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11篇
化学工业   607篇
金属工艺   42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28篇
矿业工程   26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664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26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4篇
冶金工业   49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锐钛矿型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一兵  周天祥  江雷 《应用化工》2009,38(12):1730-1733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进行表征,并以有机材料甲基橙进行了光催化反应。结果表明,产物TiO2晶型为锐钛矿型(A-TiO2),以自制的TiO2为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进行降解,最佳条件为:12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加入0.050 g的TiO2用HNO3调节溶液成酸性后,经254 nm紫外光照射下,28℃恒温磁力快速搅拌反应1 h,降解率达到43.2%。  相似文献   
162.
甲基橙合成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合成甲基橙的传统方法为低温二步法,存在着条件难控制、费时、费工收率低的问题。在常温下用一步法合成甲基橙,结果表明:室温下在反应器内一次性加入对氨基苯磺酸、亚硝酸钠和水,边搅拌边慢慢滴加N,N-二甲基苯胺,滴加完毕搅拌反应20min,此合成方法收率可达85%左右。比传统低温二步法收率提高18%。通过对不同实验方法所得产品的红外光谱检验,常温下一步法合成与低温下二步法合成的产品光谱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3.
纳米二氧化钛电催化氧化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吸附、焙烧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用电催化系统对甲基橙溶液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处理,考察了影响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电催化氧化降解效果随槽电压的增加而提高,酸性条件更利于提高COD和色度的去除率,Fe2+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的增加同样能提高降解效率。电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的过程中,COD的去除率低于色度的去除率。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去除甲基橙,去除机制主要是H2O2,·OH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164.
以海明1622为滴定剂,以亚甲基蓝一甲基橙混合物为指示剂,采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中有效物的含量通过对影响滴定因素的考查,确定了滴定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当亚甲基蓝与甲基橙的质量比为5:1,配成含有0.1%亚甲基蓝和0.02%甲基橙的混合指示剂,加量在4~8滴,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终点颜色变化,其变化特点为上相由粉红色至蓝色,下相由蓝色至绿色。用该方法测定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有效物含量,终点清晰,干扰小,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65.
桔子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桔为原料,研究桔子果酒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的酵母菌接种量、初始糖度、初始pH值、主发酵温度、SO2添加量对桔子果酒的酒精度和品质的影响。选取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桔子果酒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控制主发酵温度为22℃,酵母接种量为7%,SO2添加量为70mg/L,初始pH值为3.7,调整初始糖浓度为18°Bx的条件下可酿出色香味俱全的优质桔子果酒。  相似文献   
166.
以"凝胶层阻力"及"渗透压阻力"理论为基础,根据柑桔汁在超滤过程中的通量变化规律,求出柑桔汁超滤过程的传质方程式,同时研究了操作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分析了造成传质阻力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柑桔汁超滤过程的传质机理.  相似文献   
167.
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分别为20MPa、1h、30℃;30MPa、1h、30℃;30MPa、1h、 40℃三组工艺条件,用CO2超临界萃取法(SFE)提取蜜桔果皮精油,将精油和色素进行分离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20MPa、1h、30℃条件提取的精油样品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采用30MPa、1.5h、30℃;30MPa、1h、40℃条件提取的样品均鉴定出21种化学成分;同时,精油的化学成分与CO2超临界萃取法的提取条件具有相关性,提高萃取温度可以大大提高精油中β-蒎烯和橙花醇的含量,提高萃取压力可以提高精油中白菖油萜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8.
超声波对橙汁的杀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鲜榨橙汁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在不同橙汁特性以及仪器可变条件下,对菌落总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杀菌的较优条件是:杀菌时间:13min,振幅:70%,脉冲时间on:30s,脉冲时间off.25s、处理量:50ml;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杀菌时间、振幅、脉冲时间、处理量对杀菌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杀菌条件.下超声波杀菌时间较传统的水浴热杀菌短,有利于保持食品品质。  相似文献   
169.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s affecting a large par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Biofortification of staple crops like maize has been proposed as one of the most cost effective and feasible approaches to combat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rovitamin A from biofortified crops is highly bioavailable and has the capacity to improve vitamin A status of vulnerable groups. Most people in sub-Saharan Africa subsist on maize and many people may benefit from consumption of provitamin A carotenoid biofortified maize, especially women and children. With the exception of transgenic golden rice, biofortified crops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cceptance by most communities. Negative perceptions associated with yellow maize do not affect orange maize, which is, for example, well-liked in rural Zambia. With proper policy frameworks and full commercialization, provitamin A maize can address the problem of vitamin A deficiencies among poor nations with maize-based diets.  相似文献   
170.
本文应用近红外光谱仪(NIRS)测定染色橙样品的光谱数据,采用多种方式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不同染色橙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并获得染色橙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的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并根据均方根校准误差(RMSEC)和相关系数(R2)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可以快速鉴别染色橙样品,模型识别率达到94%。将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PLS)相结合建立的回归模型,均方根校准误差(RMSEC)为0.26,决定系数R2为0.96,模型效果较好。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鉴别染色橙是可行的,这为染色橙的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无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