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98篇
  免费   1377篇
  国内免费   670篇
电工技术   2067篇
综合类   1003篇
化学工业   10196篇
金属工艺   1873篇
机械仪表   1342篇
建筑科学   2076篇
矿业工程   2786篇
能源动力   2093篇
轻工业   3599篇
水利工程   208篇
石油天然气   2896篇
武器工业   109篇
无线电   5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88篇
冶金工业   4216篇
原子能技术   94篇
自动化技术   702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831篇
  2022年   706篇
  2021年   874篇
  2020年   823篇
  2019年   863篇
  2018年   359篇
  2017年   538篇
  2016年   705篇
  2015年   1047篇
  2014年   2437篇
  2013年   1914篇
  2012年   2174篇
  2011年   2105篇
  2010年   1827篇
  2009年   2050篇
  2008年   2161篇
  2007年   1816篇
  2006年   1614篇
  2005年   1578篇
  2004年   1341篇
  2003年   1198篇
  2002年   1065篇
  2001年   925篇
  2000年   778篇
  1999年   755篇
  1998年   632篇
  1997年   627篇
  1996年   600篇
  1995年   532篇
  1994年   491篇
  1993年   460篇
  1992年   490篇
  1991年   470篇
  1990年   482篇
  1989年   43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小型渔船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远洋渔船带有制冷装置,而100吨以下的中小型渔船因其柴油机的限制,无法安装压缩机式制冷机。出海作业时,均需携带冰块做渔产保鲜。本文介绍压缩式渔船制冷的现状,回收渔船尾气余热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吸附制冷的冷冻水系统,吸附式制冰系统等实验装置。其中吸附式制冷系统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2.
实施油气回收的必要性和技术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介绍油气回收技术;从环保和增加经济效益的角度,以福建炼化公司的实际情况为例提出了油气回收的方案,并对实行该方案的必要性和经济效益做了分析;希望增强炼化企业对油气回收问题的重视,达到安全生产、改善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74.
对透平机的膨胀范围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介绍。在气加工厂的实际应用中,如何提高透平机的效率是十分重要的,而透平机用于提供低温制冷时的动力回收并不十分重要。重点介绍了透平机在动力回收领域中的应用,燕给出了典型的动力回收效力循环。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吹风气余热回收锅炉在兖矿鲁南化肥厂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6.
分析了PIM卧管式三旋在催化装置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造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国外炼厂氢气的回收与优化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环保界对燃料规格要求的严格和石油产品的深加工 ,导致全球炼厂内部氢气短缺 ,炼厂氢气回收和再利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加强炼厂氢气平衡管理 ,扩大氢气网络分析外沿 ,改进工艺 ,改善提纯装置性能等都可以实现氢气的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78.
吴新 《节能》2002,(3):17-20
对染整行业冷凝水回收利用的几种形式作了系统的评析;并简要地阐明了染整厂冷凝水利用的特点;讨论了冷凝水在回收过程中热能有效利用的理论依据。从而提出了冷凝水就地利用以喷射型较为可靠;冷凝水回锅炉房利用以余热回收型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9.
80.
冷水江制碱厂在经历了1998-1999年产品积压,价格低迷,企业无力发展的艰难岁月的阵痛后,为了在市场经济中寻求生存空间,在1999-2001年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深化企业改革,充分依靠技术进步,努力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各项工作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