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0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304篇
电工技术   128篇
综合类   313篇
化学工业   1669篇
金属工艺   127篇
机械仪表   117篇
建筑科学   331篇
矿业工程   246篇
能源动力   119篇
轻工业   1450篇
水利工程   50篇
石油天然气   1062篇
武器工业   41篇
无线电   2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1篇
冶金工业   190篇
原子能技术   50篇
自动化技术   10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直链淀粉含量相近,蛋白质含量有异同的大米为研究材料,研究米蛋白及其组分与米饭物性特征及感官品质间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蒸煮以后米饭粗蛋白变化不大,各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清蛋白大量减少,球蛋白变化较小,大米谷蛋白含量与大米蛋白组分总量、米饭中谷蛋白量降低幅度和米饭组分总量降低幅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多数物性特征参数与感官评分高度正相关;粗蛋白和各组分含量对感官都有一定的负影响,尤其是醇溶蛋白,但影响均不显著,而对物性特征参数影响不尽一致,粗蛋白含量对物性参数影响不大。大米清蛋白含量与各物性参数具有高度负相关(粘性较小),而球蛋白与物性特征参数(粘性除外)多呈正相关性,但均不显著。大米中醇溶蛋白以及谷蛋白与多数物性参数(粘性除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尤其是大米醇溶蛋白相关性较高。因此,清蛋白对米饭物性特征有负作用,而球蛋白则相反,醇溶蛋白与米饭物性特征负相关性比谷蛋白高,进而影响感官品质,但谷蛋白含量最高的优势决定了其在蛋白组分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0):156-162
测定了地理标志食醋(山西老陈醋)中的氨基酸、金属元素、多元醇、有机酸和食醋特征成分四甲基吡嗪等5类成分的含量,并且基于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结合经典的化学计量学方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analysis,PLS),建立了适用于地理标志食醋(山西老陈醋)的鉴别方法。基于多化学组分组合建立模型的方式相比于单类成分构建模型的方式更充分利用了样品的综合特征信息,使得分类效果更明显,并且基于组合模型的PLS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在变量筛选过程中,使用了Fisher权函数变量选择法、类别权函数变量选择法、PCA距离变量选择法对模型变量进行了优化,基于优化后的变量所建立的模型其性能被证实是令人满意的。研究发现,基于氨基酸、无机元素、多元醇、有机酸、食醋特征成分四甲基吡嗪的组合数据建立的PLS模型,可以作为山西老陈醋真伪鉴别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岩芯观察、常规薄片与铸体薄片显微镜下鉴定与定量统计,利用电镜扫描、图像孔喉分析、荧光分析、孔隙度与渗透率、毛细管压力测定,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激光拉曼成分测定,结合前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长8—长6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微区U-Pb定年物源示踪研究成果,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长7致密浊积砂岩类型及其骨架矿物成分对砂岩成岩作用、成岩产物与成岩演化过程的制约,讨论了差异性成岩演化过程对砂岩致密化时序、储层孔隙演化与储集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源区母岩性质的影响,长7砂岩类型及骨架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存在一定差别,并在纵向上呈现出规律变化;砂岩类型及骨架矿物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岩演化过程,后者致使储层的致密化过程在时间上有先有后,最终导致长7各砂岩类型的孔隙演化和孔隙结构特征、储层储集质量及其在时空分布上的强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994.
矿物储存被认为是CO2地质储存过程中最安全、最理想的一种储存形式,但此种形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储层中的初始水化学组分是其中之一。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地层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定量评价初始水化学组分对CO2矿物储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水中Ca2+的主要敏感矿物为赤铁矿、高岭石、钙蒙脱石、菱镁矿和铁白云石,且初始水中Ca2+浓度变化对储层水中Fe2+,Mg2+,HCO3-浓度影响较大,初始水中K+的主要敏感矿物为伊利石,初始水中Na+的主要敏感矿物为钙蒙脱石,铁白云石为石千峰组地层中主要的固碳矿物;时间尺度为1 000 a时,H+,K+,Al3+浓度的改变,对HCO3-,CO2矿物储存量无明显影响,而Na+,Ca2+,Mg2+浓度的升高,会促进系统中矿物之间的转化,降低HCO3-的浓度,增加CO2的矿物储存量,且Ca2+对矿物转化和CO2的矿物储存量的影响最为强烈,Na+其次,Mg2+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95.
