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61篇
化学工业   32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796篇
石油天然气   4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钱红 《四川烹饪》1997,(3):46-47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除了供给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外,还含有脂溶性维生素、少量矿物质、磷脂等。由于各种动植物油组织结构的不同,因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维生素的含量屯不一样,所以不同油脂的营养价值屯是不一样的。下面介绍几种典型动植物油的营术价值。一、大豆油大豆油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食用油脂,是将大豆压榨、熬炼浸出或机械分离后再精制而得。未经精炼的大豆油是浅黄色至深褐色,精炼过的大豆油是淡黄色。用质量较差的大豆制得的大豆油常带深棕色。大豆油的脂肪酸组成(%)为:软指酸6~8油酸25~36硬脂酸3~5亚油酸52…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O-ZnO固体碱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利用SEM,TG,XRD等手段对催化剂及其前体进行表征,考察了Ca/Zn摩尔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条件。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中大孔隙的存在有利于油脂分子顺利进入孔道而使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位得以有效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适宜的制备条件为:Ca/Zn摩尔比1.0、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4 h;在醇油摩尔比30、催化剂与大豆油质量比为0.06,70℃,90 min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大豆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的甘油收率达90%以上;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效果未见下降,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3.
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光固化保护材料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大豆油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ESOA),对催化剂种类和反应温度进行探讨。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100℃时合成的ESOA预聚体为主体树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活性稀释剂、184为光引发剂进行涂膜紫外光固化。结果表明,制得的紫外光固化保护膜材料附着力为1级,硬度为5H,收缩率小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及耐磨性。  相似文献   
104.
《中国防伪报道》2014,(4):125-126
问:家里一直都是用的花生油,可最近听说有些商贩将劣质的花生油当好油卖,那怎么辨别花生油的好坏呢?答: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鉴别:(1)、色泽进行花生油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按照大豆油色泽的感官鉴别方法进行检查和评价。良质花生油一般呈淡黄至棕黄色。次质花生油一一呈棕黄色至棕色。劣质花生油一一呈棕红色至棕褐色,并且油色暗淡,在日光照射下有蓝色莹光。  相似文献   
105.
季铵碱催化剂在合成生物柴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合成生物柴油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以季铵碱作催化剂,以大豆油为原料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研究了原料油的酸值和含水量对脂肪酸甲酯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酯化及转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的投入量为油重的0.5%,油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6,反应温度为60℃,搅拌时间为30min;原料油的酸值小于2,原料水分质量分数在1%以下.  相似文献   
106.
《上海包装》2011,(10):63
我国助剂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增塑剂要提高非邻苯二甲酸酯类产量,如环氧大豆油、偏苯三酸酯类;稳定剂应降低铅盐类比例,提高钙/锌复合类、低铅稀土类、水滑石类以及有机热稳定剂产量;阻燃剂应降低卤素类比  相似文献   
107.
张勇 《塑料包装》2011,(4):40-42
阐述了油墨的国内外现状及其发展,分析了油墨的毒性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油墨的化学组成,概述了解决油墨毒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正> 1 大豆市场分析1.1 2003年国内大豆市场行情回顾2003年国内大豆市场延续2002年下半年牛势,继续一路高歌,涨至近几年来历史最高点。具体分析如下:图1 2003年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级大豆均价走势图1.1.1 1~4月延续2002年年末走势,继续振荡上扬首先,1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较少,国产大豆有  相似文献   
109.
毛豆油经过脱胶、碱炼、脱色、脱臭的加工过程,能除去99.8%的磷脂、90.7%的铁、100%的叶绿素,97.3%的游离脂肪酸和31.8%的生育酚。加工过程中豆油磷和铁的含量变化相关系数为r=0.99;在毛油、脱胶油、碱炼油、脱色油和脱臭油中α-、β-、γ-和δ-生育酚的相对比例几乎是恒定不变的。在豆油中γ-和δ-生育酚占豆油中生育酚总量的94%。豆油的氧化稳定性顺序为:毛油>脱臭油>脱胶油>碱炼油>脱色油。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