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1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414篇
电工技术   300篇
综合类   407篇
化学工业   113篇
金属工艺   81篇
机械仪表   322篇
建筑科学   198篇
矿业工程   45篇
能源动力   47篇
轻工业   443篇
水利工程   78篇
石油天然气   64篇
武器工业   72篇
无线电   4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4篇
冶金工业   37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1671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2 毫秒
991.
为了充分利用变压器发生故障时产生的大量无标签样本,提高故障诊断精度,提出基于深度收缩自编码器(DCAE)与核半监督极限学习机(KSSELM)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无标签样本对DCAE网络逐层训练,初始化网络参数,然后用有标签样本数据对网络参数进行微调,最后将有标签样本与无标签样本一起作为深度收缩自编码器与核半监督极限学习机(DCAE-KSSELM)混合网络的输入并完成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稳定性好,故障诊断精度高,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992.
电力系统稳定样本与失稳样本的失衡会导致数据驱动型暂稳评估模型对失稳样本的漏分率增加,由于失稳样本漏判的代价远高于稳定样本误判的代价,因此提出一种引入代价敏感机制的AC-LSTM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通过改进Adaboost算法,引入代价敏感函数对样本权重进行更新,更好地考虑了少数类样本对整体分类准确率的影响,降低不稳定样本的漏分率。并进一步将改进的Adaboost算法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相结合以提高分类器的综合性能。在IEEE39和IEEE140节点系统上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较其他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泛化能力,提升了评估模型的综合性能,其抗噪能力也优于其他模型。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深度学习理论的迅速发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各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众多应用领域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实践效果。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深度神经网络普遍存在天然缺陷,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威胁,严重影响模型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对该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深度学习相关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研究对抗样本有利于暴露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防范,对其应用的挖掘有利于为隐私保护等研究提供新思路。为此首先介绍了对抗样本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和术语,然后按照时间从产生机理的角度梳理该领域研究中的基础算法及后续衍生的进阶算法,接着展示了近年来对抗样本所涉及的具体领域及其应用,最后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余文勇  张阳  姚海明  石绘 《自动化学报》2022,48(9):2175-2186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某些工业产品的表面缺陷识别和分类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然而大多数工业产品缺陷样本稀缺, 而且特征差异大, 导致这类需要大量缺陷样本训练的检测方法难以适用. 提出一种基于重构网络的无监督缺陷检测算法, 仅使用容易大量获得的无缺陷样本数据实现对异常缺陷的检测. 提出的算法包括两个阶段: 图像重构网络训练阶段和表面缺陷区域检测阶段. 训练阶段通过一种轻量化结构的全卷积自编码器设计重构网络, 仅使用少量正常样本进行训练, 使得重构网络能够生成无缺陷重构图像, 进一步提出一种结合结构性损失和L1损失的函数作为重构网络的损失函数, 解决自编码器检测算法对不规则纹理表面缺陷检测效果较差的问题; 缺陷检测阶段以重构图像与待测图像的残差作为缺陷的可能区域, 通过常规图像操作即可实现缺陷的定位. 对所提出的重构网络的无监督缺陷检测算法的网络结构、训练像素块大小、损失函数系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分析, 并在多个缺陷图像样本集上与其他同类算法做了对比, 结果表明重构网络的无监督缺陷检测算法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由于重构网络的无监督缺陷检测算法的轻量化结构, 检测1024 × 1024像素图像仅仅耗时2.82 ms, 适合工业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995.
在不确定性数据集中,基于参数化排名函数的Top-k查询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将不确定性数据集中的元组建模为不确定网络,将有序元组的Top-k查询等价转化为相应样本图中边的不确定测度关系,并对样本图依据所包含边的排序位置进行分类,从而 将不确定性数据中基于参数化排名函数的Top-k查询等价转换为依Top-k值不同的有限查询。本算法避免了计算所有元组在样本图中的排名不确定测度值,提高了不确定图的Top-k查询计算效率。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Top-k查询算法能够从非确定角度解决不确定性数据的Top-k查询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996.
Paw lak粗糙集模型没有对正域、边界域和负域赋予语义,不能进行再决策,而三支决策对边界域赋予了新的语义,可以对边界域做出进一步刻画,对于边界域的进一步划分,依据属性的重要性,使满足条件的样本划入再决策域,不满足条件的样本继续保留在边界域中,降低了边界域样本处理的失误率.本文在对概率粗糙集模型、三支决策粗糙集的理论、贝叶斯理论的决策过程和决策粗糙集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支决策与决策粗糙集融合模型,与Paw lak-三支决策模型相比,其划分损失更小,处理结果更优.该模型运用三支决策理论对决策粗糙集的边界域赋予延迟决策的语义,对于延迟决策再运用三支决策理论进行迭代操作,对边界域样本进一步处理.在迭代的过程中,依据属性的重要程度将属性排序,从而客观的得到迭代过程中每次优先依据哪个属性进行划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单一运用决策粗糙集模型进行决策代价小,三支决策通过迭代对边界域处理的正确率有所提高,这为准确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为确定??-means 等聚类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 首先由样本总量及其取值区间长度确定对应维上的样本密度统计区间数, 并将满足筛选条件的密度峰值所在区间内的样本均值作为候选初始聚类中心; 然后, 根据密度峰值区间在各维上的映射关系建立候选初始聚类中心关系树, 进一步采用最大最小距离算法获得初始聚类中心; 最后为确定最佳聚类数, 基于类内样本密度及类密度建立聚类有效性评估函数. 针对人工数据集及UCI 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背景差分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前景检测方法,其关键部分在于背景图像的获取。算法提出一种通过分类样本模拟运动背景动态特征的背景模型,综合考虑多维度的背景像素点的变化信息,使算法保持样本更新的随机性,增加样本更新的目的性,同时使用自适应的更新策略来适应背景更新的快慢,快速获取真实的背景,达到最真实的目标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策略能够更好地处理动态背景更新时的目标检测,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运动目标,对噪声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9.
陈静杰  李猛 《测控技术》2015,34(10):26-29
利用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预测飞机燃油消耗量需要大量的样本,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ootstrap统计理论建立油耗预测模型的方法.基于真实的QAR(quick access recorder)数据,首先利用Bootstrap统计方法得到相关航程下油耗均值和一定置信水平下均值的置信区间,然后对多组均值和置信区间的上、下限分别进行拟合建模,能够得到油耗与航程关系模型及航程与燃油消耗带关系模型.最后,将结果分别与最小二乘法下的预测模型及2203组数据样本下的油耗模型作对比,结果表明:小样本量下的Bootstrap方法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00.
木仁  马占新 《控制与决策》2015,30(2):335-342
基于偏序集理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通过引进适当的偏序关系,挖掘出决策单元之间的特殊关系。然而,随着决策单元所选取的投入产出指标个数的增加,决策单元之间的偏序关系变得越来越少。对此,通过引进决策单元之间的距离和适当的样本决策单元,建立决策单元之间的特殊关系,最终生成决策单元之间的格论关系,并引进相关定理及其算法。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