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45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9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21.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9,30(2):33-33
200902040染色性、耐磨性、光泽和透明性优异的硅氧烷型涂料组合物;200902041聚硅氧烷型乳液涂料组合物;200902042有机硅烷富锌涂料。  相似文献   
22.
分散红玉M—GFL染料晶型稳定性与染色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平 《上海染料》1998,26(1):23-25,42
本文对分散红玉M-GFL(C.I.分散红73)不同晶态的晶型稳定性,染料分散液的热稳定性与染色性能之间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3.
24.
分散剂对分散染料高温分散稳定性和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散染料的高温分散稳定性,对染料的染色性能有直接影响。在染浴中加入不同分散剂等助剂,测定其对染产的高温分散稳定性、上染率和移染率的影响。证明一些助剂可以提高染料恶性循环和染色性能。而另一些则有不利作用,合理选用助剂可以提高分散当杰染色的高温分散稳定性和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25.
对生物基锦纶56与锦纶66的吸湿性能、耐酸碱性能、染色性能以及锦纶织物的阻燃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基锦纶56的吸湿快干性优于锦纶66,虽然耐酸碱性略差,但仍可满足生产加工与使用需要;生物基锦纶56本体具有阻燃性能,其极限氧指数可达32.0%以上,通过与其他纤维混纺可满足各类防护服装的阻燃需要;生物基锦纶56可采用酸性、中性、活性染料染色,染色成品得色深,K/S值均可达到16以上,并且色牢度在4级以上,可以满足各类混纺针织服装的染色和印花要求。  相似文献   
26.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815)、亚甲基二萘磺酸钠(NNO)、平平加O和丙烯酸接枝淀粉对锦纶、棉织物染色性及防沾色性的影响.分析了染色过程中4种助剂对弱酸性染料上染锦纶及活性染料上染棉时上染性能和沾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皂洗过程中4种助剂对弱酸性染料沾色棉和活性染料沾色锦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使用l 815虽有一定防沾色效果,但会明显降低弱酸性染料染锦纶或活性染料染棉的上染率以及织物的表面色深度,但与助剂NNO或接枝淀粉共同使用时,在染色或皂洗过程中能较多降低弱酸性染料对棉或活性染料对锦纶的沾色,而对染料上染纤维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7.
通过实验方法测试了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各项性能,得出以下结论:再生蚕丝蛋白纤维兼具有纤维和蛋白质的特性,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防紫外线性能,但是,染色性能较差,解决纤维的染色问题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8.
与性能相似的芳纶相比,芳砜纶限氧指数更高,染色性好,并且可以混纺棉等不同纤维以提高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29.
聚酯纤维因分子结构对称、结晶度高、亲水性较差等导致其穿着舒适性及可染性较差,本文采用等离子体方法进行改性,测定改性纤维的上染率并分析浸润特性和纤维的表面能。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纤维上染率明显比未处理的纤维上染率要高,可以将A染料的上染率提高到85%。改性纤维的浸润性明显改善,水中的接触角由原来的64.8°降低到18.8°,表面能和极性分量亦明显提高,改性纤维的表面能可达70.807×10-7J/cm2,极性分量达到54%,而色散分量降低至45%。说明等离子体改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0.
将RSM-1和E与聚丙烯共混,制得分散染料可染改性聚丙烯纤维。讲座了共混物组分和组成对共混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SM-1和E对提高高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