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94篇
  免费   1311篇
  国内免费   548篇
电工技术   3480篇
综合类   913篇
化学工业   6302篇
金属工艺   642篇
机械仪表   812篇
建筑科学   905篇
矿业工程   419篇
能源动力   2040篇
轻工业   2693篇
水利工程   254篇
石油天然气   2292篇
武器工业   80篇
无线电   6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21篇
冶金工业   387篇
原子能技术   398篇
自动化技术   350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513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612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559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580篇
  2014年   1307篇
  2013年   1207篇
  2012年   1397篇
  2011年   1679篇
  2010年   1681篇
  2009年   1597篇
  2008年   1680篇
  2007年   1235篇
  2006年   1066篇
  2005年   893篇
  2004年   809篇
  2003年   757篇
  2002年   539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50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317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7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李志勤  李侨  黄伟  丁亮  邱泽刚 《化工进展》2020,39(3):1035-1042
采用酸处理方法对CoPd/TiO2催化剂进行改性,并将酸改性催化剂用于温和条件下CH4-CO2梯阶转化直接合成C2含氧化合物(乙酸和乙醇)的反应。在150~300℃考察了浸酸方式和不同种类酸处理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N2吸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酸改性明显提高了CoPd/TiO2上C2含氧化合物的生成速率和选择性。浸酸方式对催化剂性能和结构有显著影响,先用酸浸渍载体然后再浸渍活性金属所得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在H3PO4、HNO3和HCl中,H3PO4浸渍的催化剂活性最佳,在150℃时C2含氧化合物(乙酸和乙醇)的生成速率为3365 μg/(g·h),选择性达到91%。  相似文献   
13.
14.
以1-氨丙基-3-甲基咪唑溴盐和L-赖氨酸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多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氨丙基-3-甲基咪唑赖氨酸([APmim][Lys]),用于对CO_2的吸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等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单因素法研究浓度和温度对离子液体吸收CO_2效果的影响;探讨了该离子液体的循环稳定性。结果发现:在30℃时,质量分数为20%的[APmim][Lys]离子吸收液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对CO_2的吸收量可达1.72 mol/mol IL;经过7次循环吸收-解吸操作,吸收率仍高于89.5%,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经通过分析超临界CFB机组在深度调峰方面的优势,结合600MW超临界CFB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提出机组在深度调峰前应开展的试验工作。研究600MW超临界CFB机组的深度调峰过程,从汽机、锅炉、电气等方面提出有效的技术措施,解决深度调峰可能带来的锅炉流化不良、环保参数控制困难等问题。通过在600MW超临界CFB机组上应用,机组在30%负荷深度调峰运行,工况稳定,各项参数正常,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二氧化碳在油田驱替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在实际应用期间,二氧化碳都处于超临界状态,具备极高的溶解能力与萃取能力。当前,在美国与加拿大等国家,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方式已经成为了提升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方式,能够形成良好的注入能与原油的混合流体,并在相互混合之后,形成良好的流体间转换形式,不存在界面与表面张力,能够将残余油的饱和度降到最低。在实际处理期间,可通过相互混合与动力混合的方式,形成驱油模式,并在接触之后,不断从油中提取与萃取碳轻质成分,在相互混合之后,能够替代化学剂使用,可形成良好的使用机制与原理,为其后续发展与进步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在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使用中,不同渗透率会形成不同的影响机制,应针对渗透率进行合理的分析,了解具体影响情况,确保在仔细分析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对4种吸附剂吸附高纯CO_2中的水进行了研究,从吸附原理方面对实验结果分析阐述,采用CNA-2和国外-1吸附剂吸附高纯CO_2中的水,均可以达到电子级CO_2国际质量指标,CNA-2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8.
李子辉  蒋晶  金章勇  蔡泊志  曹永俊  李倩 《化工学报》2020,71(12):5842-5853
以聚己内酯(PCL)为基体,添加不同含量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具有不同分散相形态的PCL/PLA共混物,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微孔发泡工艺制备不同发泡倍率和开孔率的PCL/PLA多孔材料用于吸油应用。针对边长3 mm正方体样品溶解度实验发现100 min后CO2在PCL中已达到饱和吸附状态。PLA分散相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大了PCL/PLA共混物泡孔密度,并使共混泡孔尺寸减小且分布更加均匀;发泡温度升高6℃,泡孔尺寸增大50%,发泡倍率增大38%,开孔率减小了20%。PCL/PLA开孔材料具有明显的亲油疏水性,发泡倍率越高,疏水性越好;针对花生油和硅油的吸油实验发现材料吸油率与发泡倍率和开孔率整体呈正比,实际吸油量高于理论计算值,10次循环吸油测试后样品吸油率仅降低8.5%,材料吸油量与油品特性黏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水利部对21世纪头20年我国小水电发展作出新的战略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300个装机10万kW以上的小水电大县,100个装机20万kW以上的大型小水电基地,40个装机100万kW以上的特大型小水电基地,10个装机500万kW以上的小水电强省。规划还确定,发展农村水电,实施小水电代替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通过大力发展小水电,规划到2020年解决1.04亿农村居民的生活燃料,每年减少砍柴1.49亿m^3,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00万t,获得生态效益360亿元。  相似文献   
20.
CO2激光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1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颖  朱桂芳 《应用激光》2003,23(5):313-314
目的 :探求一种简单 ,安全 ,效果好的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4例基底细胞癌患者在局麻下用CO2 激光行基底细胞癌切除术或切除 +气化术。结果 :患者术中、术后出血少 ,伤口恢复快 ,愈合良好 ,疤痕表浅 ,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CO2 激光用于治疗基底细胞癌效果良好 ,无明显副作用 ,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