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72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20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丽芬 《石材》2024,(4):99-101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双碳”背景下建筑工地碳汇的概述和研究,探讨建筑工地在碳排放和碳汇方面的现状和潜力,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为建筑行业的碳减排和碳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2.
【目的】合理部署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景方法之一。梳理NbS背景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固碳增汇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对于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来源,使用文献计量法对2008—2023年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当下研究发展概况、国际合作、主题热点与前沿趋势等。【结果】近年来,基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进行固碳增汇的自然解决方案引起了学界广泛的研究兴趣。美国、中国和部分欧洲国家为主要的高产国家,呈现出密切的合作网络。相比于综述型文献,研究型文献占据主导地位,且多使用定量方法评估局部和城市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的碳汇效能;定性方法有助于协调多方利益相关者需求,是辅助城市规划决策的重要途径。主题热点包括探索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固碳增汇的量化方法、影响机理与优化布局,以及通过明确工作框架推进NbS理念在城市规划领域的主流化。【结论】未来应统筹直接固碳与间接减排的双重效能,注重碳汇潜力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协同发展,并进一步扩大绿色基础设施作为自然解决方案在城市...  相似文献   
63.
王道勇 《陕西水利》2023,(9):175-177
以某工程大坝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联合超声波透射法和超声波反射法,基于LM算法,对混凝土的凝结过程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采用LM算法得出的初凝时间与实测值间的差距较小,且计算值均略大于实测值,得出的5组初凝时间均在170 min左右。混凝土终凝时间在360 min~375 min之间,5组混凝土的平均误差为3.06%。对比采用LM算法得出的初凝时间可得,终凝时间的误差较大,说明采用LM算法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进行计算的准确性较高,但终凝时间的误差变化较为稳定,均在5%以内,说明采用LM算法对混凝土终凝时间进行计算的效果较为稳定。采用联合法分析混凝土凝结时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可显著提高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且不同样本间的相对误差差距较小,采用该方法对大坝混凝土的凝结过程进行分析的准确性较高,且其分析结果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64.
《山东建材》2015,(2):80
日前,北京和河北领先全国开展的跨区域碳交易已满一月。与当初北京碳交易满月不同,本次跨区域碳交易似乎进行得非常"低调"。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目前两地跨区域碳交易很多工作还处于筹备阶段,除去年底北京和河北承德两地之间已完成了首笔林业碳汇项目交易外并无其  相似文献   
65.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为国家气候治理与能源低碳转型描绘了宏伟蓝图。碳源减排与碳汇增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2个重要途径,但受到政策、空间、技术等因素制约,其低碳清洁潜力难以得到充分释放。地下空间作为一类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国土空间资源,可为各类减排增汇措施提供稳定充足的空间支撑,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文基于地下空间的功能特性,揭示地下空间的减排增汇潜力;其次,提出地下空间支撑下的未来电力能源系统构想;最后,展望所提构想的未来研究方向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6.
梧州水文站监测水点碳汇量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梧州水文站监测水点为对象,定期对水体中HCO-3浓度、Ca 2+质量浓度、电导率、pH值等水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西江梧州水文站监测的水样中的HCO-3浓度非汛期高,汛期低;水中的HCO-3浓度、电导率、Ca 2+质量浓度在汛期呈递减趋势,而在非汛期则呈递增趋势;汛期和非汛期pH值均呈递增的趋势。梧州水文站监测水点全年碳汇量(以CO2计)为5707.59×106 kg;汛期碳汇量为3324.63×106 kg,占全年碳汇量的58.25%;非汛期碳汇量为2382.96×106 kg,占全年碳汇量的41.75%。  相似文献   
67.
针对树木与树枝分叉部分体积计算困难,三维扫描建模易产生黏连现象等问题,提出一种Alpha-Shapes分段改进算法。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三维模拟树枝的点云数据,利用Alpha-Shapes算法计算出三维模拟树枝的点云边缘轮廓并进行三维重建,利用分段算法对三维重建数据进行体积分割计算,通过点云最高层补偿以此保证分段算法的准确度。最后用Alpha-Shapes算法计算各个分段体积并进行累加。实验使用标准塑料直管段、三通管段和四通管段对树干以及树枝的分叉情况进行模拟并通过扫描真实树枝进行验证,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点云数据,实验充分考虑树枝分叉情况、检测精度、黏连问题,结合不同模拟树枝分叉特点,对比选择最合适的半径α值与分段高度β值。实验表明该改进算法的体积计算误差值在4%-5%之间,较改进前降低5%。  相似文献   
68.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逐渐增加,主要是由消耗化石燃料引起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影响着气候的变化,使得一些地方出现极端天气、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平面也不断攀升等。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缓解全球气候变暧。因此,增加森林碳汇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在阐述有关碳汇林业的相关理论之外,还对我国发展碳汇林业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从多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目前碳汇林业的发展,并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我国碳汇林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9.
<正>在低碳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今天,人们研究碳汇的目光多集中在植物方面。然而相对这种"绿色碳汇",通过海洋消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兰色碳汇"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海洋才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主体,有统计显示,占全球面积大约三分之二的海洋吸收了约93%的温室气体。据估算,在过去200年间,海洋共吸收约5250亿t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70.
王铖 《园林》2013,(3):44-47
目前,对泥炭的过度开发造成了难以逆转的破坏和自然碳汇功能的丧失。研究泥炭藓一方面可以使泥炭资源再生,另一方面也可以代替泥炭作为植物栽培介质,减少对泥炭的开采。2011年,上海市园林科研所承担了国家林业局关于《泥炭藓种植和泥炭开采迹地恢复技术引进》的948项目。项目组参观考察了德国的实验基地和生产工厂,对泥炭从机械开采到加工、再到包装的流程有了初步了解,还从德国引进了8种泥炭藓。此外,国内部分泥炭藓资源的调查收集工作也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