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58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6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5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18篇
原子能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Planning》2013,(11):1-5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H2O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的影响,并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SD大鼠BMSCs,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H2O2处理组、NAC组、NAC+H2O2组和LY294002干预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H2O2、NAC刺激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rBMSCs中Akt,pAkt的表达。结果:H2O2可诱导BMSCs发生凋亡,其存活率与H2O2浓度呈依赖性改变,其形态呈典型的凋亡样改变;与H2O2组相比,正常对照组、NAC+H2O2组的凋亡率均降低;与LY294002干预组相比,NAC+H2O2组的凋亡率降低,H2O2组与之没有统计学差异;与正常组相比,NAC能刺激磷酸化Akt水平升高,并与作用时间长短有关;与H2O2组相比,NAC+H2O2组的p-Akt表达量升高,而LY294002干预组与H2O2组的p-Akt表达量未见明显差异。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过氧化氢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将小鼠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4(mHCN4)基因和小鼠连接子蛋白45(mCx45)基因导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构建生物起搏细胞。方法:构建携带mHCN4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转染rMSC,用电压钳记录起搏电流(If);构建携带mCX45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转染mHCN4-rMSC,与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NRVM)共培养,记录NRVM的搏动频率。结果:电压钳记录到mHCN4-rMSC存在电压-时间依从的超极化激活的内向性If;共培养NRVM的搏动频率对照null-rMSC组为(60±5)次/min、mHCN4-rMSC组为(70±7)次/min、mHCN4-Cx45-rMSC组为(79±8)次/min,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HCN4基因导入rMSC可以成功构建生物起搏细胞,mCx45和mHCN4基因共表达可以提高起搏功能。  相似文献   
93.
《Planning》2014,(23):13-15
目的:研究和探讨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慢性肾衰竭(CRF)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予以1.2万IU rHuEPO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治疗8周。患者每日服用维铁缓释片1粒,并常规运用维生素B12和叶酸。检测患者的骨髓象、血象、SI、SF及铁粒幼细胞计数。结果:58例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1%。用药2周后患者的Ret、RBC、Hb、Hct开始升高,用药8周后血象红系各指标较用药前有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骨髓红系增生较治疗前而言活跃显著,且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和E值较用药前有显著升高,其中晚幼红增生最显著,故G/E值较用药前显著降低,经治疗8周后患者SI、SF及铁粒幼细胞值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用于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的机理恢复机体的正常造血功能,在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4.
《Planning》2014,(32):1-3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移植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治疗的效果。方法:培养与纯化骨髓基质干细胞。80只SD大鼠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干细胞移植组、EPO组、联合组和对照组。采用BBB法进行运动能力评分和组织切片观察来评定修复情况。结果:三个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实验组均可明显促进大鼠运动功能和损伤后组织结构的恢复,其中联合组效果更显著。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联合EPO具有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95.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面粉中强化鲜骨髓粉及其它营养素后的营养,感官评价及面团流变学性质。最终确定了营养面粉的基本配方,为面粉的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 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骨髓活检样本病理改变特点及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以及EBV编码的小RNA(EBER)检测技术在噬血细胞综合征骨髓样本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HE、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EBER原位杂交技术,观察51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骨髓活检样本形态学改变及噬血现象,并检测EBV潜在膜蛋白1(LMP-1)、EBER及其他相关标志。结果51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中,49.0%(25/51)可见骨髓腔内造血细胞丰富,27.5%(14/51)各系造血细胞增生情况与本年龄段相符,23.5%(12/51)造血细胞减少和分布稀疏,较相同年龄患者应有的骨髓造血细胞减少明显。43.1%( 22/51)可以见到噬血现象。91.4%(32/35)见增生细胞表达CD68/KP-1,89.5%( 17/19)增生细胞表达CD68/PG-M1,提示单核细胞增生明显。所有病例进行EBER检测,51.0%( 26/51)阳性,41例同时进行LMP-1和EBER检测,其中46.3%(19/41)EBER阳性,而LMP-1全部阴性(Fisher精确概率法,P= 0.000)。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骨髓活检组织可以见到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及噬血现象。病理形态学的噬血现象有时较难判定,借助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细胞的增生很有意义。同时,采用EBER检测EBV对诊断的意义大于检测LMP-1。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HAG预激化疗作为诱导缓解方案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MDS-RAEB)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对应用HAG预激方案治疗的21例AML和9例MDS-RAEB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包括疾病完全缓解(CR)率、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21例老年AML患者中,HAG诱导缓解的有效率为66.7%(14/21),其中CR率为47.6%(10/21);9例老年MDS-RAEB患者中,CR率为55.6%(5/9):HAG预激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因骨髓抑制继发的感染,调整化疗方案后所有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HAG预激化疗作为诱导缓解方案适用于老年AML和MDS-RAEB患者.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骨髓累及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学表型及临床生物学行为.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S-ALCL病例资料,进行骨髓活检(19例)或涂片(15例).其中ALK(+)24例,ALK(-)10例.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结果 6例(17.6%)S-ALCL存在骨髓累及,均经骨髓活检标本确定,15例患者骨髓涂片中均未见肿瘤累及.ALK(+)ALCL和ALK(-)ALCL骨髓累及的发生率分别为16.7%(4/24)和20.0%(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5).与无骨髓累及病例比较,骨髓累及病例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089和0.3085).骨髓累及者肿瘤细胞以间质性分布为主[83.3%(5/6)].生存分析统计提示伴有骨髓累及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无骨髓累及者(P=0.0407).结论 S-ALCL骨髓累及发生率低,与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及ALK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伴有骨髓累及的S-ALCL患者临床预后差,骨髓活检在判断S-ALCL预后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提高对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合并多发性骨髓瘤(MM)这种罕见血液病的认识.方法 对1例CNL合并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CNL合并MM可能来源1个克隆或是2个克隆,给予羟基脲、干扰素联合T-VAD方案(沙利度胺、长春地辛、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有效.结论 CNL与MM并存很罕见,其相关性和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