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49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将原料菜籽粕、鱼粉分别按不同比例加入到仔猪配合饲料中混合均匀,采用GB/T 13086-1991方法分别对样品中游离棉酚含量进行测定,以研究不同饲料蛋白原料对饲料中游离棉酚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料菜籽粕比例增加,对测定饲料中游离棉酚含量的结果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随着原料鱼粉的添加比例增加,饲料中游离棉酚含量检测结果相应增加;HPLC法验证结果表明,鱼粉中不合游离棉酚.  相似文献   
32.
油菜籽是一种优质的油脂和蛋白质资源,通过对油菜籽脱皮、冷榨、新型溶剂浸出、酶法精炼、菜籽营养油及其粉末油脂的研究开发,可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双低油菜籽的油脂产品,扩大菜籽蛋白的利用,提高菜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双低菜籽分离蛋白的酶解条件及活性肽抗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低菜籽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酶解制备菜籽蛋白活性肽产品。结果表明,实验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92000U/g,酶解时间6h,酶解温度50℃,酶解初始pH6.0,底物质量分数1%。在最佳条件下双低菜籽分离蛋白水解度达32.09%,氮收率达16.12%。产品双低菜籽蛋白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且随着水解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4.
油菜籽加工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成为世界油料大国,食用植物油消费大国.但由于我国植物油消费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因此急需提高国产植物油自给率,以提高我国植物油安全.油菜作为高产油脂的油料作物,受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家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油菜扶持政策,以保障农民种植收益,并兼顾油菜籽加工企业的利益,以最终推动油菜籽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5.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甘三酯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UPLC-ELSD)测定油脂中甘三酯组成.以双低菜籽油为研究对象,以丙酮-乙腈(体积比63.6:36.4)混合物为流动相,探讨了流速、柱温条件对双低菜籽油中不同等价碳数(ECN)甘三酯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以丙酮一乙腈(体积比63.6:36.4)混合物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45℃,方法简单快速.以此法测定不同油脂样品的甘三酯组成,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此法在甘三酯组成测定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菜籽粕硫甙生物降解和脱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菜籽粕中硫甙降解产物是引起动物甲状腺肿大主要因素,利用微生物发酵脱除硫甙成为开发蛋白饲料资源热点;该文对生物降解菜籽粕硫甙机理及近年国内外生物脱毒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7.
菜籽饼粕中硫甙降解产物定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菜籽饼粕中硫甙降解产物的定量测定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测定异硫氰酸酯主要有重量法、容量法、碘量法、氧化还原法和色谱法;测定嗯唑烷硫酮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硫氰酸酯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气(液)相色谱法及红外法;测定腈类主要有气相色谱法、化学定氮法及红外法.可根据要求和目的,并结合实际具备的仪器、试剂等,选择最合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8.
碱溶酸沉法制备菜籽蛋白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籽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菜籽饼粕中所含菜籽蛋白是一种非常优良的蛋白质和巨大的植物蛋白资源。经研究在pH=12.0的条件下,用NaOH溶液浸提3次,每次浸提30min,固液比为1:14,浸提温度45℃,得到菜籽分离蛋白,产品蛋白质含量达64.61%,蛋白质得率为68.57%。  相似文献   
39.
多菌种固态发酵菜籽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普通菜籽粕为原料,选择植物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进行单菌和混菌固态发酵,研究其对菜籽粕硫甙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酸菌对硫甙降解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菌种,发酵24 h硫苷降解率可达53.11%;混菌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当接种量比例为植物乳酸菌:蜡样芽孢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6%:6%:2%,水料比为1.5:1,pH值6.0,34℃发酵48 h,菜籽粕硫苷含量从107.758 μmol/g(干基)降至15.959 μmol/g(干基),降解率达85.19%,粗蛋白含量提高4.37个百分点(干基).  相似文献   
40.
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植酸酶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菜籽粕中直接添加外源植酸酶,作用于菜籽粕,使其一种主要的抗营养因子(ANF)--植酸分解,根据影响酶反应的主要因素:温度、pH值、反应时间、酶浓度等进行单因素试验,选择合适的因素水平按L9(34)设计,通过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植酸酶酶解的优化条件为温度45℃、pH值4.7、反应时间90 min、酶浓度2.4%(菜籽粕量),植酸酶解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