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7篇
化学工业   16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44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216篇
水利工程   3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明代晚期宫廷中流行与节令相适应的应景补子蟒衣和应景纹样的面料,它的出现既有中国古老的"天人相应"思想,也反映了晚明民俗文化极为活跃的状况.这些应景纹样生动地体现了民间象征文化的一个侧面,也说明当时宫廷生活深受民俗活动影响的方面.这种影响首先来自帝王后妃,同时出身民间的太监宫女也足将民间习俗带入宫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陶瓷工程》2009,(5):71-71
明代景德镇青花工艺极度成熟.衍生出一些新的品种,如色地青花、青花加彩等。青花加彩主要集中于官窑,永乐、宣德的青花红彩、成化的斗彩和嘉靖、万历的五彩都是明官窑的成功作品,明代青花加彩瓷对清代乃至日本等国的青花瓷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3.
明万历年间两淮盐政变革及疏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万历年间,淮盐逐步实行"仓盐折征".这是朝廷"政商分离"变革的第三步,并有潜移默化的可能.袁世振于万历四十四年,在其<盐法十议>中,并未提出"纲运法"(本文称其为第二疏理方案),而是提出一个更加损害盐商利益的方案(本文称其为第一疏理方案).但该方案出台后,即遭到盐商(尤其是大盐商)的抵制."纲运法"则是在袁世振第一方案失败后,于万历四十五年九月,在去扬州的路上,经与盐商接触后,偶然提出的.  相似文献   
54.
《Planning》2022,(6)
明代大同代王府曾是代王朱桂王府,是当时最为辉煌壮观的王府之一,2011年3月起大同市恢复重建代王府的工程全面启动。代王府的重建将使王府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得到正视,同时,王府重建势必带来王府旅游开发问题的思考,要保护和利用好王府文化,必须正确引导、定位、开发、宣传这一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55.
《Planning》2020,(4)
元宵灯会从古至今都是我国传统节庆盛会,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鲜明的特色。南京元宵灯会有"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节庆活动丰富多彩。该文分析明代《上元灯彩图》的历史、内容,探究明代金陵上元灯节民俗、灯饰及其对城市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中国古代版画艺术源远流长,已知最早的作品—刊刻于唐咸通九年(868年)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金刚经》扉画,无论构图之饱满、画面之繁复,还是刀锋之圆润流畅、镌刻之熟练精美,均显示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7.
《Planning》2019,(17)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礼乐与国家的统治密切相关。《乐记·乐礼篇》所说"王者功成作乐"、"其功大者其乐备"、"圣人作乐以应天"、"仁近于乐"。[1]历代统治者力图通过雅乐规范俗乐,来达到礼乐一统天下的效果。明朝也不例外,本文将从明代戏曲政策禁毁之原因、剧本创作及搬演活动来分析明代戏曲禁毁现象。  相似文献   
58.
堪称黄浦江上游的淀山湖位于上海市西南角的青浦区境内.淀山湖古称薛淀湖,相传原为陆地,战国后陷为谷水,后印湖中有一座淀山,故称淀山湖.明代以后,河流改道、湖沙沉积,致使湖面渐渐缩小,淀山仅存遗迹.今天的淀山湖仍相当开阔,湖面约70 km2,东西宽7.5 km,南北长15 km,是杭州西湖的12倍;平均水深2 m,蓄水达1.2亿m3,是上海市的主要水源.  相似文献   
59.
明人竹枝词中有关“巴盐”的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地盐业的早期开发历程,有大一统政体创建初期的资料可以说明。明代竹枝词中有关这一地区盐产与盐运的信息,则反映了在帝制时代的晚期,盐业作为中国传统经济形式中的重要构成内容的若干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60.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战略的提出需要一种生态筑底、协同整合的基础设施作为区域联动发展、动态演变的框架。通过梳理景观基础设施理论,挖掘其与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的整合潜力,利用"千层饼"模式分析生态过程,结合耦合法统筹系统、要素、场地间的"互适性",探讨跨尺度、多层次的发展策略。提出依托景观基础设施规划思想,以区域水管理为纽带组织蓝绿系统协同骨架,以复合水乡单元替代单一功能分区,构建多中心水乡簇群为基础的"产城""三生"融合的"新江南水乡"发展模式,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