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31篇
  免费   1928篇
  国内免费   1108篇
电工技术   419篇
综合类   1276篇
化学工业   4441篇
金属工艺   1100篇
机械仪表   919篇
建筑科学   2082篇
矿业工程   248篇
能源动力   100篇
轻工业   1784篇
水利工程   154篇
石油天然气   345篇
武器工业   238篇
无线电   30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74篇
冶金工业   321篇
原子能技术   132篇
自动化技术   3038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860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899篇
  2020年   684篇
  2019年   687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479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592篇
  2014年   1175篇
  2013年   829篇
  2012年   992篇
  2011年   878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1009篇
  2008年   1695篇
  2007年   1324篇
  2006年   930篇
  2005年   1012篇
  2004年   873篇
  2003年   683篇
  2002年   597篇
  2001年   539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据"www.ptonline.com"报道,美国俄亥俄州Stow的Struktol公司推出一种新型润滑剂,作用是降低复合物黏度,明显提高金属释放性,同时提高了填料和增强材料在尼龙6和尼龙66中的分散性。像产品TR063,具有一种新的化学作用,它与尼龙能高度相容,有优越的润滑性。Struktol公司指出TR063在配制料和切粒时显著减  相似文献   
972.
本文通过切削型钢纤维砼的配合比设计理论、配合比设计实例、施工实例、施工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达到对切削型钢纤维砼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修补施工中进行有效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3.
航拍图像效果增强软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效果增强软件在航拍图像的后期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航拍图像效果增强软件,首先对软件进行了总体设计;其次对软件中涉及的主要图像处理算法原理进行了分析(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边缘检测算法以及SPIHT编解码算法);最后,采用VC++6.0和Matlab实现了该软件,同时对软件中主要算法的航拍图像处理效果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974.
《数字通信世界》2011,(Z1):59-59
无线平台和半导体业务全球领导者ST-Ericsson公司发布了体积小、可连接GPS和GLONASS定位卫星的接收器,让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快和更可靠的定位服务。与单一的GPS(全球定位系统)相比,GLONASS和GPS技术的结合极大地密集"城市峡谷环境"中的定位准确性,消除城市高楼对卫星信号阻碍的影响。同时,该产品能大大降低初始定位过程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975.
超疏水表面因其具有低粘附和排斥水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冷凝传热、抗结冰、减阻、防腐蚀、油水分离及自清洁等众多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超疏水表面在机械作用下容易造成超疏水性部分或全部丧失,限制其实际应用,故关于该表面机械稳态性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凸显.综述了超疏水表面在机械作用下的失稳机制和稳态性评价方式,根据超疏水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失效差异,将机械高稳态超疏水表面的实现策略归纳为三类:构筑自修复性表面,利用涂层中的自修复性分子对表面的疏水物质缺失或结构损伤进行自我补足;构筑微观复合结构表面,选择双尺度(大尺度-微米/小尺度-纳米)或全疏单级(或多级)尺度的结构抵御机械破坏;构筑多组分协同增强表面,通过化学键或范德华力作用,改善涂层的固有强度或提高涂层与基底的结合强度.这三类策略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实现超疏水表面大规模工业应用仍是一个科学难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6.
目的 提高不锈钢基体的抗固体颗粒冲蚀性能.方法 在不锈钢基体表面,通过等离子体增强磁控溅射系统(PEMS),采用不同偏压工艺制备TiAlVSiCN纳米复合涂层.通过SEM、HRTEM观察涂层的微观形貌与组织,利用XRD、SAD分析涂层的物相组成与晶体结构,并通过划痕仪、纳米硬度计以及冲蚀试验机探究不同工艺涂层的结合强度、纳米硬度以及抗冲蚀性能差异.结果 采用PEMS制备出一系列不同偏压条件下的TiAlVSiCN涂层,涂层组织致密,呈柱状,主要包括纳米晶Ti(Al,V)(C,N)相和非晶相.偏压显著影响涂层的晶粒尺寸和非晶相分布,高偏压下的涂层主要由20~50 nm的Ti(Al,V)(C,N)纳米晶及其周围弥散分布的非晶相组成,而低偏压下的涂层主要由100 nm的Ti(Al,V)(C,N)纳米晶和连续分布的非晶相组成.高偏压下制备的涂层厚度超过20μm,纳米硬度可达(34.6±14.1)GPa,具有优良的结合强度(>65 N)和抗冲蚀性能,其抗冲蚀性能相比不锈钢基体提高近8倍.结论 通过与偏压参数的匹配控制,PEMS可有效调控纳米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实现硬度与弹性模量的良好匹配,制备出具有优良抗冲蚀性能、厚度达到20μm以上的TiAlVSiCN纳米晶-非晶复合涂层.  相似文献   
977.
马晨晨 《电焊机》2021,51(2):63-69
采用激光直接连接技术对铝合金(A6061)与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Thermal Plastic,CFRTP)进行连接,以接头抗拉强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连接参数的影响规律及最优连接工艺。采用时效处理的方法提高接头连接强度,研究时效处理参数对拉伸强度的影响,揭示最优工艺参数下接头的连接机理。结果表明:发现连接界面中存在氧元素,并存在元素扩散,时效处理显著提高了CFRTP与A6061的接头强度,约为未时效处理的2倍,时效处理后界面连接紧密。  相似文献   
978.
进给速度对不同纤维方向CFRP铣削表面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金刚石涂层硬质合金铣刀对0°、45°、90°、135°4种纤维方向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进行了顺铣加工试验。通过对铣削力和加工表面形貌的对比,分析了纤维方向和每转进给量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切削力随着每转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0°方向纤维受到的主切削力最大,90°方向纤维受到的主切削力最小;0°方向纤维表面破碎树脂与纤维的残留随着每转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多,135°方向纤维表面树脂粘附逐渐减小;90°方向纤维表面会有大小不同的微坑,同时在样件上、下表面易产生分层缺陷,45°方向纤维表面多呈现沟槽或波浪形形貌。  相似文献   
979.
樊威  李嘉禄 《复合材料学报》2015,32(5):1260-1270
为了探索增强体结构对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PMCs)热氧老化后弯曲性能的影响,对三维四向编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简称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和层合平纹碳布/环氧复合材料(简称为层合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FTIR、老化失重、弯曲测试和SEM等手段分析了热氧老化前后的试样。结果表明:热氧老化导致基体树脂的氧化断链以及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力的退化是两种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下降的原因,弯曲强度比弯曲模量更容易受热氧老化的影响。在相同的热氧老化条件下,层合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失重大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而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保留率均大于层合复合材料的。在140℃下老化1 200h后,层合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保留率分别为74.7%和88.3%,而对应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分别为79.4%和91.5%。因此,采用三维编织预制件作为CF-PMCs的增强体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其热氧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0.
李旭  夏勇 《复合材料学报》2015,32(4):1007-1016
为考察炭黑对橡胶复合材料超弹性力学行为的影响,首先,利用不同填充体积分数的炭黑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力学试验数据,对现有的基于均质化方法的"变形放大"细观力学模型的大变形表征能力进行了评估。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第一不变量放大"关系,并获得了较为合理的预测结果。最后,利用随机序列吸附算法建立了较接近材料真实细观结构的球形颗粒填充数值模型,进行了大变形情况下的三维数值模拟;为考察颗粒聚集效应的影响,还设置了颗粒均匀随机分布和团聚随机分布两种形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照表明:提出的三维细观数值模型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填充橡胶的大变形宏观力学行为,且颗粒团聚随机分布模型的预测能力更好一些。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所建模型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