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2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电工技术   28篇
综合类   180篇
化学工业   1945篇
金属工艺   397篇
机械仪表   430篇
建筑科学   143篇
矿业工程   179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3149篇
水利工程   26篇
石油天然气   105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4篇
冶金工业   98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98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526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唑螨酯是一种高效、广谱、非内吸性的苯氧基吡唑类杀螨剂,广泛用于果蔬害螨防治。但近年来因为不合理使用导致残留及安全性问题。笔者综述了唑螨酯的应用、残留、代谢降解及毒性研究进展,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田雨丰  李光强  肖永力  刘昱 《钢铁》2022,57(10):84-90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石灰快速溶解对转炉高效脱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石灰溶解过程中熔渣/石灰界面处形成的2CaO·SiO2产物层被认为是阻碍石灰溶解的关键因素。制备了具有两种不同CO2含量的部分煅烧石灰石,采用浸泡法研究了部分煅烧石灰石在转炉初渣中的溶解行为,并与纯石灰、石灰石的溶解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石灰石溶解时在液态熔渣中CaO的传质系数为石灰的2.1倍,残留CO2质量分数为10%的部分煅烧石灰石的传质系数高达石灰石的6.7倍。在CO2质量分数为0~43.5%时,石灰的溶解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石灰溶解过程中形成的2CaO·SiO2层严重阻碍了FeOx的扩散,从而减缓了石灰的溶解。与石灰不同,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2能够破坏2CaO·SiO2层并破坏自身结构,有利于熔渣的渗透,这也适用于残留CO2的部分煅烧石灰石。制备纯石灰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石灰芯部完全煅烧,因此极易导致石灰外表面发生过烧,而制备部分煅烧石灰石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表面过烧的问题。此外,与石灰石相比,部分煅烧石灰石由于表面是石灰外壳,溶解初期其表面附近的炉渣温降相对更低,能够避免溶解初期出现停滞阶段。在转炉富余热量有限的情况下,部分煅烧石灰石的石灰替换比高于石灰石,这取决于部分煅烧石灰石中的CO2残留量。  相似文献   
43.
铜元素和退火温度对TRIP冷轧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铜和不含铜的两种TRIP钢板(0.2%C、1.5%Si、1.5%Mn)冷轧至1mm厚,然后分别在750℃、760℃、770℃、780℃下退火5min,最后在450℃等温3min,获得了不同含量和不同稳定性的残留奥氏体。金相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铜元素能提高残留奥氏体量和钢板的力学性能;退火温度影响残留奥氏体量和力学性能,当退火温度选择在Ac1 10%时可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4.
水玻璃再生砂中Na2O残留量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玻璃系再生砂质量与其残留Na2O的数量有较大关系.经过对几种检测水玻璃类再生砂中残留Na2O方法的研究,阐明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盐酸滴定法.实践证明,该方法检测结果稳定、容易掌握、检测耗时少、成本低.  相似文献   
45.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obtained by austempering after hot deformation without subsequent heat treatment in the present Si-Mn TRIP steel sheets. Isothermal holding time after finishing rolling has affect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s ste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mple exhibits a good combination of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total elongation when it is held at the bainite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after hot deformation. The 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of isothermal holding time, and a further increase in the holding duration results in a decrease of it. The tensile strength, total elongation and strength ductility reach the maximum values (774MPa, 33% and 25542MPa% respectively) for this sort of hot rolled Si-Mn TRIP steel using the optimal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46.
《上海化工》2005,30(9):38-38
日本索尼公司最新开发成功使用超临界CO2消除在制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过程(VLSIs)中的干燥-蚀刻残留的光刻胶。据这家电子设备制造商称:上述技术能使VLSIs的低介电常数层间薄膜和底板不受损伤。  相似文献   
47.
赵云和  杨靖华  段玉玺  陈立杰 《农药》2007,46(10):696-69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土壤中咪草烟残留动态。以乙腈-水-乙酸(体积比45∶54.1∶0.9)作为流动相,该方法咪草烟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3%~88%,最小检出质量分数为0.02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定量准确,与其它方法比较易于推广应用,适于土壤残留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48.
百菌清在真姬菇及培养料中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明清  邢增涛  赵莉  程继红  白冰  谢文明 《农药》2007,46(9):620-621,632
为评价百菌清在真姬菇培养料中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和真姬菇中食品安全性,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百菌清最大残留量的2000倍量在培养料中施用后采用工厂化栽培,研究了百菌清在真姬菇培养料中的残留动态。样品中的百菌清采用乙腈提取,固相微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的分析方法,外标法定量。仪器最小检出限为3.1×10-11g,方法最低检出质量分数为0.06mg/kg,样本添加回收率在87.6%~107.0%。残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间百菌清在培养料中降解较快,残留半衰期为2.6~4.8d,在收获时真姬菇和培养料中均无残留百菌清检出。  相似文献   
49.
李宁 《农药》2007,46(6):428-430
欧盟在对硫丹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于2005年5月3日和6月2日,先后发布SPS和TBT通报,撤销硫丹作为植物保护产品登记。按照欧盟相关指令的要求,硫丹在茶叶中的MRLs由30mg/kg调整为0.01mg/kg。硫丹是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中的农药推广品种,而且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茶叶出口市场,欧盟的此项规定对我国茶叶出口有一定的影响,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50.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可能残留的溶剂丙酮、乙醇、乙酸乙酯、丁酮、异丙醇、正丁醇、甲苯、二甲苯等进行了分析。方法采用HP-FFAP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11种溶剂能够完全分离,线性较好,样品加标回收率苯系物介于74%~78%,其他溶剂介于86%~95%,最低检出限可达0.002mg/m2。测定了10种不同材质的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溶剂残留量和苯系物残留量,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完全能满足塑料包装材料中溶剂残留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