积分采用龙贝格积分。Y’(ω)的晚期和非对角区域的早期采用误差函数渐近展开式;Y’(ω)的中期和对角区域的早期采用龙贝格积分。采用理论模型计算验证了公式的精度。结果表明,该算法求取的数值解,其Bz核函数Y(ω)的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1×10-6%以内;而?Bz/?t的核函数Y’(ω)的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1×10-4%以内。早期阶段,Bz和?Bz/?t在发射框内部的极值中心沿着与短边呈45°夹角方向向发射框内部移动,并且短边处的两个极值中心先行合并,然后再沿长边方向合并;?Bz/?t极值向发射框内部和发射框外部移动的速度大于Bz相应的移动速度。  相似文献   
125.
为了解约束拉杆预拉力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3个带预应力约束拉杆短柱轴压试验和另外2个对比试验,对比试验试件中1个不带约束拉杆,1个带普通约束拉杆。预应力约束拉杆和普通约束拉杆均由M20高强度螺栓组成,作为普通约束拉杆的高强度螺栓,在构件受轴向压力前与钢管壁焊接成一体;作为预应力约束拉杆的高强度螺栓,在构件受轴向压力前通过扭紧螺帽产生预拉力,然后与钢管壁焊接成一体,由拉杆预拉力对钢管壁和核心混凝土进行预压。试验结果表明,设置约束拉杆后,构件的承载力提高,轴向变形能力增强;与普通约束拉杆相比,预应力约束拉杆能减小构件最大荷载时的变形,但对构件承载能力和后期变形能力影响不大;减小预应力约束拉杆的横向间距,可有效减小构件最大荷载时的轴向变形,提高构件前期刚度,但对构件承载力影响不明显;在截面宽度和拉杆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截面长宽比的增加,构件后期变形能力减小。  相似文献   
126.
内置发热体的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晏刚  陶锴 《化工学报》2010,61(6):1373-1378
对底部中心位置具有不同大小内热源的二维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内热源量纲1高度b和Rayleigh数的大小,分析了不同工况对封闭方腔内温度场、流场结构和热源表面平均Nusselt数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b和Ra的大小对封闭方腔内空气的流动换热有着重要影响;热源表面Nuave是Ra和b的增函数,且其增幅随Ra的增加而增加,随b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7.
在低仰角及多径环境下,常规二维波达方向估计的高分辨方法需要特征值分解或者多维搜索,运算量巨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行列合成处理和实值二维Root-MUSIC测角的双迭代方法.该方法由某个初始二维角度出发,首先进行行列合成,将面阵接收的数据矩阵合成为行列矢量,然后用实值Root-MUSIC分别估计俯仰角和方位角,最后由更新的二维角度重构加权向量,对阵列数据进行行列合成并重新估计二维角度,其迭代直至得到的二维角度满足给定的精度.该方法操作简单、收敛速度快,由于引入了实值域处理,在对多径信号解相关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运算量.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估计低仰角信号的二维波达方向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8.
结合7根不等肢配箍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试验数据,综合比较和评价3种计算不等肢配箍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将三者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运用上述3种方法计算矩形截面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均偏于安全,其中三折线简化法所计算的受剪承载力更接近试验值。  相似文献   
129.
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由于池底冻胀发生了池壁外倾和严重开裂事故.经分析该水池设计环节存在水池底部刚度不足,构造措施不足以及缺少保温措施等问题,即使不发生冻胀事故,运行时也会出现漏水或墙体倾斜.该水池经全面分析计算,用预应力技术进行了加固,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0.
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延性特征展开研究,结合48根梁(32根锈蚀梁和12根对比试验梁)的试验数据,在平截面假定不再成立的前提下,回归分析得出不同锈蚀程度的梁在钢筋屈服和极限状态时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变关系,通过此应变关系得到锈蚀梁在钢筋屈服和极限状态时受压区高度的计算表达式,从而得到了锈蚀梁曲率延性系数的计算模型;根据计算模型,绘制不同锈蚀程度梁的M-φ曲线,并分析了不同锈蚀程度梁的延性变化特征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