提出了一种推测圆管流动中的气液物质组分的理论方法。通过建立圆管中充分发展管段的气液两相分层流对流传热模型,采用L-M方法对气相和液相流体的热参数分别进行非线性模拟和反算,利用反演的热参数求解气相和液相的组分,最后根据两相流动控制方程,推求出了圆管中两相流体存在浓度滑移时的总组分,为以后封闭系统中的物质组分实时监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渗碳齿轮局部非马氏体沿晶界向内延伸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表明,造成局部非马氏体沿晶界向内延伸超差的原因是由于钢材次表层非金属夹杂与表层非马氏体连接,使Si元素与夹杂物中的氧化性组分接触后继续沿晶界氧化偏析形成。在钢材冶炼过程中提高钢材纯净度,减少非金属氧化物夹杂,在零件热处理过程中控制表层非马氏体的深度可预防此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997.
 单轴压缩条件下花岗岩中不同细观组分的运动过程对花岗岩变形破坏过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研究。根据花岗岩试件室内常规单轴压缩试验时摄取的试验视频,在提取单帧图像、进行灰度化和二值化处理基础上,得到试样中石英、长石、黑云母的实际分布,用Fourier变换指数评价这些细观组分的形状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使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得到不同时刻、不同细观组分的位移情况,研究细观组分的运动方向、破坏顺序及其与岩石变形破坏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Fourier变换指数可以用于定量评价花岗岩细观组分的形状特征和细观组分形状的改变过程;在单轴受压过程中,不同细观组分发生明显变形的先后顺序是黑云母、长石、石英;细观组分的运动方向主要是垂直于加荷方向。本文研究成果对于分析岩石变形破坏机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以优质小麦郑麦366为原料,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NMR)研究调质过程中在不同加水量梯度下的水分弛豫特性。结果表明:T_(21)、A_(21)与加水量梯度呈正相关性,且调质过程呈一直上升趋势;T_(22)、T_(23)与A_(22)、A_(23)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参数变化和T_(22)、A_(22)终值与水分梯度呈正相关性,而T_(23)、A_(23)与水分梯度无明显相关性。小麦调质过程加水量高低对各状态水分活度和含量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加水量梯度对各状态水分自由度变化的影响小于各组分水总含量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对鲩鱼肉甲醇提取液中的主要含N类化合物进行推导和解析。利用正与负离子两种扫描方式,并依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准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的精确分子质量信息,确证有关物质及其特征碎片离子的分子组成,再通过结合chemspider数据库,最终确定鲩鱼肉中的33种含N类化合物组分,并对每个组分的主要碎片数据进行推导与解析。结果显示33种含N类化合物组分中包括11种氨基酸(α-氨基酸8种),12种胺类化合物,8种酰胺类化合物和2种杂环N类化合物。因此,采用HPLC-Q-TOF-MS和质谱质解规律,可推导出鲜活原料中的单体化合物结构,提高其化学成分的鉴定与分析效率。这也有利于鲜活原料保藏过程中活性成分与新化合物的鉴别与演变推导。  相似文献   
1000.
马帅  李宇  张玲玲  卢翔  苍大强 《钢铁》2017,52(4):78-83
 电炉渣相对于转炉渣具有更多的高温余热和更低的含铁组分回收率,但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处理方法利用其余热回收更多的含铁物质。试验以河沙为改质剂,采用熔态改质方法处理电炉渣,研究在不同改质剂掺量下电炉渣碱度变化对其含铁组分回收率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采用XRD、SEM-EDS等手段分析其中的矿相和结构变化。研究表明,采用熔态改质方法,在电炉熔渣排渣过程中加入改质剂降低其碱度,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其余热,还能够提高熔渣固化后的铁质组分回收率和胶凝活性,是电炉渣排渣处理的一条新途径。当改质电炉渣碱度下降到1.6时,随着SiO2的增加,以三价铁形式存在的Ca2Fe2O5和以二价铁形式存在的RO相减少并消失,活性矿物Ca2SiO4和强磁性的MgFe2O4、Fe3O4、FeCr2O4等形成并增加,这有利于铁及铬、锰重金属的回收以及尾渣胶凝活性的提高。在碱度为1.3时,强磁性矿物数量和磁选物质含铁组分回收率达到最大值69.71%,铁品位提高了43.74%。当改质电炉渣碱度小于1.3时,磁性矿相逐渐转变为弱磁性的含铝尖晶石,铁组分回收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