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33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834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46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18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6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瓦克在中国的有机硅聚合物和硅油新生产装置正式投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月20日瓦克化学集团在中国张家港生产基地的一套有机硅聚合物新生产装置正式投产。该装置可以用于生产各种中间产物,也可以生产有机硅成品,例如硅油。它补全了瓦克在中国的整个增值链,从而是该化学集团在张家港生产基地的综合有机硅生产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装置的总投资约为3千万欧元。  相似文献   
82.
Si-C型聚醚改性硅油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烯丙基聚乙二醇甲基醚和低含氢硅油为原料,甲苯为溶剂,自制的催化剂,制备Si-C型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选择相对分子量为1 000的聚醚,n(硅氢键)∶n(聚醚)=1∶1.2,反应温度90℃,催化剂用量为30×10-6,甲苯用量为总反应体系质量的25%。合成的聚醚改性硅油透明,性能优越,使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83.
以聚脲甲醛(PUF)为囊壁,乙烯基硅油为囊芯,采用原位聚合"一步法"成功制备出具有自修复功能且粒径均匀的新型PUF包覆乙烯基硅油微胶囊。研究了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m(囊芯)∶m(囊壁)比例对微胶囊物理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金相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红外光谱(FT-IR)法等对微胶囊的形貌、粒径大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用较高浓度的聚乙烯醇(PVA1799)作为分散剂时,有利于微胶囊的形成;当w(PVA1799)=3.00%(相对于体系总质量而言)、m(囊芯)∶m(囊壁)=2.8∶1.0时,在1500r/min条件下,可制备出平均粒径小于20μm且粒径分布较均匀的理想微胶囊。  相似文献   
84.
硅油和白炭黑比表面积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相法白炭黑是硅橡胶补强的最佳填料,羟基硅油是硅橡胶补强中常用的1种结构控制剂。本文研究了羟基硅油的用量以及气相法白炭黑比表面积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羟基硅油用量的增加,硅橡胶的硬度、拉伸强度均逐渐降低,而断裂伸长率却随羟基硅油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气相法白炭黑比表面积的增大,硅橡胶的硬度、拉伸强度逐渐增大,而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5.
防污涂料     
《涂料技术与文摘》2010,31(2):45-46
201002123含改性硅油的长效防污涂料组合物、防污处理法、防污涂膜及在渔网和水下构件上的应用:JP2009-203341[日本专利公开]/日本:Nitto KaseiCo.,Ltd.(Hamaura,Nobuyuki等).-2009.09.10.-18页.-2008/46626(2008.02.27):IPCC09D5/16  相似文献   
86.
有机硅消泡剂由于其良好的化学惰性和低表面张力,广泛应用于纺织及化工领域。本文重点介绍了有机硅消泡剂的消泡原理、二甲基硅油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油消泡剂的特性及制备方法,展望了有机硅消泡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为探究嵌段硅油及其复合改性物在锦纶/氨纶织物表面上的存在状态,以指导产品研发及生产实践,通过对整理后锦纶/氨纶纤维表面C、N、O、Si元素相对占比的变化进行研究,解析了嵌段硅油及其与聚氨酯改性有机硅的复合物在锦纶/氨纶织物表面的分布状态,并预测了整理后锦纶/氨纶织物的风格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聚醚嵌段硅油及其复合改性物在锦纶/氨纶纤维上的分布并不均匀,存在显著的“纵向层次”;柔软剂分子间的纠缠作用能够保证改性剂与嵌段硅油高分子良好的相容性和共混改性效果,且复合改性效果与热处理工艺具有明确、显著的相关性;对柔软整理后的织物进行快速强制冷却,有利于嵌段硅油与改性剂分子之间的强制互溶。  相似文献   
88.
通过测定不同黏度的聚α-烯烃(PAOs)、硅油及其不同调和比例混合基础油在-50~50℃时的运动黏度,研究调和基础油的黏度随调和组分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调和基础油的实测黏度远小于按国际通用黏度模型计算得到的黏度值;黏度相差较大的PAO油与硅油调和时,调和基础油的高低温运动黏度均在两调和组分的黏度之间变化;而黏度接近的PAO油与硅油调和时,在一定成分范围内,调和基础油的低温运动黏度低于两调和组分的黏度,其低温流动性更加优异。特定的PAO油与硅油能够相互用作低温降黏剂进一步改善润滑油的低温性能。通过引入分子间相互作用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9.
基于遗传算法的柴油机硅油减振器动态匹配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硅油减振器匹配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建立了柴油机曲轴系统多自由度计算模型;然后根据减振器系统工作时动态平衡的建立过程,进行轴系的扭振响应和减振器温升的计算;最后,建立优化匹配设计的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以曲轴扭振响应的幅值、减振器工作温度和最小质量为目标进行优化求解,实现了硅油减振器的多目标的自动匹配设计的优化。柴油机台架试验证实了优化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0.
化妆品用硅油制剂(续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妆品用硅油乳液可用3种乳液聚合方法制取:开环聚合、缩聚和加成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